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洁:就等红尘都经过
茶是一种对“残缺”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唯有以美而生之人,能以美而死,这是她的生命轨道,也是她的社会角色。一个高美之人,即使在她受难之时,也如同他们此生其他的时刻,尽是清雅动人。
照样是一个清晨,问道青峰。一行人迟到了半个小时,真是罪过。惊了清风的舞功,扰了半山的悠闲。层峦叠翠之上,石阶尽处,出现了一排具有滇藏风格的灵气建筑,两楼一底的四合院,伸得很宽,大门正上位置挂有用青漆书就的繁体“青峰书院”,一竖匾,很小,字也小小的,颇有藏匿山林的味道。一百八十三级幽幽雅雅的湿润台阶,奔叩或者追拜,在尽处便是答案。
何洁说,山下是红尘,山上是净土。两不相扰各行自志。此行,是问道,也是饮茶。茶浪里淘人,茶渍能静心。一个奇女子的命运,放在家、国之大层面看,是良心,更是期许。
只何洁有些尴尬的是,书院九牛二虎才得成就,可柔肠寸断、缠缠绵绵地建起来后,“却没人来读书了”。——满、空、情、怨,都在离开之时得到解答。那些曾经壮美的风情和茁壮的誓词,都在书院一隅被慢慢淡化:尘世如此仓皇繁复,对此,何洁感到了花落水流的无奈。
“卓玛”是只不到一岁的纯种藏獒,去的那天正好生病,生猛劲少了许多。书院一直都放养“卓玛”,“灵气的动物都是不能关的,渴望自由是所有动物的天性,何必要去扭曲它?”每日和这只“宠物藏獒”朝夕相处,很是疼爱,但何洁仍然计划9月初将“卓玛”放回藏区,如今的相处,弥足珍贵。“我们都该回到各自该去的地方。” 先是参观书院。有些寂寞的偌大庭院,回响着尼泊尔妙尼歌手琼英卓玛的佛歌,不凄迷,不悲苦,反而显得茁壮。这里没有一个巨大无比的藏书室,数万册书奇妙地分别安放在各个房间的书架、走廊的书橱或栏架上,如同安然的青春,散落别致。于是,书院整体就仿若是一个庞大细密的书柜,其中落满种种文字的纸张,像是充盈全身的血管。脉搏微烫,其温正好与这转秋的青峰山合拍,木门吱呀一开,出现在面前的静谧荡涤全身——人长久以来的苦难,似乎已经夺走了人读书和探索生命意义的热情,那些苍老而实际的过去,盘踞在心。这是何洁第二次回归山林,她选择在豆架瓜棚下过着与世无争、庭院静好的生活,她穿了一件藏蓝色的对襟开衫,里面的一件牛仔衬衣和着牛仔裤一起显得很精神,加上染了的头发,粉色的眼镜……这和媒体之前报道的“一袭青衣”出入甚大。来之前,想必一定是参禅悟道,生活则如媒体隐约之言,“其声其神其生活都与高山隐士无异”。但一见面,犹如一位看透尘世而又迷恋尘世的“摩登居士”。她脚下是双轻便的意大利“RCICOLINE”登山鞋。她说自己只穿这个牌子的鞋,每次去香港都会买一双,“我脚下太多老茧,穿其他鞋怕疼哦。”
为了这次见面,何洁推了四五拨访客,而对于媒体,则是少之又少的一次接待。“太多人关心我现在生活得如何,我总得有个交待吧,你们能来见我,也就是缘分。”何洁说着弄了弄头发,“好久下山都没收拾头发,人都成疯婆子了。”大家笑,她笑得更大声。中途手机响,她接起,讲了几句,电话和见面聊是两回事,合上手机后就笑着打趣:“老姑婆在山上都一点儿不清净哦……”旋接刚才话题,一丝不乱。那种无所顾忌的活力与敏捷呈现在初识的老人身上还是让人惊异不已。
“喝茶!”一声清脆婉转的邀约,我们去到大门旁边的“观杏亭”坐下,旁边一株1200年的老银杏用一种新鲜的面貌注视着我们,在何洁开建青峰书院之时,这株银杏正挣扎在生死边缘,“我不能让它在我的书院里结束生命。”于是,为了这株古木,她开始了一段轰轰烈烈的“救树工程”。这是后话。
同何洁喝茶是种愉快放松的享受,刚一落座,“卓玛”兴意阑珊地跑过来趴在何洁身边,乖巧而敏感。“卓玛”,大家都喜欢叫它——这一定是个讨人欢喜的名字。
茶汤
山岚像茶杯上的云烟/颜色越来越浅
你越走越远/有好多的话还来不及兑现
我身后窗外那片梯田/像一段段从前
我站在茶园/抬头望着天/想象你会在山的那一边
奔去青峰书院之前,先是被本土作家蒋蓝的一则《人生如蚌,蚌病得珠》的文字所感动,在他的描述中,“何洁是青城山道教掌门傅元天道长的弟子,同时也是禅宗大师正果的俗家弟子。她既是作家,又是中国文化的建设者和独行者。何洁现为青峰书院主人。她经历曲折,堪称奇人。”
奇人,必有曲折之处。
何洁自己泡了铁观音,颜色正好的茶具和小碗盏相得益彰。对于我们来说,喝茶不过是喝个味道,与任何特定的人生理念并无关联。那让诗人与古人永葆青春与活力的童真,再也不是我们托付心灵的所在。而何洁的饮茶
哲学,甚是美妙。这在她写的农禅诗中,对品茶有如此说,“肠涤常饮清泉水,照影唯依古月心”。“山居乐趣最增常,清泉涤净是非肠”。这不仅是藉由特定的饮茶形式,体现某种理念,它更是一种对生命精彩之处的信仰。主人与宾客的来往之间,共同成就世俗的至上祝福,也让饮茶的当下成为一次神圣的会面。“这是一种让人静下来神闲气定的厚重方式,我每天上午打坐、做功课,下午则是喝茶看书听音乐。这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了。”
实际上,在我们看来,厌倦世间枯燥乏味的人生旅人,能够相聚于此,“是种难得的缘分”。换句话说,每次“茶会”,都是一次你来我往的即兴演出。
何洁的角色,是她自己。
一本文艺杂志曾专门就养生的话题请教过何洁,她不无幽默的回答说:“养生?富人,少饮食多劳作;穷人,多饮食少劳作。”这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事,再说“行也是禅,坐也是禅,行行走走皆是禅,而读书更是进入了另外一种超凡脱俗的禅定之中。” 这是最高深的养生哲学,更是一个年近7旬老者的人生体验。
看她喝茶的姿态,如同赏画儿一样气定神闲,她是孤独的,在最高处还有更远的盼望,她希望这个为读书人敞开的庭院,能有更多的文化人领悟到读书的快乐。“孤独在当今社会中,已经变成昂贵的奢侈品了。泰戈尔向往的‘森林文明’,其中就包含着这份孤独的快乐。这绝非是遗世独立,而是一种醒转来活着的自由意识。”这种对孤独的全新认知,被何洁写进了《我与青山共白头》这篇文章中。
何洁站在二楼长廊上等着我们拍照的时候,真是有种孤零零的美。她笑起来像朵莲花,永远在传递一种安静的质感——左手一册李清照的词本,右手依旧是那只红色的三星手机,阳光和煦,音乐感极强,这好似穿越了许多年。
何洁住在对面的楼。据说她每天早上七点半起来,接着花上两三个小时做功课,不容打扰。她将这栋晚年的安身之所命名为:知返居(鸟倦飞而知返)。包含有起居间、佛堂、书房、会客间,还有花园阳台。窗口正对“观杏亭”,中间则是那株神通的银杏树。这是她为自己设计的乐园。何洁说她到现在都还是搞不清楚书院究竟有多少房间,而平常她也懒得一一进去。书院里长期由她的“干儿子干女儿”们在帮着料理,厨房、客房、咖啡室、花园……这颇让人吃惊,在偌大的精神家园里,她只是个守护者,而非拥有者。
我们感兴趣的是,她是如何从各地搜罗来的装饰品和生活品。比如从新疆来的棉花,做成被子绵软温暖,不潮不湿,这是家的感觉;从南亚弄来的藤条,找人编成床靠,精致巧雅;还有从大理淘来的刺绣画,木框一裱挂在房间墙上,像是孩子的童话。
转念一想,这难道又不是何妈的童话?
遥远
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见树缠藤
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
竹子当收你不收/笋子当留你不留
绣球当捡你不捡/空留两手捡忧愁
修建青峰书院,对于何洁来说本身就是一个传奇。那一年,她刚好60岁。“甲子一过方梦醒,挣断尘网归森林。” 一个完全不懂建筑的女性,要在这荒荒凉凉的青峰山上造一座人间乌托邦,钱、技术、人,而她当时却是要什么没什么。
他再次空身而退,第二次退到青峰山。十多年前,何洁以5万多元购得这块山地。原是青峰山上的另一座寺庙雪山寺的旧址,仍遗有参天大树和千年银杏。随后,她变卖了自己的几处房产,及所有值钱的东西,为了修建她心目中的完美一隅,最后是“卖得我无家可归”。她说完淡定一笑,像是在叙述一件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事情。
书院这个项目从报建开始,到接着的土建、安装管网、铺建园林路道及落成后的装修……至书院终于建成,用了她整整七年时间。由于资金缺口太大,书院又建在山上,任何机械都难以上来施工,三四千个平方的偌大建筑竟全靠人工背运和手工修造。何洁当时又刚好结束第二段婚姻。“在青峰山普照寺山月寮的清修暂告段落时,望着将要重返的山外红尘,将要远赴的香港,内心一片茫然。”2000年,何洁离开旅居了10年的香港再次回到青峰山上,完全靠意念在支撑自己筑梦般的修建。“书院里就是一扇扇的木雕门,都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小说了。”何洁用诗意的环保观念,将书院造成了一个世外桃源。为保护环境,建筑垃圾全部自行消化,真正接近了杜甫诗“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的意境。
无家可归的,还有她的心绪。曾经为了逃避伤心来到青峰山,却在追梦途中遇见如此这般的困穷,是不是要放弃?修建途中自己万一撒手西归又怎么办?书院建成之后又有怎样的效果?一切都是未知。
恰恰就是这种未知,才是最浩大的力量。有关书院建设过程中的奇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当年夏天,施工的民工们从土里挖得一尊“教子菩萨”。佛像双目笃信,神情端雅,右手持书卷,左手轻抚读书的小童。当何洁见到那尊神秘出土的“书神”时除了惊讶更多的是证悟:她终于明白了,为何要在这里坚守至今,明明知道这座“足以让她少活10年的书院”是她“人生中多出来的苦难”(初始朋友们都这么劝她)……人生历程中的种种艰辛困苦,她都必须承受——她泪流满面,为这尊造型精美绝伦的书神,虔诚诵福。这是感恩,更是承担。
远,是一种遥望的姿态,是更高处的盼望。知道自己与某处的距离,这是最清醒的生存状态。青峰书院占地不到10亩,造价已逼千万,“我无论再活多久,也都找不回来这一千万了,既然如此,我想众人会明白我所追求的是什么了。” 汶川大地震震中距离青峰书院的直线距离仅6公里之遥,而书院却没有掉一匹瓦、碎一块玻璃。这是命运的安排,还是建筑美学的艺术?震后,书院立即成为当地村民的救济点和部分丧失家园文化人的避难所,一切开支费用均由何洁出面解决……她完全记得地震当时的山崩地裂,内心的呼喊和大自然的召唤,她当然也怕,这些心血如果毁于一旦,她将以何面目展开新的人生?那株被千辛万苦救活的银杏,如今已安然守望这经历不凡的书院,“我当时心疼惨了,树的一半都枯了,我着急得直哭,又找不到原因。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才发现是山上的水流到树周围淌起了,树是被涝成这样的!”于是挖沟排水,好生一番辛苦。第二个春天,树发新枝、焕然一新,何洁的快慰如摘繁星。喝茶的当口,她激动地翻出都江堰颁给她的“义务护林员”证书,她笑得灿烂,遥远近切,都是福音。
路人
我像路人看着你走
我是路人背着你走
话题终于转到了她与沙河先生共执25年的婚姻。问她介意与否,答曰毫不介意。此时正好遇到她与流沙河的儿子余鲲过来告安,何洁欣然,对待这一双儿女何洁永存愧疚。儿子曾经的一句话,让何洁心如刀割:“爸爸、妈妈你们都是名人,离婚以后仍然是名人。但我和姐姐就成了战争孤儿了。”何洁唯有泪流,可泪又何用?女儿如今远赴日本,儿子在附近一个镇修建一座民间诗社,如同父亲做的事情,“儿孙自有儿孙福”,何洁都看在心里。
媒体是这样描述何洁和流沙河的,“网上流传着流沙河1966年写给何洁的情书,名为《流沙河致何洁》。何洁所为令人动容,在流沙河身陷灭顶之灾(1957年被打成“右派”,有长达22年的劳改生涯)时,她如飞蛾扑火,用她所能给予的爱一次次燃亮那盏将灭的心灯。”1966年何洁将户口从成都迁往流沙河所在的金堂县成厢镇(这一举动在当时被视为“何洁疯了”),“七夕”那天他们在陋室中举办了婚礼,没有一个贺客。总共耗资10元人民币“巨款”。1979年,流沙河,何洁先后获得平反进入《星星诗刊》工作。在那里,何洁发现了成都女诗人瞿永明的《我害怕看你的眼睛》,一段清凌凌的爱与哀愁!流沙河在1985年脱稿的《锯齿啮痕录》也是详细记录了两人的相濡以沫。如今读来,犹如箴言。在与何洁喝茶谈心之间,她多次提到沙河老师的这样那样,历历在目——儿子在身边,女儿在天边,一家人散落各处,问她现在是否还与沙河老师有所联系,何洁摇头:“沙河老师说过,分手即为路人。这是命运,由不得你想或者不想。我两次婚姻里的两个男人,都是陪我一起度过生命中最重要的某种阶段的同路人,为此,我要感谢他们。”
一直以来的疑问是,携手渡尽了劫波,又何来的横生枝节?何洁释然,“这是命吧”。沙河老师曾说过:“一个屋檐下容不下两个天才。”何洁回应:“人生聚散无常,缘尽即散,这其中本无是非可言。”也是,遗憾的温度就是这样,听得说不得,“我们不会空谈彼岸,只提当下。”
“来,吃点我从宜宾带来的叶儿耙和黄粑。这可是好东西哦。”何洁招呼我们吃东西,中午那碗海味面吃得已是荡气回肠,熏肉和萝卜干的香味在面汤里的金钩气息里成为食欲传奇。这是青峰书院的一绝,何洁中午就好一口烩面皮,吃得山盟海誓。饭量不大,却极讲究同餐之人的感受。她是极节俭之人,好友说她浑身上下的衣服裤子加起来不到100块钱,为了养生,以前中午还不吃饭,“现在改了,我中午要吃点,面皮是好东西。”身为满人贵族后裔的何洁,如今已完全把自己当成成都人,而她的食欲,还是泄露了自己的身份。
饭后她谈及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1992年,他与周先生结婚。随夫宦游自川南宜宾。在蜀南竹海深处,花费近20万元,留下了叹为观止的卧佛和观音庄严造像,至今是竹海一景。记者8月中旬专门为此去探访,当地村民都还记得何洁,“何娘嬢啊,我们晓得她,她可是个人大好人啊,她要回来吗?”就在上周,何洁终于时隔多年之后回了一趟竹海,当地像是节日一样迎接她,“我当时就说过,钱我拿出来造佛像,但只有一个要求,当地的村民要在景点开放中得到实惠,让他们生活好起来。竹海多一个景,他们就多了一个机会。”像造好了,可她和周先生的婚姻却以唐突的方式结束,结婚两年后,她就去了大理静心,“是远离,也是逃离”。
又过了近10年,何洁顿悟,再次回到青峰,开始建造自己的“巴别塔”,何洁说:“白居易的诗里,‘心宁是净土,心安是归宿’,就是我一生的向往。”何洁喝了一口茶,一切都已云淡风轻。
人生自是有情种,此恨不关风与月。“也许我只有被不幸之火点燃时才能光彩耀人。”说到此,又是那熟悉的淡然一笑。
红尘经过,一碗人情。
出口
彻情彻底把昨天翻过
等来蜕变之后灿烂的烟火
都盛开吧
如今,青峰书院正在成为国内一流的集儒、释、道研究于一体的学术中心。按照何洁的想法,书院是一所求索问道、集贤参学、休闲颐养的清净会馆。而在书院公益印刷的手册里,书院被定义为“颐养中心、内明中心(即画家沙龙、作家沙龙)和青峰实业”三大服务主体。书院属于会员制,不对公众开放。问何洁,这是否有些自私,偌大清秀灵敏的书院,只为精英享用,何洁说,书院属于世界,属于众生,薪尽火传,唯独不属于我个人。一旦对公众开放,只怕会噪杂芜乱,“一会儿喊老板掺茶,一会又让伙计添薪,这样的农家乐世相岂不辱了书院本色?”要知道,当地的村民早已经富起来了,这是因为何洁用了前后20多年的时间,在当地修路植树,营造了山下几十家生意兴隆的农家乐。今年夏天,从城市“火宅”中逃出来的人群分坐在何洁20多年前亲手栽种的参天大树下纳凉休闲,她也为此感到十分欣慰了。“具众理而应万事”,村民视何洁为亲人,都叫她“何姑婆”。
每个了解她的访客都要问:“什么时候恢复写作?”她和之前一样淡淡一笑:“我不是一直在写作吗?瞧,你仔细看看!”众人会意,这是指眼前的一切。何洁起身,拿出自己记在日历本上的日记,若有所思。多年来,她每日定要记录浮生悠闲,众人悲苦,这是高雅的习惯,也是净化自身的良方。满、空、得、失、情、怨、你、我,出口在哪里?出口在每个人的心里。
一直为作家蒋蓝叙述的两件关于何洁的小事着迷。在何洁与流沙河儿子余鲲出世后,何洁的川剧生涯行将断流。由于与流沙河的婚姻关系,她离开了寄托着美好前景的新疆某兵团歌舞团,来到“故园”(金堂县城厢镇余家老公馆,门牌为槐树街5号)。她每日必须苦苦思索一日三餐的获取和分配,一次她发现有农民来收购尿水,一挑1角8分。一家仅4口,产出有限。她偶然发现,堆在屋边的谷草经雨一淋,流出了浑黄的汁水。她开始“制作”尿水:一桶大半为谷草泡水后的产物,小半为尿,充分搅拌,外观、气味上无半点破绽。农民来故园收购多了,产量奇高,觉出了异样,何洁大声武气地说:“哦哟,要看质量嘛。你不要小看人哟,你屙得出,未必我们就屙不出来啊?”农民无言以对,只好付钱。一家人好久没有尝到油荤了,两个娃娃面带菜色,让何洁心头伤痛。临近中午,收购尿水的农民终于出现在门口!当她拿到1角8分钱后,手都来不及洗就往街上跑。她买了8分钱一碗的红烧牛肉,邻里关系好,馆子的师傅多给了半勺,何洁又买了几个大萝卜,回家再加工,尽管牛肉在一锅牛肉烧萝卜里已是泥牛入海,难见踪迹,但看见丈夫、娃娃吃得那个香啊,自己吃再多的苦,也值了。
如今看来,这是生活教会了何洁“下里巴人”,命运则提炼了何洁的“阳春白雪”。“人类的智慧在东方,东方的智慧在喜马拉雅。”对于何洁,她崇尚的是东方的处世哲学和西方的价值观,看似矛盾,实则统一。在她的创作室里,有若干张咖啡桌,电脑安然地出现在她的书房中,她听前苏联音乐,喝意式咖啡,她甚至几乎不听中文唱片。她念书,看得飞沙走石,荡气回肠。她诵经,专心致志,不容打扰,
这一切,她都安然接受。她在生理上排斥城市的喧嚣和繁华,这是因为她“少无适俗韵,从小爱丘山。”何洁说老年人切不可自卑,更需要勇敢地面对生老病死,更要有尊严。她不畏惧死,那不过是另一种活!她前两天看前苏联电影《卡廷惨案》,难过了整整三天,她不哭,而是思考,她说自己是人道主义作家,时刻都要心系众生,“人是活得很无奈的,而懒惰是最可怕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具有对社会的担当精神,这很重要。”她准备办杂志,暂取名《青峰四季》,做的是隐逸文化,专供中老年朋友阅读。她的与时俱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让人赞叹。
都盛开吧,那些青色的花朵。
归处
两个世界几许痴迷
几载离散欲诉相思
这天上人间可能再聚
听那杜鹃在林中轻啼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最后绕不开的是何洁的名篇《我与青山共白头》。“旷达同样会被人看作是牢骚,但让它躲进森林中去发泄,也就是于是他人无损,更于社会无害。其实,我本人就有千百次的体验,此种对身心有益的发泄,会很快让你恢复爱心,求得心理的平衡。牢骚发给大自然,这是充满诗意的抒情哲学。”
她说这是源于痛苦后的彻悟,而我们读来则是极致的浪漫。无论如何,这些温润文字的背后,都有让人潸然泪下的力量。人只有回归自然后,才会豁然明白,在生活中究竟缺少些什么。“你会暂时忘记都市中那被污染的空气,灰暗的天宇,过分热火频繁的你来我往。”她反复对我们背诵的是一副自传联:“一切非我所有,放下就走;人生本是旅途,累了就睡”,横批有两个,在世的时候是“活在当下”;死后即为“来去洒然”。从中可见其性情。她说自己早在书院的一隅找到了最终归宿——那杜娟盛开的草坡,挨在灵塔旁边,“诶,那就是我以后长睡的地方啊!”我们慌乱中往那边望了一望,有些心悸,有些心冷,这样的何妈妈哦,你还是别太早离开吧。
她说,自己这一辈子,六个字形容足矣,“无知、无私、无畏”。她总是笑称自己是“三无人员”。
临走,何洁送出门外,几名工人在书院门口伐木,说是怕山洪致灾,无奈要伐掉门口的些许林木方便泄洪。何洁看着心疼,连称“罪过”。一个小姑娘也送出门外,世外桃源门口,又看到那块舒舒展展的门牌,才得看清两旁的对联,“放眼灵山莫非图画,游心云境自有文章。”正在凄迷,“卓玛”乖巧地在观杏亭边探出头来望我们,瞬间,一行人如释重负,这是最意味深长的离别,它默默的眼神,暗示红尘都已经过。
人物简介:
何洁,出生于1941年1月,四川成都。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文化资深学者,青峰书院主人。太曾祖何桂清,清代咸丰年间曾任洋务大臣,两江总督。何洁两岁失明,七岁复明。1955年她考入北京舞蹈学校,同年转入成都市川剧团。1957年整风反右,随后又是十年浩劫,或收批判处分,甚至被株连入狱。1979年平反后调回川剧研究所。后调至《星星诗刊》。之后不久,何洁便成为多个报刊的专栏作家。90年代初赴中国香港参学。中年后潜心研究宗教文化,多篇文章曾受到赵朴初、巴金等资深作家的赞赏。2004年春,何洁开始独资修建青峰书院,倡导“自然·生命·智慧”的精神环保。
何洁与诗人流沙河共同生活了25年后,终于分道扬镳。深谙生命悲情的她说:“人生聚散无常,缘尽即散,这其中本无是非可言。”
本帖最后由 sunfly 于 2013-8-7 08:36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