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71|评论: 12

[教育天地] 值得所有孩子和家长一读的帖文:年轻人你凭什么住大房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24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值得所有孩子和家长一读的帖文:年轻人你凭什么住大房子?
2014年11月24日14:24   教育专栏作者:薛涌  

  如今的很多年轻人,不仅是要早早买房,还要买大房。买不起就到处泄愤,仿佛别人欠着他们的。我因为号召中国发展高密度城市、小户型住房、多使用公交,立即在微博上遭到一些80后90后的围攻。大家众口一词地质问:“教授,凭什么你在美国住大房,却要我们住小房?”

  我忍住不回嘴说:“到什么地方说什么话。中国土地资源紧缺,中国不是加拿大。一般人在中国就要住小房。你不喜欢,就去加拿大。其实,你即使不去,想住大房就去市场上买。没有人拦着你。但记住:没人欠你这些。”

  其实,更不中听的话我还没有说:“为什么我可以住大房,你只能住小房?因为我在美国当教授。你小年轻什么还没干。凭什么轮到你住大房?”

  有些网友大概听出我的话外之音,留言说:“你也许很辉煌,但不是谁都有你这样的能力。但难道他们不应该活得有尊严吗?”

  我只好告诉他:我无论在国内在国外,都并不辉煌。至少在物质上是如此。追求物质也不是我的生活目的。不过,中国就这么点土地资源,有这么多人。如果能力一般的人也都非要住大房才有尊严,哪里去找那么多土地?

  在这年月,用“没大没小”来教训下一代似乎不合时宜了。但是,我在美国日本都生活过相当的时间,比较一下,很难想象这些发达国家的年轻人会以如此的口气和长辈说话。特别是美国,非常讲究平等,不管是代际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年轻人和上年纪的人辩论,年龄不是个需要顾及的因素。但是,很少有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觉得自己配享受五十岁的人所享受的东西。毕竟人家干了半辈子,你还几乎什么都没干。怎么能看见别人住大房就觉得自己也得住?这种想法是哪里来的?

  我们夫妻,从中国到美国都是一路名校上过来,从北大复旦[微博]一直到耶鲁。这是大部分人没有的幸运,也是自己奋斗的结果。在许多人眼里,这也算挺“成功”了。但即使如此,我在48岁以前没有拥有过住房,也没有住过大房。事实上,在我43岁以前(即女儿5岁以前),都属于蜗居一族。读书的最后几年,一家三口挤在纽黑文的小阁楼里。夏天的酷热,使放在壁橱中的蜡烛都化了。现在想想还如同是昨天的事。我们没有觉得自己就怎么没有了尊严。我想不明白,我们四十岁时在美国过这样的日子不觉得委屈,怎么现在的年轻人就受不了呢?

  记得读博士时生活最宽裕的一段时间,是我们夫妇携着刚出生的女儿在日本研修。那是1999-2000年间的事情。如同许多中国的留日学生一样,到了日本才知道日本人住得居然是那么挤。我们当时住了一套大概60平米的公寓。日本客人来了都非常惊讶:“怎么能住这么大的房子?”其实,我们住的那栋楼,等于一栋“美国学生宿舍”,是美国十几所名牌大学联合开办的“日本研究中心”进修生们的宿舍。房子大的理由之一,是地段很差,就在无家可归者救济中心隔壁。乃至一天半夜一点钟,有位醉醺醺的无家可归者来敲我家的门。到一般日本人家里访问就能看到,他们住的往往比中国的许多中产阶层家庭要拥挤得多。而当今日本的人均GDP超过4.5万美元。中国还不到5500。

  再看看波士顿,属于美国最为先进的高科技城市之一,中等住户(包括单身)的年收入超过5.5万美元,人口才六十万,密度比起中国大城市来小得多,土地资源多得多。但是,最近波士顿在兴建30平米的小户型。这还是针对年轻的专业阶层的。其目的,就是把租金控制在每月1200-1600美元,让年轻人有立足之地。设计者称,这些刚起步的专业阶层,经济能力有限,同时精力旺盛,一天到晚在外面创业、社交,回家不过是睡一觉而已。他们需要的不是昂贵的大房子,而是降低奋斗的成本。事实上,年轻人们也特别欢迎这样的安排。如果有位刚从常青藤毕业的后生对着我这年过半百的教授说:“凭什么你住250多平米,我们就30平米。我的尊严在哪里?”在美国社会,大家恐怕觉得这样的人有点神经病。

  不管一个社会多么富裕,从底层奋斗,从一无所有奋斗还是“王道”。失去了这种精神,社会就失去了进步的动力。这倒让我想起美国一位专栏作家说的一句话:“所有的中年成功者,如果可能的话,都愿意以自己所有的成就和金钱去换回当年那穷困潦倒的蜗居生活。”清贫的年轻时代,是人生的幸福和美感所在。你失去了对这种东西的感受能力,你就失去了生活。

  当然,我不希望用一个80后、90后的概念打倒一代人。事实上,在微博上也有不少年轻一代支持我。恰恰是他们最不在乎80后、90后这种笼而统之的提法、不会动不动就对号入座。恰恰是他们告诉我:同龄人中确实有太多理所应得的一代,觉得什么都是应该父辈给他们。在我看来,国内当长辈的太过惧怕年轻人。他们应该大胆地对后生训诫:孩子,还没轮到你。要什么,自己去挣!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帖子是转发的。如果有人想骂人,请不要骂我。要骂就骂薛涌。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f00ef40102va1s.html?tj=1

给个链接查看原文,看看网民们的精彩回复。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年轻可以一无所有》:年轻人,你凭什么买房? (2014-11-20 21:51:04)
[url=]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转载[/url]

标签: 杂谈

       2013年秋天,网上有一个热帖:“女作家买房辛酸史:夫妻月入4万 也追不上疯涨的房价”。我看到时,此帖在新浪微博上已经被转载两万多次,评论5000多条。

       这位女作家27岁,名校毕业,在著名公关公司做项目总监,夫妇两人月收入4万,经过种种曲折,最终以2.4万一平米的价格在北京购入一套89平米的房子,算起来总值要213万多吧。首付100万,其中丈夫的父母出了70万,剩下30万是两人工作以来攒下来的,还向朋友借了几万。这位女作家2008年大学毕业,买房时工作四年了。丈夫则已工作了七年。文中记述的是买房中的种种折腾,乃至两人几近崩溃,甚至在选房的头一天还大吵到凌晨3点,争的是买115平米的还是89平米的。办完买房的全部手续,这位女作家在回家的路上放声大哭……

       据说此帖打动了许多年轻人,有人居然读着读着落泪。一位大学生哀叹:难道这就是等着我们的未来?

       我读了后莫名其妙:不是就一套房子吗?不买能怎么样?至于这样要死要活吗?于是在转发时嘟囔一句:“这代年轻人没什么价值观念,好象不买房就没法活。不理解。”这句评论,如预想的那样,引起了一阵抨击,无非是说我人在国外,站着说话不腰疼,不理解国内年轻人的苦难。

       其实,我在北京一直生活到33岁,1994年才离开。这二十多年北京的变化固然天翻地覆,但亲友仍然住在北京,北京的情况我并非一点不了解。也许,确实是因为在国外久了,对于年轻人如此津津乐道的“苦难”大惑不解。比如,如果以美国为参照的话,我不理解27岁就买了房子的女作家为什么还要叫苦。

       美国的人均GDP将近5万美元,中国是6千出头,还不到人家的八分之一。这说明美国富裕得多。中国还差得远。我上网查了一下有关数据。2009年,美国人购买第一套房的平均年龄是34岁。2012年为31岁。2011年,美国人第一次结婚的平均年龄,男不到29岁,女不到 27岁。也就是说,美国人一般也是结婚后几年才开始买房的。至少从统计数据上看,人家那里没有不买房无法结婚那么一说。另外,到2010年,美国的中等房价不过22万美元多,大致相当于美国中等家庭收入的四倍多一点。即使房价如此便宜,也不见年轻人为了买不起房子感到这么委屈。

       再看这位女作家,27岁就购买了第一套住房,比世界最富裕的国家的同龄人都超前许多。看看她的账目:100万首付居然要丈夫的父母拿了70万。上代人大部分日子是一个月几十块的工资过下来的。这70万是怎么攒下来的?年轻人为买套房说拿就拿?不觉得脸红吗?看看这小两口的日子,合计月收入4万。在当今的北京,两个人1万块过一个月不委屈吧?况且男方已经工作七年,女方也已经四年。就算起薪要低得多,但4万的月收入也不会是一夜之间就达到的吧?他们高薪的生活已经有点历史了吧?这样的中高产攒不下钱实在匪夷所思。怎么买房还要让老一代人出大头呢?再说,自己有条件却不攒钱,那为什么不买个50平米的小房呢?为什么到最后一刻居然还梦想着115平米的大房子?

       我并不想为中国大中城市的高房价辩护。我相信,目前的房价水平远远超出了老百姓的承受力,是个巨大的泡沫。但是,这个帖子,也反映了中国年轻一代的问题。首先,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介于发展中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之间。比起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准要差一大截。但是,年轻一代对生活的期待,总是要和发达国家攀比,甚至比发达国家的同龄人还要高。第二,他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高,也许属于别人管不着的私人领域。但是,他们要达到这样的期求,并不靠自己的努力,而是靠前一辈人的劳动果实。这就出现了百万首付中有七十万啃老的现象。第三,当他们的期求无法满足,或者满足起来比较困难时,就马上觉得自己是天下最苦命的人。象我这样的上一代人如果要说他们几句,他们马上会跳起来,称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好象我们这代人当年一个月20块钱的日子,要比他们舒适得多。

       年轻人,你们该把自己摆在什么地位上?

                                                                   原文出处:http://blog.sina.com.cn/s/blog_45f00ef40102v9hc.html

发表于 2014-11-2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得相当有道理。也许是中国的古传统害了自己的下一代。在中国人的传统中,为人父母的总要等到给儿子办完婚事,抱上孙子,甚至还要为孙子的成长买单,才会觉得完成了自己的神圣使命,更多的忽略自己的一些自由和权力。而年轻一代在18岁成年后,也没有觉得自己已是一个成年人,应该担负起家庭的责任。相反,有很多年轻人期望坐享其成,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抚养孩子的责任也撇在一边。其中的爱与期待,谁又说得明,分得清呢?

发表于 2014-11-25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能全怪现在的年轻人!是这些年整个社会的浮躁造成的恶果!60后大多有亲身的体会,那时父母的住宿条件允许的话,儿女结婚就在父母家,父母没条件就租房结婚!

发表于 2014-11-25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馅饼”革命快,小将变老将,老将又有小将;P;P:lol;P

发表于 2014-11-25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有点道理

发表于 2014-11-25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凭啥房价这样天文?

我们的房价肯定“定”的有鬼.古今中外没有这麽定价的.任何物品总得在成本的基础之上有一个合理的利润率.没人把自己生产或卖的电视机卖10万一台|,把夏利汽车卖500万一辆?鸡蛋怎麽不卖1000元一斤呀?诚然任何人都想一夜暴富,做买卖的都想财源滚滚,即使商家都如此贪婪.但他也不会傻到胡乱定成天价,设想一下,如果有人把他的电动自行车卖20万元人民币一辆,当街叫卖的话,那会是什麽情景?岂不是天大的笑话?因为他之所以是一个商人就是因为他懂得,任何物品总得有人承认这个性价比是合理的,才能自愿掏钱买.其实老百姓是能根据砖瓦灰砂石的价格估算出房价的,国家物价部门也是有监管职责的,国家就曾依据工农牧渔国防民生都用油,对两桶油的成品油进行了限价,蹊跷的是房价是怎麽躲过国家监管的呢?换句话说国家为啥管中石化中石油生产的成品油的价格,而不管房子的价格呢?这是我始终怀疑这里有猫腻的呵,只有在中国才有存三辈子钱才买得起的东西,呵美国的f-22战斗机除外,呵
其实老百姓是能根据砖瓦灰砂石的价格估算出房价的.国家物价部门也是有监管职责的,国家就曾依据工农牧渔国防民生都用油,对两桶油的成品油进行了限价,蹊跷的是房价是怎麽躲过国家监管的呢?换句话说:房价怎么就能在国家“监管”下疯涨得呢?再换句话说,国家怎么管两桶油的油价,怎么就不管房价呢?再换句话说,国家这样双重标准企业能服吗?再再换句话说国家常此以往这样用双重标准“监管”企业,怎么就能混这么长时间呢?
.

发表于 2014-11-25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究竟凭啥住大房?

全中国人民都无比衷心爱戴的温总理说“房价远没回到合理价位调控不能放松”.由此可见开发商攫取的暴利是令人发指的,多年来借口商业秘密,千方百计掩盖成本,不知羞耻不顾报应地收刮不义之财,可见此行业的从业者们是没有些微人性的。其实老百姓是能根据砖瓦灰砂石的价格估算出房价的.国家物价部门也是有监管职责的,国家就曾依据工农牧渔国防民生都用油,对两桶油的成品油进行了限价,蹊跷的是房价是怎麽躲过国家监管的呢?现在说这个,有人会说你这是倒老账,所以暴利就暴利吧,不去追究了,但起码全社会(尤其那些大放厥词的"专家",起哄忽悠的"专家")得明白,房子又不是军火,为啥人为地把房价"定"得高高的,一对工作了40来年的老夫妇把积蓄合起来,为啥还人为地让他们买不起?可怜的未富先老的渡荒下乡下岗的老人为啥还要遭你们的最后临死前的蹂躏?你治下的可怜的老百姓、占世界5分之1待解放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中国消费者,年收入是多少,难到父母官们不知道吗?贪婪的近乎于痴呆!好在现在 真相已大白,房地产商赚取的暴利应返还购房人.--
我们绝不能就房价而谈房价,谈房价的高低没意义,如你非要大谈而特谈,那就很诡异了。价格是怎麽形成的?任何物品总要有人买得起。如果一套本来不大的房子,比如80来平方米吧,连一对工作了40年的夫妇,(在中国不知工作了40年的人有改善住房条件的资格吗?我写此文的前提是,假设在中国工作了40年的人,有改善住房条件的资格)在中国两人的积蓄都只能买三分之一的话,也就是说在中国,如果有来生的话,得花两辈子至三辈子(并且两人)才买得起的房子,还在那里谈价格的高低不是很蠢吗?我们再来看看美国的老太太,在阴间碰到了中国的老太太,不对为她贡献了房款的中国老太太表示感恩,还张张扬扬地嘲笑我国的老太太,是不是很沮丧呀?
.

发表于 2014-11-25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就凭的这个

就凭老爹老妈趁着开窗时随着新鲜空气而来的苍蝇蚊子,投机倒把坑崩拐骗,做星期鞋,添三聚氰胺,熬地沟油,赚到了第一桶金,有了资金开了公司,咋地你不服?那你就是仇富。就凭老爸老妈是张刚,刘刚,赵刚,小官大贪大官巨贪,表哥房嫂房姐房大爷,上吨人民币在家发霉,咋地你嫉妒?那你就是羡慕嫉妒恨。你是怎么住大房的呢/
.

发表于 2014-12-3 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