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北京综合讯)中国一代武侠小说大师、新派武侠小说开山鼻祖,与金庸齐名的梁羽生,于1月22日因病逝世悉尼,享年85岁。 据香港中通社引述澳大利亚中文媒体报道,这几年,梁羽生的身体一直不太好,2006年回香港参加系列活动时就曾突然中风。在去世前,他一直在悉尼的疗养院中疗养。 梁羽生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其代表作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等。在评价自己的武侠创作地位时,梁羽生曾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与金庸相比,梁羽生的作品受中国传统诗词、小说、历史的影响更深。 据《北京晚报》昨日报道,梁羽生在疗养期间,家人一直陪伴在旁,虽然去世前病情恶化不能进食,但他在辞世时较为安详。 梁羽生在病榻上也手不释卷,背诵古诗词是每日必做的功课。有时他的好友、书迷去看望他,常看到他在翻阅和诗词有关的书籍。虽然常年卧床,但梁羽生精神还不错,有时还向朋友们炫耀自己的阅读成果,让朋友随便说出一个词牌名,自己马上背诵出来。 报道说,梁羽生生前曾表示,在他创作的近百个人物中,和自己“侠”的精神最接近的是《萍踪侠影录》里的张丹枫。因此,很多网友也借用他在书中题给张丹枫的诗句来寄托哀思——“莫道萍踪随水逝,永存侠影在心田”。 梁羽生原名陈文统,1924年3月生于广西蒙山一个书香门第。抗日战争胜利后,梁羽生进入广州岭南大学念国际经济,毕业后任香港《大公报》副刊编辑。1954年梁羽生在报上连载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被公认为新武侠小说之始。 从1954年开创“新派武侠小说”至1984年宣布“封刀”的三十年间,梁羽生共创作武侠小说35部,160册,1000万字。1984年,他离开香港,旅居澳大利亚,一直处于半隐居状态。 梁羽生开创了武侠小说的一代新风,在此之前的旧武侠小说始终难登大雅之堂,随着“新派武侠小说”的出现以及梁羽生、金庸、古龙等一大批武侠小说大家的先后登台,其读者从最初的底层人士发展到社会各阶层,并为广大华语读者追捧,一时风起云涌,开创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世纪。 据悉,2008年11月,梁羽生在悉尼荣获澳大利亚华人文化团体联合会颁发的“澳华文化界终生成就奖”。遗憾的是,梁羽生因病未能亲自出席颁奖典礼领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