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232|评论: 39

[原创]神秘宝地六门场——六门乡名由来溯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5 08:10 | |阅读模式

神秘宝地六门场

——平昌县六门乡名由来溯源

 

 

一条小河,源于平昌县青龙乡,途经六门乡境,在崇山峻岭之间由西向东,蜿蜒向前,经岳家乡流入两河口,汇入巴河。因六门境内此河的东岸有一块其大无比的整块石头,人们便把这条河叫整石河。

河因石而得名,石因河而流传八方。此石高约六丈,围长十余丈,多边形柱体,突兀耸立。这块巨石与“六门”乡名有一段渊源。

据传,宋时僚人(俗称南蛮子)沿长江逆水迁徙,沿着支流,寻其居所。为避兽袭,常将沿河石头凿空,供其居住。“僚人在山谷者,穴居野处。”“野处”,便指的是石凿的洞穴。类似穴洞,今六门乡有多处,唯整石洞穴闻名遐迩。此石四壁凿有6个蛮洞(因蛮人居住而俗称蛮子洞),各洞高约8尺,宽约丈许,深一丈两丈不等,底平壁光,防风避雨,冬暖夏凉。僚人常年在此避居。此处沿河两岸,便得名“六蛮孔”。因此石顶圆似帽,人们又称这里“六帽孔”。

几经沧桑,环境恶变,僚人繁衍无力。“死于石,无棺木。观其岩边石洞遗迹,可见宋元后此种消灭无有,同化耶”洞穴便又成僚人的墓葬。于是,后人又叫这里“六墓孔”。可惜,1984年六门乡修建石桥,巨石被打掉,用作修桥之用,至今仅有遗址尚存。

不知是沾了此石的灵气,还是这潺潺的溪水滋润着两岸的泥土,六墓孔沿河两岸麻柳丛生,小若碗口,大如桶粗;每逢春夏,郁郁葱葱,绵延百里,甚是喜人。清雍正年间,湖广移民入蜀,六墓场居户日增。村民和地方官员打算在六墓孔上游三叉河建场。随即择良辰吉日准备修建。动工当日,几个木匠将一根原木抬上马墩,按习俗头三斧砍下,看木屑的飞向,再用其卜卦,占卜吉凶,卜选址是否兴发,定开工是否吉祥。一大师傅“嘭嘭嘭”砍下三斧,只见一木屑飞到两丈以外,正准备前去捡起时,一只喜鹊“喳喳”叫了几声,“扑扑”落地,叼起木屑飞上当空。几个木匠惊噩不已,只见喜鹊绕头三圈,直往下游飞去。“快追!可能是神仙指路来了。”几个木匠顿时醒悟,急忙追去。未多时,那喜鹊飞到六墓孔那片麻柳林上空,“喳喳”叫两声,将木屑丢在林边的一块大草坪中,又飞走了。

几个木匠及后面的人追来一看,果然此地是块风水宝地。清清河水,倒映蓝天,巨石耸立直挂白云;两岸苍翠,碧波荡漾,成群白鹤点缀林间,雀鸟鸣叫,如歌当空……

众人商议,遂将场址改为麻柳林边的大草坪。起初,多是草房,逐渐为交易和歇息之所,后称“麻柳场”。

嘉庆八年(1804年)当地有名绅士严会延、丁福云、王映开聚众募捐,在巨石顶上修关帝庙。庙耸石上,站高望远,既可观景,又可拜佛,来来往往,人流颇多,场镇也日渐兴旺。清嘉庆年间,几遭火烧,店房殆尽无存。人们以为此庙不祥,带来灾难,将其拆毁。后几度扩建,店房增多,市场繁荣,取和平安定之意,定名为“中和场”。

民国九年(1920年),杨模之任中和场团总,受“六帽孔”启发,观蛮洞口如房门,更名为“六门场”。从此,“六门”一名,沿用至今。

 

备注

①②参见民国十六年(1927年)出版的《巴中县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rhb

发表于 2008-11-15 13:23 |

熟悉,优美的旋律一直在耳畔回荡,,,,,

发表于 2008-11-15 08:19 |
有根据!很有些思古之幽情!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8:28 |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8:24 |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8:52 |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5 08:49 |

发表于 2008-11-16 17:34 |

六门是个好地方,可是小河污染太严重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08:28 |
QUOTE:
以下是引用rhb在2008-11-15 13:23:00的发言:

熟悉,优美的旋律一直在耳畔回荡,,,,,

是的,一个地方养育了一方人,一首歌曲影响了一代人。

发表于 2008-11-16 21:22 |
我不知道那,但依然给你顶起哈![em19]

发表于 2008-11-18 21:34 |
其实,每一个地名的背后,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发表于 2008-11-18 19:48 |

欢迎你到六门来。

希望楼主多写这样的历史题材的帖子。

学习了。

发表于 2008-11-19 15:25 |

很好的宣传!

发表于 2008-11-19 19:28 |

可惜再也见不到河中那块六门石了

发表于 2008-11-20 18:47 |
六门真是一个好地方,欢迎来做客。

发表于 2008-11-20 22:32 |

绿帽空?

发表于 2008-11-21 10:44 |
楼主很用心,有情趣。鼓励!

发表于 2008-11-21 09:04 |
QUOTE:
以下是引用飞翔的雄鹰在2008-11-15 8:10:00的发言:

几经沧桑,环境恶变,僚人繁衍无力。“死于石,无棺木。观其岩边石洞遗迹,可见宋元后此种消灭无有,同化耶”洞穴便又成僚人的墓葬。于是,后人又叫这里“六墓孔”。可惜,1984年六门乡修建石桥,巨石被打掉,用作修桥之用,至今仅有遗址尚存。

当时是哪个做的决定,各狗日的着千刀的,竟做些莫PY的事

发表于 2008-11-21 16:04 |
[em02]
发表于 2008-11-21 17:49 |

好地方,

[em06][em06][em06]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