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不是反对建垃圾压缩站,而是要求换址修建。而且应该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及时地向广大周边群众进行意见征集,该工程3月26日已然开工,显然不是像官方所说的仅仅停留在理论论证阶段,而是已经进入到实际修建阶段。试问相关责任部门,这个堪称成都市最大的垃圾压缩站在开工的时候周边那么多的住户,有几个对此事知情。很多住户都不知情的情况下,仅仅是环卫部门立项然后进行环评就匆匆上马,这是不是希望造成既定的事实后,群众也无可奈何只能接受落成的局面。作为责任部门的领导们明知会遇到社会的阻力,仅仅为了你们工作便于开展,为了节省部分垃圾运输过程的财政资金,就可以在公众不知情的情况下,牺牲广大周边群众的切身利益吗。
2、经过这两天信息方面的搜集,环比其他城市已建成的垃圾压缩站的现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几乎所有的已建成的垃圾压缩站都存在大量的问题,均对周边的住户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而这些垃圾站的规模均小于目前温江规划的这座垃圾压缩站,试问有这么多的实际案例,温江区政府发布的公文中所说明的不会造成任何污染问题的底气从何而来,是我们建站的水平已经世界第一,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现在许多城市都在推广修建垃圾压缩站,但是均需要进行十分缜密的设计选址和修建,均需对涉及项目进行公示和听证。而目前在建的这个垃圾压缩站显然是非常仓促的,仓促到周边的那么多住户包括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都不知情。
3、即使之前曾经对这个地块进行了规划,那么请问该地块为什么不予以标明,为什么一再刻意隐瞒这一信息。况且党中央一直在强调:深化改革,做到与时俱进,核心是以人为本。请问温江的环卫部门的领导们,你们是不是做到了呢。你们规划这个地块的时候,周边都还比较荒芜,但是经过几年的大力发展,周边的品质楼盘和学校已经成片的拔地而起,现在再按照以前的规划显然会造成很大的生活和环境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更改设计方案,重新选址显然是很明智的,试问你们做到了以人为本,与时俱进吗?
4、城市化的推进对城市环境带来了大量的问题,国家也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给相应的区域划定了明确的环卫任务,这些任务是比较艰巨,但是即便在艰巨也必须建立在人的基础之上,对于一个会影响成千上万人的“民生工程”,不应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就仓促上马,沦为相关部门的政绩工程。
作为一名外地人,之所以选择温江作为自己新的家,就是因为温江清幽秀丽、怡然舒适的人居环境。光华大道三段与其他地块一起,共同构建了美丽大气的温江新城,很多外地人初次来到温江都会由衷的感叹温江的干净,都希望成为新温江的一份子,都希望好好维护自己这片新的家园。“金温江”这个美丽的名字,是多少代温江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换来的啊,我们不希望这张响亮的城市名片毁于一旦,毁于我们手里,我们不希望“金温江”变为”臭温江“。所以我们必须努力的去维护我们共同的家园,这就是我们的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