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263|评论: 2

清代丹棱名士彭蕙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4 0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代丹棱名士彭
                                                    南山种豆翁
     近日翻阅清代蜀中三才子之一李调元《雨村诗话》,发现其中有三则与丹棱有关。
     其中一则:“丹棱诸生彭田桥蕙支,名士也,庚戌秋,余有奴劫金而遁,自驾舟追之,田桥适自眉来访余于南村别业,兼携其家集以示,不值,怅然留诗而去,诗云:‘青山红树渺斜阳,剥啄南村漫上堂。久识将军非好武,今知丞相惯追亡。空令颖水登龙幸,虚作吴门看竹狂。支枕幽斋聊一宿,归途回首两茫茫。’三四典既确切,语亦风流,我辈中人也。”
    李调元(1734——1803),清代四川戏曲理论家、诗人,字美堂,号雨村,别署童山蠢翁。李调元与遂宁张问陶张船山)、眉山彭端淑合称清代蜀中三才子
    此段话中提到的彭蕙支,何许人也?能得到李调元如此嘉许!但在我所知有限的清代乡土贤人中,对他可谓毫无印象。因而引发了我浓厚的兴趣。
    为了尽可能地了解有关彭蕙支的生平史料,笔者曾问及对丹棱历史颇有研究的韩树明兄,树明兄为我提供了一则线索,说县粮食局彭厚德老先生家中好象有部彭氏族谱,可以查询下。刚好彭厚德老先生我也认识,他是我好朋友朝俊兄的岳父。于是笔者近日抽闲登门拜访了彭厚德老先生,并借阅了他家中所藏清嘉庆已巳年编撰的《彭氏族谱》。据彭厚德老先生言,彭蕙支是彭端淑七弟彭大泽之子,也是彭厚德老先生父亲彭玉峰之曾祖父。获此信息,笔者大喜过望。据《彭氏族谱》载:彭大泽为雍正乙卯科武举,官江淮卫守备。娶妻涂氏、张氏,生兰支、蕙支;蕙支嘉庆庚申科举人,娶妻李氏,生时雷。但有关彭蕙芰的其他生平事迹则几乎没有。笔者经多方搜辑查阅,略有所获,现整理如下,同时也亟盼感兴趣者指正补充完善。
    关于彭蕙支生平,在民国12年版《丹棱县志》卷六“人物上.文苑”35页上,有一段有关彭蕙支的记载:“彭蕙芰,字树百,号田桥。生而奇颖,博涉经史,尤工于诗,为诸生已负重名。乾隆乙卯举优贡入都,就京兆试还时,秦蜀间为教匪蹂躏。兵燹甫靖,蕙芰券驴入栈,抚时感事,凄怆悲哀,作《栈行杂诗》三十首,世多传诵。庚申举于乡,至京纪尚书昀异之,延馆于家。未几,以疾卒,年仅四十余岁。未得展其志,士论惜之。著有《鸥梦轩诗集》十二卷。”
     在邑人齐肇璜纂辑的《丹棱乡土志》上,也有短短的如下记载:“彭蕙芰(jì音技) 入都就京兆时,教匪蹂躏秦蜀,兵燹(xiǎn音显)甫靖,蕙芰券驴入栈,抚时感事,作《栈行杂诗》三十首,人争诵之。著有《鸥梦轩诗集》十二卷。”
    彭蕙支,在《丹棱县志》及《丹棱乡土志》中写作彭蕙芰。网上也有资料介绍他:彭蕙芰,字方训,一字树百,号田桥生,人称田桥或彭十五,四川丹棱县人,嘉庆五年(1800)举人,为丹棱县彭端淑之从子。
    彭蕙支一生科场不顺,嘉庆五年(1800)乡试中举后,虽然屡历科场均铩翎而归,但彭蕙支并不因此而受人轻视,在当时读书人心目中彭蕙支仍为一时俊彦,广受嘉举。如清代王培荀所撰《听雨楼随笔》卷二中言:“吴寿廷学使树萱,曾决书生四人必中。乾隆甲寅恩科一榜中其三,落孙山者丹棱彭蕙支也。号田桥,实高才。生与船山为契友,嗜饮工诗,酣嬉淋漓。船山赠以诗云:‘直从商羽弹孤调,岂信《离骚》是变声。’”
     彭蕙支虽科场无名,但与当时名士多有交往。不仅李调元称他为名士,许他为“我辈中人。”而且彭蕙支与张问陶更是终生契友之交。
     张问陶(1764—1814),字仲冶,号船山,清代四川遂宁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历官翰林院检讨、吏部郎中、山东莱州知府。张船山天才踔厉,句满鸡林,是清代一位名动海内外的大诗人、大书画家,誉为蜀中诗人之冠、乾嘉诗坛泰斗。
     彭蕙支少年时曾随其父彭大泽去湖南岳阳,便与张问陶结识,并成为一生中之挚友良朋。俩人之间常诗酒交游、过从亲密。张问陶曾画有《南台寺饮酒图》一幅,彭蕙支乾隆壬子五十七年(1792),闰四月初四日(5月24日)曾作《题张问陶.南台寺饮酒图》题画诗一首:
     宇宙百年如转毂,太息劳生尤勿勿。浮踪聚散谁主张?欲向祗园问我佛。我佛本通灵,无言但浓笑。坐看酒人狂,意态出众妙。君不见,大千世界皆酒筵,此间一醉亦偶然。人生自具真实貌,不饮不醉愁青天。身后谁何为不朽,可怜造化亦刍狗。由来志士苦无名,君我于今翻虑有。要知万古总须臾,惟应见在最长久。云外鸟,竹里凤,经堂钟鼓声隆隆。大呼比邱且莫唱《般若》,来向酒盏参真空。我解大布鞋衣,君脱乌纱帽。留此镇山门,与佛永为好。吁嗟乎!梦魂醉后归何所?明日斩新君与我。他时载酒重相过,竟作古人凭吊可。
     张问陶随后也在彭蕙芰题画诗后作有《题彭田桥蕙芰诗后》诗一首,诗云:世间裘马皆年少,潦倒如予更有卿。缪算竟思投笔去,狂谋忽欲借诗鸣。直从商羽弹孤调,岂信《离骚》是变声。妙句怪多湖海气,相看原未拟儒生。
     乾隆甲寅(1794)举人陈一沺(字竺山,金堂人),曾于嘉庆元年(1796)三月初三日(4月10日)与彭蕙支在浣花春禊时,也在张问陶所画的《南台寺饮酒图》上,题作有《题张问陶<南台寺饮酒图>》诗一首,诗云:
   “人生不作羊叔子,名现岘山相终始。亦当白香山,手写《长庆》传人间。三十愁眉复何有?此事安得从人后!夕阳欲下不下来,东风吹落杯中酒。百年肮脏何由开?丹棱公子翩然来。手把芙蓉还招我,千里万里过蓬莱。蓬莱顿住不得住,一朵浮云东南去。海水洞澒天风响,银涛金波万花树。人间寒食只偶然,灵景闪瞥五千年。如君真把浮邱袂,如我真拍洪崖肩。可惜人间缥缈处,凡人不得图列仙。君问我言冁然笑,袖中拂拂炳灵矅。言是昔年汗漫游,曾向大罗亲写照。遂宁公子张文昌,文笔画手皆佳妙。此事如何流传稀?我见此图再拜之。再拜此图如拜我,公然列坐此间坐。丹棱公子右之右,遂宁公子左之左。我今犹是初来客,之左之右如何可?呜乎!莫怪贱子声气粗,旁人也见此图此诗此事无?牵连汜之盖如此。呜乎!我终不知许我骂我怜我当何如?
     从陈一沺这首诗中,可见彭蕙支与张问陶间的友往友谊之深。
     彭蕙支风流名士,交游甚广。清代朝鲜使者汉山州柳得恭惠甫在其《燕台再游录》有这样一段记载:“彭蕙支,号田桥,四川眉州人;王霁,号伯雨,宛平人。墨庄与二人饮馨白馆,访余于五柳居,尚带余醉。出诗草示之。墨庄诗云:“我起披衣客叩门,招来牖下日初暾。从知赵李经过熟,一见彭王笑语温。麦秀遥怜时雨足,花娇尤爱晓风翻。无端感触盟鸥意,漫把愁怀遣市樽。”田桥诗云:“迟迟日色放平明,醉梦方醒又解酲。几度名场余热泪,尚留酒伴未寒盟。缚鸡无力身同瘦,谈虎何心色谩惊。狂舞不知方白昼,剑光如听夜鸡声。”
     更为令人惊讶的是,彭蕙支中举后,流寓京都期间,其才学深受纪昀赏识。纪昀乃有清一代的大才子、大学问家,官居显位,彭蕙支能得到纪昀的赏识,并礼聘彭蕙支为其孙辈课读,可见彭蕙支绝非浪得虚名之辈。纪昀去世后不久,彭蕙支亦卒于北京,年仅约四十岁左右,其所著诗文早已散失无存,仅存个别篇什散见于时人朋辈诗话或笔记之中。邑有如此风流名士而鲜有人知,真是令人唏嘘遗憾!撰此文,以寄吊念之情!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8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5-26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地方都有文化人士。希望历史能传承

发表于 2015-12-12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偶见此文,有感于作者景仰邑贤,甚喜!近阅弟子作文,其中有涉及彭惠支者,转录如下:
       彭蕙支,字田桥,四川丹陵诸生,嘉庆庚申(1800)举人。当世之名士,有诗名,惜所作多佚,《国朝全蜀诗钞》收录其诗歌二十五首。乾隆庚戌年(1790),李调元有奴劫金而遁,驾舟追之,田桥恰自眉山来访,兼携其集至李调元南村别业,却未能亲见,故怅然留诗而去,诗云:“青山红树渺斜阳,剥啄南村漫上堂。久识将军非好武,今知丞相惯追亡。空令须水登龙幸,虚作吴门看竹狂。支枕幽斋聊一宿,归途回首转茫茫。” 猜想李调元见其诗风流,应是后生学者中佼佼者,遂将其介绍给李鼎元,鼎元读罢其诗,觉此人果为西蜀才子,丹棱三彭果然名不虚传。后来彭蕙支淹留京师,投入李鼎元门下,随师鼎元与京城名流多有交往。1798年彭蕙支与王霁一起闭门习举业,其师鼎元,赠诗一首勉励二人,诗言:“也知甲第登坛易,只恐丁年闭户难。悟道先除才子气,读书莫厌腐儒餐。”嘉庆初,蜀中乱军四起,李鼎元频寄家书,却无任何消息。一日彭蕙支喜得家书,奔至鼎元家中共享故乡消息,以慰故国之思。鼎元见彭蕙支、王霁二人读书勤奋不倦,心中甚是欣慰,常携二人至陶然亭访春游学。对于彭蕙支的诗文,李鼎元十分欣赏,常向友人介绍自己的得意门生。朝鲜诗人朴齐家至京拜访,席间李鼎元将彭蕙支介绍给朝鲜文人认识,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其的欣赏。“凡人无为而作,半是獭祭鱼之言,博者吾见一人焉,曰彭蕙支新孝廉。其人之书,略能上口。” 李鼎元曾带彭蕙支与王霁拜访朝鲜诗人柳得恭,将二人所作诗稿赠予其批定。鼎元还将彭蕙支比于美玉,将己比为琢玉之人,“纵复锻炼为,脆质非玉比。我愿琢美玉,置之长安市。”是年榜发,彭蕙支不幸落第,李鼎元惋惜不已,蕙支还蜀出京之日,李鼎元洒泪相别,赠别诗一首,以慰相思。彭蕙支归蜀后,李鼎元常思念这位高足,专门作诗问候:“忆从昨岁归,一股气初作。三冬足文史,新春闭斋阁。”自彭君归后,未曾与友人再出游,整个冬日于书斋静心养气。时蜀中贼匪大乱,未得家友消息,李鼎元心中焦急,四处打探有无自蜀来京之人。1799年从军四年的蜀中故友彭仁趾自蜀至京拜谒李鼎元,为鼎元讲述蜀中情况,带来其弟彭蕙支消息。李鼎元得知其平安,终于放下心来。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