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北部的历史、由来及现状
缅甸北部,处于中国、缅甸、印度交汇处,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总人口120万,面积10万平方公里,生活着克钦族(景颇族)、汉族、佤族、傣族、白族、苗族、彝族、回族、藏族、傈僳族等大大小小100多个民族,当年中国远征军10万后裔生活在克钦邦。克钦邦拥有2-3万军队,擅长山地丛林作战,是缅甸最强大的地方武装之一。从春秋战国到中华民国一直由中国政,府管辖,1960年,作为大礼,中国,政,府割让了江心坡、野人山18万平方公里,由于缅北各族与缅人,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截然不同,无法相处沟通,战乱持续了60多年,贫困、饥饿、疾病、瘟疫、战乱长期笼罩在这片土地上。不知和平、自由何时才能到来
克钦,族与中国的景颇族是同一民族,远古时代生活在青海湟中平原,是古羌族的一支,与汉人的祖先同源。商朝末年,武王伐肘,羌人与巴、蜀南方三千多部族在孟津会盟。周朝初年,分封天下诸侯,景颇人的祖先从川西北沿横断山区南迁缅北滇西。1951年,根据民族自决,景颇人被命名为“景颇族”。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庄蹻率领数万楚军攻克昆明、大理将其纳入楚国版图,楚亡,楚国士兵不能归国,便在昆明、大理、芒市、陇川、密支那散居。
西汉时期,汉武帝平定南越叛乱,西南大振,蜀郡军民奔走相告,蜀境之南,常有五彩云升起(故云南也称彩云之国),武帝大喜!派唐蒙、司马相如经营西南,西汉政权采用怀柔政策,开山道、立学校、株强暴、扶贫弱,西南各部纷纷归附汉朝。汉设永昌郡。当地流传古谣:“汉德广;开不宾;度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南征,以德服人,南中各部感汉德,归顺蜀汉政权,并立下誓言:“永不背叛,世世代代为汉家天子守西南"!诸葛亮北伐中原,钱粮一半出自南中,直到今天,当地仍有居民供奉诸葛武侯之位。
唐宋时期,当地南诏、大理地,方政权长期接受中,央政,权册封。
蒙元崛起大漠,征战四方,元世祖忽必烈攻破大理段氏,元梁王受封此地。
1960年,为了友好,缅北被强行割让,当地的老人流着眼泪对周总,理说:“我家世代是中国人,我们要做中国人啊!”然而友好没有持续多长时间,1966年,缅甸,排华,屠杀华人,中缅关系恶化,中国输出革命,10万知青越过边界投奔缅共。1980年,中国 停止支援缅共。原缅共的地区分裂为:果敢、克钦、佤邦、掸邦、克伦。在这片土地上充满暴力,没有正义,没有法律与次序,到处都是毒品、仇杀、战乱、饥荒、强,奸犯罪、艾滋病。不知道文明何时降临 复制而来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