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548|评论: 37

[生活•情感] 市文物局,盐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昙云庵】被拆毀之网上汹涌舆情,调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9 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们就不作任何评论,仅转载网上对此事来龙去脉的反响--------


                                                           诗仙诗圣寓昙云庵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盐亭城西海拔653米的负戴山不仅以隋初斩蟒义土张嵘造福地方的壮举闻名遐迩,更以牵动我中华民族魂魄的诗仙、诗圣接踵光临朝拜而享誉天下。这便要提到李白、杜甫游盐亭寓居过的昙云庵了。

昙云庵位於负戴山东麓山嘴前,即今县林业局机关所在地,因为有左紫微、右飞龙二溪交汇庵前,时有七彩昙云升腾故名。唐代为盐亭县城驿馆。

史载,唐玄宗开元六年(716),18岁的李白,往来旁郡,  自家乡彰明沿江(油)梓(潼)古道越马蹄岗东经梓潼,再沿潼江左岸南下过鹅溪到盐亭,从著名隐士、邑人赵蕤学习经世纵横之学,即寓居昙云庵中。赵蕤字大宾,又字云卿,诞生于本县两河镇赵家坝,为汉儒赵宾之后。时居城西赵氏祠,并依山建读书台,弄琴舞剑,与松柏为伴,与猿鸟为伍,传说他驯养林间雀鸟,可以自由自在来手中取食,人见之皆以为奇事。曾经亲临盐亭,由五代后蜀入宋的蜀中名士孙光宪在记述“负戴山呦呦鹿鸣” 的《北梦琐言》书中说:“赵蕤者,梓州盐亭人也。博学韬钤,长于经世,夫妇皆有节操,不受交辟,撰《长短经》十卷,王霸之道,见行于世。”赵蕤在开元四年(714)便撰成《长短经》,唐玄宗三次征召他作官,他都不受,是故又名“征君” 。赵蕤的高尚品行使青年李白十分敬佩钦慕,所以前来拜师从学。如宋代蜀人杨天惠《彰明逸事》也说:“蕤亦杰士,任侠有气,善为纵横学,著书号《长短经》,太白从学岁余。”相传,李白与赵蕤一见如故,亲密无间,两人朝夕相处,弹琴于飞龙泉侧,舞剑于昙云庵后山仰天窝。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和盐亭旧志皆记载,昙云庵两溪交汇入云溪处有水潭名濯笔溪,为李白从赵蕤习书洗笔砚处。李白向赵蕤学习年余,深受影响,依依惜别,去游成都。后来李白出蜀居淮南有《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诗曰:



             “古琴藏虚匣,长剑挂空壁。

                国门遥天外,乡路远山隔。

                故人不可见,幽梦谁与适?

                寄书西飞鸿,赠尔慰离析。”



充分表达了对赵蕤的思念之情和崇敬之意。历传,李白在盐亭期间还曾随赵蕤到县城东南百里外的赵蕤别业等处游历,这里南朝刘宋元嘉十九年(442)曾置东关县,西魏时废。在这里,李白结识了另一位盐亭学人——孝廉王文灿。后来,李白在淮南庐江与游宦在彼的王文灿邂逅,玉文灿西归省辛,李白有《送王孝廉觐省》诗道:



                  “彭蠡将天合,姑苏在日边。

               宁亲候海色,欲动孝廉船。

               窈窕晴江转,参差远岫连。

               相思无昼夜,东注似长川。”

同样表达了思故乡,思故人以至痛切啼泣之情。



日月轮回,世事变迁,李白离盐亭46年后,到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初春,因避成都兵乱于头年(762)冬入居梓州(今三台)的李白好友、大诗人杜甫也跟从“梓中豪俊大者谁;本州从事知名久”的严二别驾,前来专访盐亭。他也居昙云庵,倘徉于云溪畔。旖旎的山光水色,多彩的人文历史,加上投靠凭依的主客情缘,激发着杜甫对景当歌的高昂兴致。他在《行次盐亭聊题四咏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谘议诸昆季》这首后来传为盐亭地灵人杰千古绝唱的诗中写道:“马首见盐亭,高山拥县青。云溪花淡淡,春郭水泠泠。全蜀多名士,严家聚德星。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一个“拥”字活突出盐亭青山环抱的自然风貌,而盐亭严家自唐初以来便是德星聚会,英才辈出。隋末严知本任梓州刺吏。唐太宗、高宗时的严烈因征服漠北突厥及薜延陀铁勒等部叛乱,迭次晋爵直至武官勋级中的最高级——上柱国,赐紫金鱼袋。严审纪官至太子太保,严侁为至德年间(756—758)进土,赐中丞。为地方官者也不少。如严震(即严二别驾)时任州长史,因与杜甫入蜀所依之两川节书度使严武以“宗姓之故” ,军府要事多以委之。严震从弟严砺也随兄公干,颇具实权。再如前诗题中所谓严遂州、严蓬州等等。盛唐之世,盐亭严家成为梓中豪门望族,全蜀名士榜首。因其“财雄于乡里” ,而成为东川 (三台)乃至两川长官仰仗的靠山。上年(762)七月,严武奉召回京,杜甫相送至绵州奉济驿(今游仙区沉抗镇),八月成都发生兵乱,杜甫生计无着,惶惶如“丧家狗” 。乱平后,乃迁居梓州,依靠严武旧部,特别是严武认同宗姓的盐亭严家自在情理之中。杜甫的心绪在他此行的另一首题为《倚仗》的诗中用览物思情、借景抒怀的方式委婉地表露出来。他写道:“看花虽郭外,倚仗即溪边。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狎鸥轻白浪,归雁喜青天。物色兼生意,凄凉忆去年。”然而,晚霞中鸥亲白浪只为觅食鱼虾水虫而已。物兼生意,己独凄凉,可胜叹哉。同年秋天、次年(764)春天,杜甫两次往返阆州(今阆中)又经过盐亭,皆留宿昙云庵,并有诗作多首,字里行间表达了诗人对盐亭这方风物人事刻骨铭心的不朽情谊。

昙云庵建筑分前、中、后三大殿,后殿所依山岩有唐宰相严震与节度使严砺归葬墓。历代皆有维修,中殿重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后殿重建于嘉庆十三年(1808)。清末民国期间,陕西会馆设于庵内,今中殿前壁平房梁上尚存“丁亥桐月中浣”字迹。值得提及的是四合大院的前殿,规模之宏阔超过中后二殿数倍,重檐高挑,脊岭飞翘,雕粱画栋,红墙碧瓦,光辉夺目,是为城西一大景观。以至1940年6月17日下午,日本鬼子飞机轰炸盐亭将其当成攻击目标。当时日机9架,机枪扫射后,投弹9颗,爆炸3颗。昙云庵前殿后门被炸掉一角,匾额炸飞架在三十多米外的桑树上,阶石路面被炸毁,炸死二人、炸伤多人。死伤人员的鲜血溅得门槛和台阶血迹斑斑,悲惨之状目不忍睹,国耻如斯,让人们世代不忘。由于世道沧桑,时至而今,昙云庵的殿堂建筑和严氏墓大多被拆被毁。今仅存中殿局部,亟待依古重修,再显秀山灵气,让“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诗歌千秋传唱,万代流芳。邑人有诗曰:“负载高山青,千古起昙云。张嵘除蟒害,董叔运经纶。李白拜师谒,杜甫敬友行。长歌翻新意,浩浩故乡情” 。

以上是【昙云庵】的厚重历史!

------------------------------------------------------------------------------------------------------------------------------------------------------------------------------------------------------

以下是众多网友在盐亭论坛气愤发帖,暂摘其一:

盐亭县原林业局存在了几百上千年的【昙云庵】[陕西会馆]这个古迹文物又要被开发商开发了,现在已经在开始开挖了。不知道这又是被那个不孝子孙给卖了,太可惜了。悲哀。

以下是网友发帖介绍【昙云庵】的历史背景------

【昙云庵】(又名陕西会馆)位于盐亭县云溪镇西负戴山东麓,系唐代建筑始建于唐代,先后于清乾隆19年、嘉庆13年两次维修,1956年县政府划给县林业局作为看守负戴山森林的住房,由林业局保护和出资协助维修。

昙云庵属石木结构建筑,坐西向东,一字形布局,占地面积216.5平方米,木结构为悬山式顶,穿逗梁架,面阔7间20.6米,进深2间7.4米,通高5.5米,条石垒砌的素面台基高2.6米,共15级阶梯。
昙云庵系李白、杜甫流寓盐亭住居处,是我县保存较完好的唯一唐代石木结构古建筑。1986年12月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一网友痛心发帖-----

惊闻盐亭昙云庵被拆除,夜不能寐。该建筑始建于唐代,历代均有修缮,地基下面或许埋有文物遗存,文博、公安部门应当立即出动,对遗址实施紧急保护。

以下是网友发帖质疑-------

盐亭昙云庵是盐亭县人民政府1986年公布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了解,大约在2004年左右,盐亭县人民政府又重新出文对包括昙云庵在内的一批地面文物进行了公布。政府对地面文物进行保护单位公布,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科学的论证和考察,并报经人大、政协征求意见,同时要呈报上一级政府文博部门备案。
现有几点不明,烦请盐亭文物官方赐教:
1.拆除昙云庵,事先经过科学论证并征求各方意见没有?有没有专家出具论证依据?有没有经过人大、政协征求意见?有没有报上级有关部门备案?
2.即使有充分依据进行拆除,也应当是保护性拆除,对昙云庵的地下遗存情况进行保护性调查。请问你们采取相应措施没有?从网友提供的照片上看不出有这些措施,而是推土机进场。
3.《文物法》规定对完全损毁的地面文物,不得原址重建,其目的正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地面上的东西没有了,遗址仍然要实行保护,而原址重建会造成对遗址的破坏。现在的问题是,该遗址都被拍卖了,你们怎样进行保护?
以上问题,望解答。

--------------------------------------------------------------------------------------------------------------------------------------------------------------------------------------------

面对上述汹涌舆情,盐亭网络发言人一直未给出答复。【仅县文管所有一条回复,却严重回避【昙云庵】是文物这一基本属性,牛头不对马嘴,不能自圆其说,让人寒心。遭网民批驳!】
现在广大网民的几个问题是,建于唐代并屡有兴废而顽强活下来直到现在的【昙云庵】,累计有上千年历史,系盐亭县人民政府于1986年公布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何在2014年8月被拆毁?拆毀报过市文物局备案并同意了吗?有异地重建或原地重建方案吗?有遗址保护规划吗?
盐亭人民期待市文物局迅即着手调查,将承负千年厚重历史的县级文保单位【昙云庵】被拆毁的真相告之大家,看拆毁文物保护单位【昙云庵】这一事件涉嫌违法没有?有原址重建的方案吗?大家期待着一个公正、客观、真实的结果!保护文物!还信于民!让绵阳的文物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8-19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发表于 2014-8-19 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即使是真正的文物,还是要有保留价值才保留,比如黄鹤楼每年给地方创造的经济利益,盐亭这个地方保留那么一个“危房”,实有不妥,还不如凤凰山一个庙子。城市要发展不可能面面俱到,三峡建设不知道毁了多少名胜古迹,会因此而停步吗?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广大网民的几个问题是,建于唐代并屡有兴废而顽强活下来直到现在的【昙云庵】,累计有上千年历史,系盐亭县人民政府于1986年公布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何在2014年8月被拆毁?拆毀报过市文物局备案并同意了吗?有异地重建或原地重建方案吗?有遗址保护规划吗?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8-19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handshake
我收藏了。

发表于 2014-8-19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哥@ 发表于 2014-8-19 09:12
个人觉得即使是真正的文物,还是要有保留价值才保留,比如黄鹤楼每年给地方创造的经济利益,盐亭这个地方保 ...


不同意你的观点。
1。不是“即使是真正的文物”,昙云庵就是文物。有没有保留价值,《文物法》说了算。
2。文物的核心价值不在于创造经济效益,而在于它的的历史、人文和艺术价值,经济效益只是它的附加价值。
3。文物,你不去保护它,开发利用它,它就会成为危房,它就无法发挥它附加的经济价值。昙云庵成为危房,不是拆除理由,而相反证明它更加迫切地需要保护。
4。关于修建三峡对文物的影响,你知道多少?你知道在蓄水之前,国家拿了多少钱出来做文物的保护迁移工作?你知道全国有多少专家队伍和工作人员为保护沿岸的历史文物呕心沥血、日夜工作?那些文物,能迁的迁、能搬的搬,能重建的也在重建,留在水的依然在那里,只要水一退去,它依然在那里。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8-19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昙云山月 发表于 2014-8-19 10:53
不同意你的观点。
1。不是“即使是真正的文物”,昙云庵就是文物。有没有保留价值,《文物法》说了算 ...

支持!:victory:

发表于 2014-8-19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昙云庵”是什么?始建于唐,清乾隆县志已无记载,清乾隆之前已经失传,无可查资料,其遗址待考。“陕西会馆”是什么?原林业局办公楼址,明清陕西商帮聚会、议事、娱乐的场所,已损毁。“现存建筑”是什么?原林业局办公楼、历经多次翻修重建,已经是现代建筑。其发展的经纬是清楚的,在历史问题上,“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希有关人士不要混淆视听,误导大众,四叶草理解关切者的心情,但在科学和历史面前不能感情用事。
二、 “昙云庵”、“陕西会馆”早已不存在,大家心里是清楚的。在历史和科学面前,不能使用“据说”、“相传”一类的词语,大家也是清楚的。至今坛友也没有谁能晒出以至佐证“昙云庵”、“陕西会馆”的图文史料。如果一处危房硬要说那就是“昙云庵”或“陕西会馆”,四叶草认为那是在损毁盐亭的形象,留给后人一个假古董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若不是个别人想炒红自己,没必要再围绕一个伪命题争论不休,这样会被人笑话。我们应客观、理性。
三、谁是专家?谁的话就是真理?坛里允许文明用语、各抒己见。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1:3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市上已着手调查!
四叶草,大伙都在文明泡坛哈。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1:35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1:3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昙云庵是文物!
这是基本常识!

 楼主| 发表于 2014-8-19 11:44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叶草,你回答一个问题,1986年县人民政府公布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昙云庵》在何处?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8-19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昙云庵 发表于 2014-8-19 11:34
市上已着手调查!
四叶草,大伙都在文明泡坛哈。

市上已着手调查。:victory:好事支持!

发表于 2014-8-19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叶草family 发表于 2014-8-19 11:27
一、 “昙云庵”是什么?始建于唐,清乾隆县志已无记载,清乾隆之前已经失传,无可查资料,其遗址待考。“ ...

四叶草,你能够正面回答吗?
1.盐亭县人民政府1986年保护的县级文物“昙云庵”在哪里?
2.如果你有充分的理由证明“昙云庵”是子虚乌有,盐亭县人民政府理应撤销“昙云庵”的文物保护单位可行吗?

发表于 2014-8-19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昙云庵是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于 2014-8-19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楼主道一声辛苦了,支持楼主的倡议。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8-19 20:55
支持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8-19 22:13
老城门不会被拆了吧?

发表于 2014-8-19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也差点就被拆掉,后来因为反对声音太大,被保下来了。

发表于 2014-8-2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楼主。楼主为保护盐亭文化遗产如此执着,值得欣慰。更加痛心那些用房地产泡沫经济拉动盐亭发展的行政人员,他们不惜一切牺牲子孙后代的财富为自己仕途镀金。现在的楼盘供大于求,还会拉动发展吗?只有可能拖垮盐亭经济,世界上用房地产作为经济命脉发展的国家最后是什么悲剧,看电视听新闻的朋友,大概都了解。所以竭尽全力支持楼主敢于伸张正义的精神。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