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90|评论: 0

[转帖]凉山:"三国文化游",应分一杯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30 11:05 | |阅读模式
凉山:"三国文化游",应分一杯羹
凉山:"三国文化游",应分一杯羹
   "三国",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段历史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其间所产生的三国文化以及历史遗迹更是影响深远。如今,诸多广泛流传的俗语,耳熟能详的故事,鲜活多彩的人物,令人叹为观止的谋略,脍炙人口的诗文,伴随着演义小说、电视剧目等渠道的传播,三国文化逐渐成为我国极具吸引力的重要旅游资源,越来越受到华人世界以及东南亚、日本、韩国等民众的高度关注。
  "三国文化游",日渐升温的旅游品牌
  今年6月,来自许昌、成都、南京、亳州、汉中、襄樊、洛阳、南阳6省8市旅游局负责人汇聚许昌,参加"中国三国文化旅游区域协作论坛",签署了《中国三国文化旅游区域协作(许昌)宣言》,决定进行全方位旅游合作,携手打造三国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和知名品牌。提升三国文化旅游资源的现实价值,逐步改变三国旅游"冷线"状态,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因此,携手并肩打造三国文化旅游精品,最终成了大家明智的选择。
  "七擒七纵",说不尽的文韬武略
  凉山与三国文化最直接的联系,自然是发生在诸葛亮身上的"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与孟获之间"七擒七纵"的精彩故事。
  蜀国的南中地区包括越嶲、益州、永昌、牂牁(zāngkē)4郡,亦即今天四川南部、云南东北部和贵州西北部一带。这里除了住有汉族外,还聚居着以彝族为主的许多少数民族,统称"西南夷"。秦汉以来,南中地区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经常发生反抗活动。于是,诸葛亮开始了平定南中的征战。诸葛亮随即指挥大军继续南下,直指叛军的最后据点益州郡。这年五月,蜀军冒着酷暑炎热,穿过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渡过泸水(金沙江),进入南中腹地,逼近益州郡对抗蜀军的彝族首领孟获。
  孟获是一位作战勇敢的人,特别是他在当地少数民族中很有声望和号召力。对于这样的人物,诸葛亮采取了"攻心为上"的政策,"七擒七纵"的故事由此四处流传。
  诸葛亮与孟获的故事和各种传说,至今在凉山各地彝族和其它少数民族地区仍有广泛的流传。在凉山,一些彝族老人至今仍尊称诸葛亮为可米色色(孔明先生)。
凉山,拥有诸葛亮南征的大量遗迹
  据有关专家悉心考证,凉山现有4处诸葛城,3处孔明寨(堡)和6处孟获城。
  西昌诸葛城 位于西昌市30里古驿道上,旧名崩土坎,后称经久坎、经久乡。城滨安宁河,今犹有残迹。据《元和志》、《明志》和《四川通志》记载,这是诸葛亮在越雋郡所筑最大土城,周长近3里。
  越西诸葛城 亦称奴诺城,据《四川通志》记载,位于越西城北17里,是诸葛亮在越西筑的第一城。
  冕宁诸葛城 共两处。据当地方志记载,一处在冕宁县南3里或县东南80里,是诸葛亮入越雋所筑第二城。按志书载,在今泸沽与漫水湾之间,现已无迹可寻。另一处在冕宁城南五里山上,早废。
  孔明寨 会理有两处,一处在会理东北80里,是诸葛亮南征设置的营寨,至今其名犹存。《会理州志》曾有记载。其地是一小峡谷,白果湾河与驿道(今为川滇公路)自谷底穿过,形势险要。另,会理城南10里周家村对面山头还有一个孔明寨(又名诸葛寨)、营棚壕堑清朝时犹存。
  孔明堡 在今雷波县马湖乡南部,南征故道西段两水之间的一山岗上,当地传说是诸葛亮南征军的大本营所在,亦名中山堡。《三国志》载,诸葛亮"欲俟定军众集合并讨之"即等待高定兵力集中到卑水后一齐歼灭。
  孟获城 ①西昌"都司城南二里"(《明统志》);②冕宁县东30里马鞍山;③冕宁拖乌菩萨岗对面山头,据说至今仍可见水栅栏等遗迹;④美姑县境北部;⑤盐源打冲河西岸;⑥会理云甸乡境,或巴松沟、天宝山。除西昌城南的一处外,其余实际是叟帅高定所筑,孟获并未到过这些地方。
  南征故道 即诸葛亮自安上入越雋郡途经马湖的道路,在今雷波县马湖东北金沙江岸。这是过去从宜宾一带进出凉山的唯一通道,长约30公里。现在仍有多处残存。道路蜿蜒于悬崖绝壁之上,有些自崖隙间凿出,下临滔滔江流,形如栈道,陡窄难行。
  雷波一带有许多南征传说,有的方志中亦有记载,流传较广的有:中田乡沙湾村或箐口乡双龙桥有一地名叫倒马坎,诸葛亮至此时马失前蹄,险些丧命。大陷槽、聚兽坡、藤甲岩、磨刀嘴……都是诸葛亮与孟获两军争战之处。大陷槽壁立千仞,中有狭道,是诸葛亮火烧孟获藤甲兵处。为记大陷槽战事,后人于悬崖上镌刻了"龙湖雄关"四个苍劲的大字。葫芦山,是孟获老家、孟军大本营。百合谷是孟获之弟孟优所住山寨。孔明打卦石,是诸葛亮擒纵孟获时占卜吉凶处。
  哑泉、圣泉 《三国演义》描述,蜀军至此渴而饮之皆失声,故名哑泉。有两处,其一在冕宁泸沽东5里。据《宁远府志》说,原在泉侧立有一碑,上刻"此处哑泉不可饮"6字。其二在雷波,《四川通志》称:"在小凉山十五里,至今穴存焉,人食之皆失声",现已无法寻找。圣泉,《越嶲厅志》载,在厅境河南站云嵩寺。蜀军饮哑泉失声后,孟获之兄孟节指引,以此泉水解之。
  五月渡泸处 有东、中、西三地之说。东渡,在今宁南华弹。此系古渡口,昔多瘴疠,去益州郡治滇池县(今云南晋宁县东)最捷。中渡,在今会理通安镇,即红军巧渡金沙江的皎平渡。此系越雋与益州郡间的主要渡口。西渡,在今会理西南龙街渡,该渡是蜀汉时会理与大姚间的正道。
良机,决不能坐失,尽快把资源转变为资本
     今年5月29日,省旅游局正厅级巡视员、省旅游协会(执行)副会长孙前,省旅游协会副秘书长、标准规范部部长邓祖阔等一行4人,对雷波县马湖和黄琅古镇作了一番实地考察。
  孙前副会长对黄琅、马湖、雷波地区所拥有的孟获及三国文化资源特别称道。他说,全省目前正在做的"三国文化游",千万不能忽略了凉山这一大块地方。要把孟获这个少数民族的英雄上升到相当的高度加以宣传,他是民族大团结的典范人物,为中华民族共生共荣作出了积极贡献。而雷波县马湖孟获殿是全国惟一的供奉英雄的地方,"这是多么难得的旅游文化资源!"
  孙先生建议,雷波在打造这一著名品牌时,要突出民族和解文化,注意寺庙文化的"三要素"(历史文化;高僧大德;建筑的艺术特色),同时把与之关联的茶文化、农特产品(脐橙、莼菜)等贯穿起来,丰富旅游的内容。而且一定要记住:做旅游不是历史考古,不是搞科研。
  "三国文化游",是一趟疾驰的列车,凉山人应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搭上这趟列车,做大自己的特色旅游,让古代英雄孟获"死而复生",惠民富民!
  雷波县应做大做强"三国文化游:1、在马湖镇建造诸葛亮和孟获的雕像;2、在马湖举办一年一度的"中国孟获文化节",开展学术讨论,举办民族风俗、风情、民歌展示活动,以此雷波县的旅游业。在"中国孟获文化节"上,可展示的民族风俗、风情、旅游等文化活动包括:1、背亲、婚礼说唱、泼水抹锅烟灰等;2、彝族服饰、模特表演;3、雷波特色毕摩绝技表演;4、以"吉胡阿沙长江飘流"为主题举行"马湖龙舟赛"活动(该活动可邀请吉胡阿沙参加或赞助);5、尽情放歌,举行彝族民歌演唱比赛,歌唱今天的美好生活;6、以"孟获文化"为中心,围绕马湖十大风景、马湖"三宝"(莼菜、竹笋、茶叶),开展导游人员演讲比赛;7、拟定文化旅游招商引资项目方案,如:以诸葛亮孟获为"和平之旅"作主题,策划、编制"诸葛亮南征古道--马湖孟获殿--溪洛渡电站山洞--麻咪泽自然风景游"一条线,由成都市旅游局、州旅游局和县旅游局共同包装并向外推出。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