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会东县一个真实家庭发生的事。本人只做叙述,并无人身攻击,文中提及之人均为化名,或有雷同,请勿对号入座。 此文的主角付氏,女,现今28岁,嫁入夫家将近7年。 2002年的初春,她嫁入夫家,夫家为会东县有头有脸的家庭。虽门不当户不对,但夫家从不嫌贫爱富,真心对待她,年迈的婆婆双眼均患眼疾,却一针一线为她织入冬的毛衣。但她从不感恩图报,嫁进夫家时,与娘家人狠狠地管夫家要了两次所谓的“定亲费”。娘家人似乎是卖女而非嫁女。 夫家于某繁华地段修有一栋三层小楼,其中楼下小门面与三楼住房均用以结婚用房。而这数年间,房屋被糟蹋得阴暗潮湿,灰尘漫天,厨房油腻难耐。为人妻为人母,她不能做到给丈夫给儿子一个舒适温暖的生活环境,每天懒散闲适,很少动手打扫,反而支使丈夫在劳累的工作后为家庭继续劳心劳力。她从不做饭,作为劳动人民家庭出身,她竟连一个完整的菜都做不出来,汤圆都不会煮,还心安理得的让丈夫为她煮饭做菜。时常,她都与丈夫下馆子,她从不知道节约,只图享受。 丈夫每月仅有七百左右的工资,经营一个小之又小的门面,每日收入十几二十块。她却终日坐在门市里玩电脑,任由丈夫在外奔波,却不想努力的找份工作。可笑的是,她曾向婆家提出利用公公的关系为其找一份清闲但工资丰厚的差事。试问,不付出劳动就能得到报酬,这等好事在哪里可找?? 她已嫁入婆家多年,但每年春节,都想回娘家团年,这份孝心尚可理解,但婆家同样也希望一家人团团圆圆,为何不将心比心,一定要伤了两位老人的心呢? 数年的大年初一,两位老人清晨起床为儿女做好汤圆,等待儿女起床。儿女都起来了,而她居然在婆家睡到十一点,才迟迟起床。而年迈的公公婆婆并未对她数落过半句。 2009年的大年十五,她霸道地告诉丈夫,她要带儿子回娘家过大年,丈夫不高兴,认为她的作法有违伦常。她却不以为然。后来,在丈夫的极力劝说下,她颇为不情愿地回到婆家,却故作姿态,任由两位年迈的老人在厨房里忙碌,自己安然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后来还借故怪两位老人没为她端碗盛饭于婆家大吵大闹。 两位老人都有高血压数年,公公有痛风,婆婆还有肾炎。她居然可以这样伤两位这样善良的老人的心。 哪里还有天理?虽说古代对妇女的三从四德有些苛刻,但我们不能把一切伦理道德全部抛之脑后啊! 谨以此文教育所有结了婚及未结婚的80后。以此为反面教材,时时约束自己,做一个榜样给这样的人看! [em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