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十五,每年在芜湖的官陡镇都又赶集聚会,我从来没有去过,今天我去了,觉得确实不错,拍了一些图片,凑合了一点文字,让大家同乐…… *****************
赶集——官陡记事(记正月十五官陡元宵节)
今天是传统佳节——正月十五元宵节。
早早得起来,就是为了赶集,赶的是“官陡元宵节”。
正月正,闹元宵,吃元宵,心里甜。
其实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就是要“闹”,闹元宵吗?你知道吗,这元宵还有这么一个感人的故事呢。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长年幽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心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于正月十五火烧长安,要逃过动难,唯一的办法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作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武帝准凑,“元宵姑娘”终于见到家人。在以后,就以“元宵”姑娘为名,便有了元宵节。
当然元宵节习俗的形成,说法颇多,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元宵节。史载汉武帝的时候,汉室要祭祀一位叫“泰一”的神明。据称泰一是当时相当显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并有恩于汉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较隆盛。还传另一位汉室皇帝汉文帝也和元宵节有关。
不管怎么说,元宵节古来就有之了,现在是更盛罢了。
元宵又叫汤圆,历史上还有许多别称“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等,直至明永乐年间才被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分有馅,无馅两种。无馅的个小,味甜,以白糖、桂圆、桂花、藕丁、蜜饯为佐料,又称“珍珠汤圆”,有馅的个大,状如核桃。北方元宵多为甜馅,有白糖、豆沙、芝麻、山楂等类,南方的则甜、咸、荤、素皆有,尤以宁波汤圆,贵阳吴家汤圆著称。
闲话休说,赶紧梳洗,一切整理完毕,提上我的“尼康p6000”,就出了门。今天的官陡确实不一般,前几年的元宵节,我都没能前往,今天中与亲眼见到,满街都是物品,各类树苗,各来花草是应有尽有;还有各式木器家具,那小巧玲珑的八仙桌;人见人爱的小木椅;长凳,方凳,还有不知名的类似小木凳的木制器具实在是制作精湛;你别说这里平常看起来并不起眼,今天这里可是各色物品,琳琅满目,加上卖主们的热情吆喝,前来赶集的人是个个满载,人人喜庆。
顺着横竖两条街逛了一番,那边广场上热闹起来了,你瞧:腰鼓队来了,秧歌队来了;走旱船的的也过来了,那军鼓队也敲着军鼓赶集来了;爆竹响起来,龙队耍起来,狮子舞起来,秧歌扭起来,腰鼓敲起来,山歌唱起来,真个是正月十五闹元宵,欢天喜地庆佳节。
赶集是越赶越急,人是越来越多,原以为今天天气阴冷,早期还有零星小雨,人可能不会多的,当我们“赶完”了广场精彩的狮子龙灯会后,想走出这个赶集场,竟是那么的困难。满街上都是人,满街上都是物品,满街上熙熙攘攘,拿着树苗,提着果盒,扛着八仙桌,背着藤椅,提那着漂亮的小木椅,如果用人山人海这个词来形容这个集,还不太形象,倘若用“水泄不通”倒是挺准确的!
今年这个集赶得好,我看到了芜湖乃至中国人民都实实在在的在欢庆自己的节日,我看到的是那一派祥和,一派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