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苍溪县突出“三重点”、强化“三措施”、健全“三机制”,深入开展“庸、懒、治、奢”专项整治,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有力促进了干部队伍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不会作为等问题的解决,充分激发了干部队伍活力。
突出“三重点”,选准整治突破口
突出改进作风抓治理,让机关转起来。结合贯彻中央、省、市有关规定,在《苍溪县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六项规定》中,对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工作效能、公务活动、文风会风、勤俭节约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着力整治懒庸散奢等机关沉疴。对2名涉嫌借宴请敛财的党员干部予以诫勉谈话;将政务服务中心国土窗口上班时间行为不雅、串岗聊天的1名工作人员安排到基层国土所工作;取消24批次315人外出学习考察,5名党员干部主动上缴红包礼金16.5万元;对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津补贴发放、公务卡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查处和纠正违规资金280余万元。围绕政务服务“两集中两到位”,充分运用电子监察手段,在督促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基础上,完成龙山镇、白驿镇、中土乡、白鹤乡等4个乡镇电子监察视频系统建设并向全县推开,有力加强了对行政审批的监督检查,“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机关氛围逐渐形成。
突出高效履职抓治理,让干部动起来。针对效能建设“三项制度”执行情况,开展了“查”干部工作状态和首问负责、去向留言、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四个重点制度落实情况的“五查”活动,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先后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开展了7轮集中检查,督促整改问题86个;开展联合土地动态巡查300余次,督促立案查处土地违法行为59件。针对工作能力差、工作思路不清、作风漂浮、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等情况,采取了轮岗交流、竞争上岗、末位淘汰等办法。对暗访发现的城乡环境整治排位靠后的3个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分管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同志进行了约谈,并在电视台进行了曝光。促进广大干部进一步增强依法履职、高效履职的主动性,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突出真情为民抓治理,让工作实起来。针对少数干部宗旨意识不强,群众观念淡薄的问题,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开展领导干部下访和大接访活动、百名纪检监察干部百日下基层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最急、最盼、最怨的利益问题。东青镇一砖厂20多名民工多次讨薪无果,我们接到投诉后立即督办,仅3天时间就为民工追回欠薪20多万元。围绕“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主题,开展了“三服务”效能公开承诺活动,首批纳入县级部门17个、乡镇3个。同时,对群众广泛关注的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等问题,进行了专项治理,有力维护了群众利益和全县发展大局。
采取“三手段”,增强整治实效性
畅通诉求渠道,让群众投诉有门。充分整合县纪委、县监察局、县委群工局、县效能办、县行政效能投诉与监察中心的投诉处理工作职责,完善《苍溪县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明确各级各部门纪检监察组织为本单位行政效能投诉处理工作机构,公开了投诉举报电话,开通了网络投诉信箱,及时受理举报投诉。对3个公开电话信息不全、电话无人接听、电话无法打入的单位,在全县进行了通报。按照“七个一”模式,即:设立一块标志牌、悬挂一个征求意见箱、建立一支监测队伍、发放一张监测卡、召开一次座谈会、开展一次集中测评、形成一套监测制度,在全县9个中心镇、3个工农业园区建立了经济发展环境监测点,确保了全县经济发展核心区域的环境治理。深化政风行风热线工作,开办热线节目38期,切实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
强化明查暗访,让监督无时不在。坚持把明查暗访作为重要手段,不断壮大监督队伍,延伸监督范围,强化监督力度。在基层单位聘请30名效能监督员、20名政风行风和特邀监察员,完善了《苍溪县机关效能监督员管理暂行办法》,适时对全县干部庸、懒、散、奢行为进行明查暗访,对暗访发现问题,及时严肃处理。去年以来,开展集中明查暗访11次,实施专项效能监察7次,发出《效能督办通知》27份,极大增强了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抓好作风建设、做好本职工作的紧迫感和压力感。
开展民主评议,让社会检验成效。围绕“两化互动”目标,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业突破年”工作安排部署,制定“工业企业评议政府部门”活动方案,将县经济和商务局等28个涉企政府工作部门作为各工业企业评议的对象,把工作作风、办事效率、服务质量、政务公开、依法行政等五个方面作为评议主要内容,采取县四大家分管或联系工业经济工作领导评定、企业问卷评议、年终大会测评和日常不良记录扣分等方式,按百分制进行定量打分,对评议结果前三位的单位进行奖励,对评议为“不满意”和排列末位的单位进行追责问效,实现政府部门由“管”企业向“服务”企业转变,进一步优化了工业经济发展环境。
健全“三机制”,探索整治治本之策
健全干预问责机制,让干部有怕头。建立完善效能干预机制,对推动进度慢、解决难度大,或者上级机关和领导有明确要求的重点事项,实施主动介入,打通梗阻环节,促其提高效能,限期办结、限时解决。创新建立书面提醒、效能干预、效能约谈、效能问责“四步效能监察法”,推进效能监察工作日常化、规范化,通过有序有效的监察活动,发现问题,追责问效,促进机关效能持续好转。先后有5个单位29名干部因上班时间上网打游戏、看电影、履职不到位等问题受到责任追究,其中,有6人受到效能告诫以上处理,有1人受到政纪处分。
健全关爱帮扶机制,让干部有想头。切实关心关爱干部,乡镇机关、县级部门科级以下干部工龄较长、表现优秀、工作业绩突出但又没有进入班子的,统筹解决非领导职务;长期担任副职领导干部年龄偏大自愿申请从领导岗位退下来的,可享受正科级待遇。财政每年预算30万元,建立县、乡、村三级干部意外情况和因病因事困难帮扶专项基金。认真落实谈心谈话、生病看望、健康监测制度。使干部能丢下包袱,全身心投入工作,保证其工作热情不减、作用发挥到位。
健全考核激励机制,让干部有奔头。试行按季度考核干部制度,由乡镇党委和县级部门党组织自主考核,对工作不在状态、纪律松散、被县级以上暗访曝光的干部坚决下派到乡镇或村接受再锻炼、再教育。试行乡镇党委书记届中、届末集中考核制度,对等、靠、要思想严重,得过且过,工作无起色的干部坚决予以调离或免职。建立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完善公开选拔任用干部制度,让苦干实干的干部得到荣誉,让锐意进取的干部受到激励,先后有50余名业绩突出的干部被提拔使用。人心思干、人心思进、人心思上,想发展、议发展、抓发展的氛围空前高涨,全县各项事业快速稳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