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4.399999618530273px]
姓名:李奇钟,男,西充县晋城镇人。 家庭情况:父母下岗20年了,外婆瘫痪在床,妈妈只得放弃打工在家照顾外婆,家庭重担全落在爸爸身上,但爸爸无手艺没文化,打工挣的1000多元钱勉强能支持一家人的生活。 毕业学校:南充十中 高考成绩:理科661分(另加30分),已被清华大学录取。 人生宣言:苦后是快乐。 “儿子李奇钟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录取了……”7月18日,在南充十中当保安的李选文给已回到西充老家的妻子敬文琴打了个电话。 家境贫寒的李奇钟靠减免学杂费读完了高中,被称为“学霸”的他去年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获得了最高加分30分,今年高考他考出661分的好成绩,再加上30分,他的成绩达到了691分。“我打算出去补课,挣钱筹集学费。”李奇钟说。 高考结束 名校频抛“橄榄枝” 李奇钟的父母曾是原西充县塑料厂的工人,但下岗已经20年了。今年17岁的李奇钟从小就表现出了学习的天赋,小学四年级期末考试时,老师错出了一道五年级才学的数学题,全校只有他一个人答对。中考时,他取得西充县第三名的好成绩。 2013年7月,他报名参加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取得了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此外,他还取得2013年全国高中数学联合竞赛二等奖,化学竞赛三等奖。 “我高考总成绩是661分,数学考了143分,与全省理科第一名的分数一样,理综考了281分,只比全省理科第一名少1分。”李奇钟说,他理科综合、平衡发展,北大、人大、复旦大学、中科大、上海交大等学校向他抛出橄榄枝,高考一结束,上述学校招生部门工作人员先后打来电话,希望他能选择他们所在的学校。“但我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取得了最高加分30分的好成绩……”李奇钟说,他婉拒北大、人大等名校,填报志愿时,只填了清华一所大学。 特别刻苦 每天只睡5小时 “在高中三年,我没有休息过一天,就是大年三十晚上,别人都在看春晚,我也独自一人在看书、做题……”李奇钟说,在他准备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考试时,几乎每天只睡5个小时的觉,包括午休在内。 “我一般都是凌晨1点睡,早上5点起床,有时一天只睡3个小时……”李奇钟说,他起床最晚的一次是今年正月初一,起床后发现太阳已经出来了,“以前,我每天都比太阳先‘起床’”。 去年暑假期间,我因要参加物理竞赛,每天都关在学校提供的寝室里看书、做题,一个暑假没出过校门。“夏天蚊虫多,他就把门窗关了,点上蚊香……”李奇钟的妈妈敬文琴告诉记者,一段时间后,李奇钟的屁股上长了疮,他只好用枕头垫在凳子上坐。 家贫志坚 当家教赚取学费 昨日上午,记者在李奇钟西充的家里看到,除了一个旧冰箱、一个半自动洗衣机和一把电风扇外,再无其他电器。家具只有几张木桌,没有衣柜,衣服就挂在一根木杆上。 “1995年,我们从西充县塑料厂下岗,为了生计,他爸爸开始蹬三轮车,早出晚归,收入微薄。随后,他去了福建漳州打工……”敬文琴说,她就在家门口的茶坊上班,兼顾照料李奇钟。 2008年,李奇钟外婆瘫痪,敬文琴只得放弃工作照顾母亲。“直到现在,全家人都靠他爸爸一个人的工资生活……”敬文琴说,丈夫在南充十中当保安,每月1500元的工资是全家人唯一的收入,经常入不敷出。 “我们以前一天三顿都吃稀饭,李奇钟读高中后,在学校食堂吃饭,伙食比家里好了很多,他的身体都长好了……”敬文琴说,如今儿子考上了清华大学,面对一大笔学杂费,儿子开始了做家教,给朋友的孩子补习功课。“我自己也想找一份工作,尽快凑够儿子上大学的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