村支书的“侠义心肠” 记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罗登方 “我去领了奖,但我的心情很平静,也很坦然。”这两天,家住盐边县的罗登方,刚从北京参加完第九届“昆仑奖”全国十大见义勇为英雄司机表彰大会回来。 罗登方,盐边县益民乡益门村村支部书记。因为侠义心肠,勇于救人,他被评为第九届“昆仑奖”“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并作为大会正式代表,受邀请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表彰大会。 谱写“见义勇为”英雄之歌 “都过去了一年时间了,我根本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罗登方说自己接到通知的时候有点意外。“这不过是一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 2011年12月16日晚8时20分左右,罗登方忙完一天的村上事务后驾车去县城看孩子。当车行驶至该村村道公路一偏僻处,见道路中央停放着一辆开着大灯远光的小货车,罗登方把车靠边停下,准备会车,由于对方车辆灯光原因,他当时并未看清对面车里是什么情况,更不知此时车里正有2名歹徒在实施抢劫。等了1分钟,小货车既没有前进也未后退,罗登方猜想小货车可能是出现故障,于是将车缓缓前进,准备看看能否帮上忙。 这时,停在路中央的小货车却缓缓向前开动了,小货车行驶到罗登方车旁停了下来,司机虚弱地对他说“师傅,赶紧报警,我刚才被人抢劫了,还中了两刀”。罗登方这才发现小货车司机手臂血流如注,他立即下车查看小货车司机伤情,原来货车司机手臂和腹部都被刺了一刀,鲜血已经湿透了整个衣衫。罗登方立即打了报警电话和急救电话,见受伤司机意识清醒,便对其进行简单止血处理,等待救援到来。自己立即驱车沿途追赶歹徒,在未发现歹徒踪影后,他又回到伤者身边,协助到达现场的民警和医生,将受伤司机送上救护车。并主动协助民警,继续搜捕歹徒至次日凌晨才离开。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他救人,这是他的本性所至!”在村文书陈茂国看来,罗登方见义勇为并不是偶然。 罗登方在任村支部书记以前,开过货车,跑过生意。在出车途中遇到不少其他车辆发生车祸,他都主动帮助解决问题。2004年,他在出车途中,遇到一辆面包车发生车祸,车内6个人全部卡在车里,他借助自己车内工具,成功的把人全部救了出来。2006年,在跑车途中他遇到一辆轿车追尾大货车,司机被卡在驾驶室不能动弹,他拦住几位过往司机,齐心协力把卡在驾驶室的司机抬了出来。这样的事在作为司机来说,罗登方记忆里太多太多。 为人热心,乐于助人。这是大家对罗登方的一致看法。“他任支部书记以后,只要那家有事,无论是白天或是黑夜,他从来就没有推辞过。”妇女主任刘兴珍说起罗登方赞不绝口,“人年轻,有思想,关键是品性很好”。去年,村里一位家境困难的年轻人参军,罗登方将1000元的年终考核奖全部给他,作为其年迈父母的家用。村里有几户家庭,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家里就留下几个老人,罗登方总是免费用自己的小货车帮他们买卖农产品和物资。这些事在罗登方看来是一个支部书记义不容辞的。作为支部书记,他提倡班子主动意识,自己以身作则;作为党员,他率先带头,尽其所能帮助有困难的人;作为邻居,邻里亲切地称他为“热心人”。 近年来,“见死不救”等道德滑坡现象不时见诸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全社会沸沸扬扬地谴责“见义不为”现象。但是,见义勇为美德在我们的精神家园中生生不息,不管世事怎样沉浮,无论时尚怎么演变,美德总会薪火相传。罗登方正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见义勇为作为一个时代命题的价值和意义。 “我只是做了每个人遇到都会做的。只要我们多一点勇气,多一点关爱,遇到别人有困难时多给予帮助,相信社会更和谐,更平安,更幸福!”罗登方,一个普通党员,一个村支部书记,一个最基层的县党代表,用行动证明了这个社会并不冷漠。构建和谐社会,我们需要更多的“侠义”之举,当爱的阳光洒到别人身上,自己会更加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