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55|评论: 34

平昌港华燃气有限公司关于收费情况的回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0-31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网友:

关于1015麻辣社区反映的天然气安装上户相关问题,平昌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作如下回复:

公司开户费和超长费严格按照物价局(平昌计价[2002]25号文件规定)执行,绝无乱收、多收现象。同时,物价局和工商局也已到公司核实。

1、尽管随着安装工艺的改变,安装成本上升,加之物价上涨,造成安装成本大幅上涨,但公司仍按物价部门的规定,执行最低收费标准2980元。

2、在公司运行中,公司免收了多项费用,为确保安全,公司专门成立户内安检小组,对城区所有天然气用户实行免费户内安全检查,免费对调压设施、灶具、热水器、软管检修,又投资近30万元对部份用户户内管网进行整改,所有费用均由公司承担,没有向用户收取一分钱。

32980元系物价部门核定的最低标准(散户物价部门核定为每户3580元),而且该价格与成本比较仍很低,燃气行业属高风险、高成本行业,就其平昌所处地理位置、管道建设情况、供气环境来说,其成本远远超过其它城市的同行。我司自2000年开工建设长输管线以来,已近8个年头,沿途崇山峻岭,地质松软,每遇暴雨,就会出现塌方、露管等现象,只要险情一出现,公司就会派员抢修、维护,这就大大增加了公司费用成本。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8-10-31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物价局跟你们是一伙的

发表于 2008-10-31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叫超长费?为什么发票上又不写上管道加长费,而是写的其它名?在其它地方一样的楼层为什么又没有该收费项目?
发表于 2008-11-4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物价物价局跟你们是一伙的

发表于 2008-11-7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他们说的也是真的呀!超费是他们自己安的呀

发表于 2008-11-8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计委那伙人叫你们全买通了,受害的永远是老百姓。

发表于 2008-11-8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平昌物价局不知是根据什么法,规制定的标准。平昌是边远山区贫困县但物价局审定的价格都要比其它县市高。也可能两家是通的。

发表于 2008-11-9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个月不按表计费坐在家估计收费的事呢?

发表于 2008-11-9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垄断的优势呀

发表于 2008-11-8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年头,老百姓不吃亏,谁吃?

发表于 2008-11-9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年以前就是这个价——2980元,怎么现在还在说成本搞?

老百姓用你的气,是按照立方副歌你钱的。至于你的设备,花多少钱是你的事情,应该说与老百姓无关。

我们交了入户费,等于是老百姓自己安装设备,自己用气,还要自己付钱。这个自己买车,自己坐,还要缴费,不是一样吗?大家说说。对不?

发表于 2008-11-9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年以前就是这个价——2980元,怎么现在还在说成本搞?

老百姓用你的气,是按照立方付给你钱的。至于你的设备,花多少钱是你的事情,应该说与老百姓无关。

我们交了入户费,等于是老百姓自己安装设备,自己用气,还要自己付钱。这个就和自己买车,自己坐,还要缴费,不是一样吗?大家说说。对不?

发表于 2008-11-9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年以前就是这个价——2980元,怎么现在还在说成本高?

老百姓用你的气,是按照立方付给你钱的。你有本事经营,你就哟偶能力购买设备,包括管道,怎么要来不行拿钱买设备呢?至于你的设备,花多少钱是你的事情,应该说与老百姓无关。

我们交了入户费,等于是老百姓自己出钱安装设备,自己用气,还要自己付钱。这个和自己出钱买车,自己坐,还要缴费,不是一样吗?大家说说。对不?

发表于 2008-11-10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楼的说得对

发表于 2008-11-10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8-11-10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燃气初装费属乱收费”震动全城

  -已交费用能否抵作气价

  -煤气公司应否向市民派股

  本报记者孙朝方

  既然广东省物价局“从未批准过管道燃气初装费”,初装费为何十多年来一直在收?已收的初装费今后能否退?记者追踪采访发现,广州市民对物价部门寄予厚望,但有关人士则认为,除非省物价部门正式发文终止该项收费,否则初装费问题仍有变数。

  一问:十多亿初装费应否退?

  今年广州“两会”,市物价局答复人大代表朱永平询问时表示,管道气初装费属“集资费”,并称,若停止收取初装费,可能会提高管道气价。

  昨天,朱永平接受采访时认为,既然省物价部门“从未批准收初装费”,就应立即终止非法收取。问题是,已收的初装费应否清退?据媒体报道,广州的管道气初装费,至今已累计收取约14亿元。

  市政协委员李伟成表示,若政府要给市民依法行政的诚信形象,初装费就该退。当然,清退是一项复杂工作,因为用户交费差别很大,有300元的(单位出一部分),也有4600元的。清退不能“一刀切”,用户应承担入户管道的成本费用。清退方式很多,如果清退负担太重,政府可考虑将应退还的费用折合成管道气价,在约定时间内逐步抵扣返还。

  省政协委员王则楚则认为,清退不是把钱清退,应该清退产权、股权。个人在管道气建设上的投入占比很小,但市民拿着清退的股权,就有权知道煤气公司每年的运作及收益情况,可以促进公用事业企业运作的公开,避免误解和矛盾。王则楚表示,股权不能折现,除非煤气公司上市。但公司赚了钱,用户有权分红。

  二问:乱收费为何长达19年?

  据悉,广州管道气1987年动工,当初因资金短缺向新用户征收初装费作为集资款。1996年4月,有关部门重新制定管道气初装费的具体标准,一直延续至今。

  市政协委员李伟成认为,当时收取管道气初装费,不一定是政府部门故意“乱收费”。那时许多城市都在收,社会的民主法制意识也不高,可能在某种思维定势下,认为经过某些政府部门同意,就是依法行政。但近几年仍坚持“收费是理所当然”,甚至受到质疑时还强硬维护,就说不过去了。归根结底,可能是部门利益作怪。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有人质疑管道气初装费的合理、合法性,并将其列入公用事业垄断性行业的“霸王条款”。

  市人大代表朱永平认为,多年来,有关部门对这项收费视而不见,是行政权对民众利益的一种侵害,严格来说是“行政不作为”,实质就是失职。

  省政协委员王则楚表示,有关部门现在才说“从未批准过管道燃气初装费”,让人费解。因为我国物价法颁布比较晚,管道气收费在物价法颁布前还有很长时间。“说人家是‘乱收费’,19年前,是否要求过广州市物价局向上报,而且批了才能收?那时假如有这些规定,物价部门职工也要交初装费,怎么会不知道?如果知道,为什么这么多年不去追问?明知未批准,为什么看着它收,自己也跑去交费?”王则楚希望,省、市物价部门应多担起责任,共商如何很好地解决初装费问题,否则就有推卸责任之嫌。

  三问:今后收楼还要否交费?

  目前,收楼就要交初装费已是“行规”。但省物价局1999年曾规定:所有基础设施、公共配套的建设费用应全部在房价中补偿,不得在价外另行收费。对此,朱永平认为,这很公平合理,也很科学,目前广州许多楼盘并未执行省里的规定,实质就是违规的“价外加价”。

  有读者反映,今年9月就将收楼,既然管道气初装费属“乱收费”,能否拒交?对此,朱永平表示,完全可以拒交!如果发展商以威胁不给办房产证等要挟,消费者可依法起诉维权。

  李伟成则认为,有些发展商利用政府政策不透明或失误,借机“搭车收费”,可能错也不在政府。比如以前的电话初装费,电信公司收1000元,有的发展商却收到4500元,用户一搬家,钱就没了。为此,他建议,市民收楼时不该交的就坚决拒交!

  但也有不少市民说:“如果政府不出面撑腰,普通百姓怎么斗得过发展商?”如果楼盘硬要收初装费,购房者恐也无可奈何。朱永平认为,其中的“祸源”是代收制,按省物价局的规定,管道气初装费打入房价,代收就应该消亡。

  四问:公共事业还有多少“乱收费”?

  近年来,管道气初装费屡遭质疑,但有关部门总是闪烁其辞,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说法。有关人士甚至在承认初装费是集资费后表示,若取消初装费,就要打入气价。这是否有点“要挟”的味道?根据我国现行法律,集资是非法行为。李伟成认为,有关部门的表现令市民失望。

  李伟成表示,目前市民对一些政府部门持观望甚至不太信任态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政府行政手段太单一,让市民觉得,政府一谈管理就收费,好像除了收费,就不能很好地管理。这种思维必须改变。

  李伟成说,目前我们的法制建设日渐完善,但法治却没有到位。通过管道气初装费问题,政府应认真反思,尤其在涉及广大群众利益的公用事业领域,看看到底还有多少类似的“乱收费”。


发表于 2008-11-10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楼的说得对

发表于 2008-11-10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物价部门的批文是乱作为,又怎么办?

发表于 2008-11-10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个部门又来监督物价部门的批文是符合政策的,有待研究!

发表于 2008-11-11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回复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