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龙镇烟顶山
烟顶山位于四川省盐亭县玉龙镇阳兴村,海拔700米。原名烟鼎山,烟堆寨。
相传在古西陵时代属于军事烽火台的外八台之一。先蚕嫘祖曾经在这一带教民育蚕,至今留下了丝姑垭、丝姑山、丝姑庙等地名和圣迹。山下乡民世代怀念先蚕嫘祖,烧香还愿,挂红放炮,祭祖祈蚕。
明清时期山上就有座蚕姑庙,解放前,人们传承具有独特的纪念嫘祖的民俗活动,每年正月初八晚上,大人小孩相邀抬烛提灯,执幡举旗,敲锣打鼓,进香献帛,献红鞋等,男男女女都去朝蚕姑娘。清同治年间,山下有举人马作宾·、马来宾爱游此山,不但继承民俗,还设所注易。《盐亭县志》载;“咸丰庚申(1860年)邑教职马来宾,监生赵金城,贡生赵魁三等奉示修筑先蚕庙,并建观音阁”。清同治二年(1863年)10月,马作宾、马来宾、赵魁三等名士还在盐亭县城凤凰山复古重修了董叔亭,以纪念嫘祖。
解放前,烟顶山是一座历史悠久风光无限的名山,非常热闹,庙宇恢弘,功能齐备,古寨城墙,寨门完好,还有戏楼,人们称为炮台的地方据说有牛儿大炮以防盗匪。可惜解放后撤除。
改革开放后,山下乡民怀念嫘祖蚕姑。在赵自显、赵自勇、汪成钊,马宗逵、马良法、赵富中,马元芳等爱乡人士的努力下,四方乡民先后捐资约150万元,自力更生,新修了嫘祖殿、烽火台、先蚕塔、观音阁、文化室、接待站等设施。可惜,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烟顶山上这些建筑毁于一旦。但是,人们爱祖爱乡是一生一世不变的追求,灾后又重修了三殿堂,人们热爱新生活,时刻感恩党和祖先,修通了上山公路,恢复转山民俗,组织了嫘祖文化秧歌队。
先蚕节、酬蚕节及每月初八,人们祭祖祈蚕,观光揽胜,古寨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有诗赞:“西陵古寨烟顶山,断壁残墙耐岁寒。烽火高台烟十里,牛儿大炮力无边。欣逢改革万家乐,喜遇兴乡百业鲜。爱祖爱乡添美景,自娱自乐谱新篇。”“一年四季养蚕忙,致富思源本莫忘。敬祖祈蚕尊古俗,捐资建庙塑蚕娘。灯笼火把呈心意,载舞载歌表衷肠。烟顶山头春意闹,先蚕庙会写辉煌”。喜看烟顶山的胜景,正是:烟顶山高载古贤,梓江弹唱颂嫘轩;承先启后忠魂舞,继往开来薪火传。
作者: 盐亭县政协文史委 赵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