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186|评论: 12

又见农村小孩赖老幺

[复制链接]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7-4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出生在农村,所以对乡坝头的事多了几分关注与热情,从赖老幺到残疾女孩邱兰,看似简单的故事里却有着太多的辛酸与无助,他们像一株柔弱的野草,在没有施肥的田野里倔强的生长着,那种天真与快乐,那种在贫困中安静生活的态度,那种对未来简单的向往,总是让长大并成熟的我们默默的感动着,心痛着!
     再次见到赖老幺,是在玉成街上的农业银行外面,像其他农村孩子一样,他正在妈妈给他准备好的背兜里。(背兜类似一个可以背在身上的筐,既可以装草,也可以装小孩,是乡坝头常用的工具)
     一月不见,赖老幺脚背上的伤已经好透了,小家伙一边啃着馍馍,一边不停的用手敲打着背兜的边沿,时不时的还要用脚踢上几脚,嘴里哼着只有他才听得懂的儿歌,或许是用力过猛,有几次差点连人带背兜一起翻倒,气得赖老幺的妈妈狠狠给了他一个耳光,可能是感觉到有些疼了,小孩一下消停了下来,不过没有哭,那样子淡定得让人不可思议!
   也许是农忙完了,赖老幺脏兮兮的衣裤已经被妈妈换了下来,穿得干干净净的他,看上去气色好了不少!
   由于一直没有上幼儿园,赖老幺只能深一脚浅一脚的跟着母亲,在田间地头玩耍!偶尔也会从哥哥那里学得几首到生不熟的儿歌,听起来有点南腔北调,赖老幺却唱得很认真很响亮!
     竹林,池塘,蚂蚁,虫子和那把生锈的菜刀成了他忠实的玩伴儿!
    在外人看来,赖老幺比村里同年龄段的孩子要成熟一些,小小年纪就认识了诸如侧耳根一类的多种野菜,还喜欢跟着妈妈上山采豆菌!
   在乡下,侧耳根和豆菌都是老天给予的意外之财,乡下人一般是舍不得吃的!
  大多数人都是拿到街上换点零用钱,通常情况下,侧耳根只有几毛钱一斤,豆菌看大小也能值十来块钱一朵(简阳乡下土话,个的意思)
  钱不是很多,却够得上赖老幺几兄弟一周的零食了!
  在小孩子眼里,有馍馍就吃是最幸福的事!因为条件实在太差,赖老幺几乎没有吃过什么像样的零食,每每有人给他好吃的东西,他总会胡乱的分成几分,一分给奶奶,一分给妈妈,一分给哥哥,最后一分才是属于他自己!
   夏天雨水充沛,杂草丛生的地方总会有蛇类出没,赖老幺的妈妈很怕蛇!
   毎次上山前,赖老幺就会挥舞长竹竿,在草丛里一阵乱打!虽然他不知道有打草惊蛇这个成语,却懂得一阵乱打后,蛇就会逃跑,那样妈妈就不用害怕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听了赖老幺的故事,我有些莫名的感慨!
  关于赖老幺的事情,我没有去过多的打听,甚至连竹笺穿透脚背用海椒水敷的事情我也不忍提起!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尤其是面对一个如此贫穷的家庭!
   当“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倔强”的生长!
   祝好赖老幺!


image.jpg
image.jpg
image.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6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7-6 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lol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4-7-6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4-7-7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太有心了!

发表于 2014-7-7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楼主所说:故事的背后太多心酸和无助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tanyaoqi 发表于 2014-7-7 20:10
楼主太有心了!

:handshake谢谢对农村的关注,我很少上这个网站,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tanyaoqi 发表于 2014-7-7 20:13
正如楼主所说:故事的背后太多心酸和无助

谢谢关注!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7-10 19:23
这小孩的生活太让人心酸了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218.88.229.x 发表于 2014-7-10 19:23
这小孩的生活太让人心酸了

在农村这样的孩子还有,因为超生太多连户口上不到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4-7-14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KOIZIMI 发表于 2014-7-14 02:46
革命的主力军呀

淡定,有大将之风

发表于 2014-7-14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tanyaoqi 发表于 2014-7-7 20:13
正如楼主所说:故事的背后太多心酸和无助


激附同赏。作者以真情实感,细致生动,图文并茂地记叙了当年农村那令人终身难忘的故事。虽觉不堪回首,但读来颇有意义。尤其对未来的小青年们,不实为一份了解前辈农民历史生计的好读物!问好二位!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