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11|评论: 12

[原创] 屡屡发生公交爆炸案 究竟原因何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16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5日晚8时许,广州大道南敦和公交站北往南路段,一辆301公交车突然爆炸起火,目前已致2死21伤,烧伤人员包括一名孕妇,多人大面积烧伤。孕妇怀孕3个月,烧伤超过30%,脸与双腿烧伤。据广州警方初步了解,起火是有乘车人员携带违禁品所致。


       这又让我想起前不久7日5日下午5时发生的杭州公交车纵火案,事故造成3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15人,无人员死亡。这是一起人为纵火案。


      接下来我们就来盘点一下近些年来的公交纵火案:

       杭州公交车纵火案
       2014年7日5日下午5时,一失意男子在浙江杭州一辆7路公交车内纵火,事故造成30多人受伤,其中重伤15人。

       宜宾公交车纵火案

       2014年5月12日,四川宜宾也发生了公交车纵火案,纵火者身亡,12人重伤。

       厦门2013BRT纵火案

       2013年6月7日下午6时22分,厦门BRT快1线途经金山站往南500米处发生公交车起火事故。事故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伤。犯罪嫌疑人陈水总被当场烧死,他厦门本地人,其遗书证实,陈水总因自感生活不如意,悲观厌世,而泄愤纵火。

      北京2012年9路公交纵火案

      2012年7月28日17时15分,一辆9路公交车行驶至朝阳区金台路路口时,车厢后部起火。火情未造成人员伤亡,车辆轻微受损。警方现场勘查认定,该事件为一起人为纵火案件。21时30分,纵火嫌疑人被警方抓获。警方审讯发现,纵火嫌疑人为未满20岁山东籍男子,有癫痫症状。

       长沙2010年机场大巴纵火案

       2010年7月21日下午,湖南长沙机场高速公路上,一辆由黄花机场开往长沙市区的机场大巴车厢内突燃大火。事件造成2人死亡,3人重伤。2010年8月13日,长沙中院审理认为,被告人谌海涛因其个人生意受挫归因于社会不公,产生仇视和报复社会念头,携带汽油与打火机,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放火,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构成放火罪。

       成都2009年“6 5”公交纵火案

       2009年06月05日上午8点02分,成都市一辆9路公交车在行驶至成都动物园附近、市北三环川陕立交桥下桥处时发生燃烧并造成重大人员伤亡的事件。该事件造成27人遇难74人受伤。2009年7月2日该案告破,系故意放火案,犯罪嫌疑人张云良已当场死亡。

      屡屡发生公交车爆炸案和公交纵火案,原因究竟何在?


多选投票: ( 最多可选 8 项 )
23.53%
17.65%
11.76%
11.76%
11.76%
11.76%
5.88%
5.88%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7-16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制造事端,有的是公车有问题吧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hzx516 发表于 2014-7-16 14:16
有些人制造事端,有的是公车有问题吧

恩恩,二者皆有之。

发表于 2014-7-16 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觉得自救很重要

发表于 2014-7-16 17:1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觉得后面采用这种方式发泄是跟前面纵火者学的,有可能后者没有看前者的新闻,根本不会想到用这种方式去危害公共安全:lol

发表于 2014-7-17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继7月5日杭州公交纵火案之后,湖南长沙又现公交纵火案。7月9日,广西桂平一男子到湖南长沙打工,因未能找到工作以致“没钱吃饭”,想“搞点事然后去坐牢蹭饭”,于是11日在公交7路车上纵火。所幸驾驶员及时停车疏散乘客,并启用灭火器扑灭已有半米高的明火,因及时处理未造成人员伤亡。(据人民网微博)。
  这是今年第4起公交纵火案,前3起分别是2月27日贵阳公交纵火案,5月12日宜宾公交纵火案和7月5日杭州公交纵火案,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我国共计发生公交纵火案9起(包含最近4起)。而在刚才,我在浏览网页新闻时,又惊闻广州公交起火爆炸,已致2死多伤,虽案情尚无结论,但也有线索直指“有乘客携带违禁易燃物品上车”,这就不能排除人为纵火的嫌疑。
  近年来,最触目惊心的公交纵火案当属2013年6月7日厦门公交陈水总事件,此人因对社会极度不满,在快速公交车上纵火,致死47人,这也是建国史上第一次死亡人数最多的公交纵火案,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在网上为其叫好的不在少数,为其鸣冤的也不在少数,此类种种社会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无论是厦门公交纵火案,还是最近的杭州等公交纵火案,都是底层人士为报复社会导致更多底层人士为之殉葬的悲剧。这种“底层互害”行径使得人们人心惶惶,社会正常秩序被极大的予以破坏,人们的平静生活被打破,也增加了社会交往成本。基于陌生人的不可控性,社会将可能进入陌生人互防时期,这无疑将加大社会互信的成本。“底层互害”或是“陌生人互防”将成为我国进步的阻碍,此类不可预知的突发性事件将进一步的削弱社会共信的基础,那些为公交纵火罪犯叫好的声音可否有过这样的思考,一个“底层互害、人人自危的”社会氛围中,是否有人可以独善其身?
  当然,也会有观点说,如果不能从源头上去分析那些罪犯的人生轨迹和主观意愿,下大力气去铲除产生犯罪人的土壤,那么此类悲剧仍有发生的可能。是的,确实此类观点有颇多的合理之处,但请在分析那些罪犯的人生轨迹和主观意愿时,不能也不应该去为之叫屈,甚至于叫好。
  社会应当有包容心,但包容并非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得到包容,正常的社会绝不应该会包容此类恶性案件的犯罪人,无论起人生轨迹是否是多么的不堪,无论它们是否是社会不公的产物。但很显然有些媒体在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的一面。
  7?5”公交车纵火案疑犯包来旭曾在兰州、广州等地打过工,患上肺结核,回家治疗后于2008年8月离开老家甘肃省漳县再次到兰州打工,此后没有回过老家,与家人基本没有联系。在浙江暂住期间,包来旭换过多个打工单位,长年孤身在外,有厌世情绪,向他人流露过要效仿制造恶性事件扬名的念头。
  据警方通报,公交车纵火案系包来旭一人所为,未发现有同案人员。但包来旭目前伤情危重,无法通过审讯获得主观犯意的口供。
  因此,包来旭作案动机仍不明,记者通过采访他的家乡人士以及曾工作过的公司老板和同事,试图还原他在纵火之前的经历。南方都市报如此介绍其人其事:“包家是地道的农民,地里的庄稼和药材的收成就是全家的收入。来到义乌后,包来旭辗转多厂打工,从事切纸、开叉车等工作,在圈内,他的工作能力得到普遍认可。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包来旭在义乌祥捷纸业公司工作,是他在义乌工作时间最久的一家公司。老板杨远富回忆,自己第一次看到包来旭,是在义乌的人才市场,包来旭举着“熟练切纸工”的牌子应聘。在这里,包来旭负责开叉车和切纸,颇得杨远富的赏识。他的月工资是3800元,但实际到手工资是4000多元,老板给他多发了一些。在员工公寓里,其他员工两人一间,而他住的是单间。“
  “他在这家厂做得不错,以至于在他离职之后,继任者仍听到杨远富提起他的名字。”
  “7月4日中午,包来旭住进义乌人才市场对面的福宏旅馆208房,这间旅馆他曾住过多次。工作人员回忆,一般住客退房时,房间总有些脏,但包来旭的房间,退房时总很干净。”
  读到“长年孤身在外,有厌世情绪”。“包家是地道的农民,地里的庄稼和药材的收成就是全家的收入”。“包来旭辗转多厂打工,从事切纸、开叉车等工作,在圈内,他的工作能力得到普遍认可”。“他在这家厂做得不错,以至于在他离职之后,继任者仍听到杨远富提起他的名字”。“工作人员回忆,一般住客退房时,房间总有些脏,但包来旭的房间,退房时总很干净”等等词汇时。我们可以按逻辑组合成这样的一些关键词:出身贫苦→孤身在外→厌世情绪→工作能力→普遍认可→洁身自好,天哪,读到这些词语时,我想到的不是一个穷凶极恶的公交纵火犯罪人,而是一个祖国的“五好青年”,此类对比差使人情已何堪呢?
  是的,杭州公交纵火案中的犯罪人包来旭确实出身贫苦,也确实工作认真得到老板的认同,也或许有些优良的品质,如退房时的洁净,但是当他做下犯罪时,这些过去的品质不能成为豁免其罪行的护身符,更不能成为社会可以包容所有行为的借口。同时,媒体对公交纵火案之后的犯罪人的仔细挖掘,并予以同情的心情描述这些情形时,客观也发出了“可以得到社会谅解”的错误信号,并且过多的描述细节,很容易使得人们觉得这是可被模仿的。
  再来看看长沙公交纵火案的犯罪人,他的动机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不得其解。仅仅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没钱吃饭了,所以要去纵火,拉人殉葬,以便可以“坐牢之后蹭饭吃”,不知他的工作要求标准是如何的高度,至少在浙江,只要有力气,只要肯吃苦,不难找到诸如餐厅服务员、工厂工人等低端工作的。如果仅仅是因为不愿意从事低端工作,就想着要“搞点事然后去坐牢蹭饭”过安耽日子,那么,那些无底限、无节操的炫富传播就应当予以整治。
  再看看成都公交纵火案犯罪人张云良,2009年6月2日,成都发生公交纵火案,据媒体报道称,犯罪人张云良有家不回,长年在外漂泊,却没赚到钱,生活全由女儿资助。09年,女儿因其又嫖又赌,减少了生活费,因此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动机。
  每当有公交纵火案发生时,有部分的舆论习惯将犯罪归因于“一般的社会原因”,但这会遮掩“个性中的问题”,不利于我们认清这类犯罪的产生机理,同时,这也会产生“这样的行为可以得到社会良知”的错误认知。因此,掐断为之叫好的声音和媒介,形成其报复社会不容于主流价值观的氛围,或许可以减少那些犯罪欲望社会基础。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艟 发表于 2014-7-17 09:29
继7月5日杭州公交纵火案之后,湖南长沙又现公交纵火案。7月9日,广西桂平一男子到湖南长沙打工,因未能找到 ...

长知识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hzx516 发表于 2014-7-16 14:16
有些人制造事端,有的是公车有问题吧

恩恩,也有这种可能性。。。

 楼主| 发表于 2014-7-2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主编 发表于 2014-7-16 17:14
总觉得后面采用这种方式发泄是跟前面纵火者学的,有可能后者没有看前者的新闻,根本不会想到用这种方式去危 ...

恩恩,说得有道理。媒体的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作案的手法。

发表于 2014-7-21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民心理太阴暗变态了

 楼主| 发表于 2014-7-22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索隆桑麻 发表于 2014-7-21 14:45
国民心理太阴暗变态了

不能以偏概全哦,只有少部分人是这样的。

发表于 2014-7-23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公交车流动性大,载人多,是城市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也是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手段,除了大家齐心合力共同维护外,很难找到其他有效的保证行车安全的方法

发表于 2014-7-27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的问题!社会的问题!美国人手里有枪都没事!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