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924|评论: 11

[梨乡杂谈] 即将消失的苍城外东街【图】

[复制链接]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4-2-2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一段时间看到晓古街和电影院巷挂了许多有关旧房改造的横幅,经了解是这一片区在今年三月即将拆除,今后建成20多层高楼,外东街在这片区中间,因此外东街将来就不复存在。

IMG_2918 (2)_副本_副本.jpg
     外东街从这里进入向南到嘉陵路
IMG_2922 (2)_副本_副本.jpg
    这片区是80年代修建的房屋,高处是原城墙。
IMG_2927 (2)_副本_副本.jpg

IMG_2924 (2)_副本_副本.jpg

IMG_2930 (2)_副本_副本.jpg

IMG_2931 (2)_副本_副本.jpg

IMG_2932 (2)_副本_副本.jpg
    外东街嘉陵路街口,修脚房位置是原城墙,门前街道是原东城门口。

    因第一次进入社区希网友们多加关照 。:handshake







IMG_2952_副本_副本.jpg
IMG_2929 (2)_副本_副本.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3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2-3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终于来啦,太好啦。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guangyong2 发表于 2014-2-3 08: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终于来啦,太好啦。

谢谢!

发表于 2014-2-4 0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门人家 发表于 2014-2-4 0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谢谢!

外东街也有可圈可点的旧事,老师完全可以用文字来描述的。

发表于 2014-2-4 0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儿旧时住过有名的石匠蒲云之。
石匠蒲云之      听老人说:苍溪县城的正街,状元桥街口子的西侧,解放前是龙王庙(解放后修建为人民银行、后改建为农业银行),1942年改为“李公祠”,是纪念为民请命的清代县令李兰台。东侧则是关帝庙(解放后为县粮食局),前壁有改建的“抗日将士纪念坊”,纪念抗日将士。与之相邻的是火神庙(后为县印刷厂一部),右侧有将“道人居”茶园扩建成的“苍溪公园”(而老道人居茶园,则置换于火神庙旁一临街小院), 园内置辛亥革命苍溪籍烈士掏泽焜、庄逸侠、罗文全纪念碑和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那纪念碑上的字,就是我们县城有名的石匠蒲云之刻的。
      据传,蒲石匠是城关镇东关二组人(当年的东关二组,应是那北门城壕一带)。1896年生,1955年卒。家赤贫,初识字,全家五口人,迫于生计,拜师学石匠手艺,靠打石度日。
      信奉“家有千贯,不如薄艺在身”。认为“一个人只要有一技之长,不管走到哪里都要不愁穿衣吃饭”。故而他学艺非常刻苦,勤学好问,除全面继承师傅之技艺,还博采各家之长,学就了一手刻“行、楷、隶、篆、阴刻、阳刻、空心花草”的本事。安基砌石、开山劈料、掌墨镶缝、无一不精,苍溪人称为“蒲石匠”。
      石匠以其精湛的手艺,于1928年鹤山书院改建为省立中学时,为那柱头的基墩刻上水仙花、莲花、喜鹊闹梅、八卦鼎等图案,不但为当时的苍溪最高学府增色,还深受社会贤达的赞誉。1931年,县城的正街修下水道,他扣的缝子,墨水清,镶缝无隙,不用敷石灰,经久耐用。
      旧时家户人家都用石磨磨豆浆、磨米面,而打磨子,是非请他不可的,打磨子对他也真是小菜一碟,人们都夸他打的磨口齿深浅均匀、浆浓渣细,真可谓“呱呱叫”。
      当年(1934年)红军占领县城时,年近40岁的他和红军的钻花队一起,自带梯子、工具、干粮,在大街小巷刻标语(城内外的各街巷凡有石墙的地方都刻有红军宣传标语),他的绝技令人折服。那字体有柳体、颜体、竹壳体等,特别是“红军万岁”四个大字,字体肥润,闪闪发光。
      红军长征离苍后,因其为红军刻过标语,被还乡团抓去关在城隍庙内,审讯十多天,受“坐软板凳”、“烧香头”、“吊鸭儿浮水”等酷刑,打得死去活来。后经多方送礼求情,方才营救出来。但保长要他在半月之内将全城的红军标语铲完,否则将坐回笼班房。他不顾威胁,忍痛在心,拖着未痊愈的病体,背着孩儿,将能隐蔽的标语,尽量隐藏起来,不能隐藏的,只好铲掉(解放初还残存有许多被破坏过的石墙标语)。现存的几幅县城的红军石刻,就是他保存下来的,如今可是珍贵的革命文物。
      解放后蒲石匠翻了身,分得胜利果实,住进东门外“刘八贡”院内。
      1955年逝世,时年60岁。

发表于 2014-2-4 19:1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guangyong2 发表于 2014-2-4 07: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儿旧时住过有名的石匠蒲云之。
石匠蒲云之      听老人说:苍溪县城的正街,状元桥街口子的西侧,解放 ...

外东街有个“炮台沟”6、70年代以前人们常在里面洗衣物,那里水清鱼儿多,夏天在沟边兆角树下洗衣物是很阴凉。外东街 实际就是以前人称的“城壕”。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2-4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阿—旺 发表于 2014-2-4 19: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热烈欢迎东门人家!拍的好!

谢谢赏评。:handshake

发表于 2014-2-5 06: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东门人家 发表于 2014-2-4 23: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外东街有个“炮台沟”6、70年代以前人们常在里面洗衣物,那里水清鱼儿多,夏天在沟边兆角树下洗衣物是很阴 ...

那沟边,长有榆钱树,我们叫那落下的榆钱为“雁”。
有一年涨大水,沟里有好多鱼,大人用穿筒筒洒背罩着捞。

发表于 2014-2-12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几天才从这巷子穿过,很久没去,都不晓得咋走了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2-12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旧单车 发表于 2014-2-12 08: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前几天才从这巷子穿过,很久没去,都不晓得咋走了

       外东街嘉陵路街口进入,也可从解放路晓古街口进到川剧团住楼转角处,就能进入外东街。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huangguangyong2 发表于 2014-2-4 07: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儿旧时住过有名的石匠蒲云之。
石匠蒲云之      听老人说:苍溪县城的正街,状元桥街口子的西侧,解放 ...

      蒲石匠后人在解放后住进刘八贡大院,现在都健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