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属抗议要求彻查
22日,纽约的夏普顿牧师、遭警察无辜枪杀的格利的亲友,以及受害者2岁的女儿在纽约参加集会。
夏普顿牧师表示,警方称该事件是“意外”,“但在案件查明前,我们怎么知道真相是什么”,警方需要查清真相再向公众表明该事件为“意外”。现在我们知道的是这个年幼的孩子永远失去了父亲,而他没有犯任何错误。
该事件也引起一些纽约市民的热议和担心。22日,一些人走上街头,举着“还格利正义”的标语牌,呼吁彻查无辜青年遭致命枪击事件。
今年7月,纽约史坦顿岛小贩加纳遭纽约警察锁喉身亡,该事件发生后,纽约警察的执法方式一直受到质疑。虽然纽约警方已经要求进行内部整改,但格利的悲剧再次引发公众的愤怒和担忧。
中新(社)
弗格森骚乱继续 黑人境况恶化或致事态升级 [转载]
转自我国著名报纸《参考消息》的官网中的这个网页:http://world.cankaoxiaoxi.com/2014/0819/466705.shtml
参考消息网8月19日报道 境外媒体称,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白人警官击毙无武装非裔青少年引发连串示威,弗格森18日零时进入第二天宵禁,但宵禁生效前约3小时,18岁非裔少年布朗遇害现场仍聚集约400人示威,其中大多是年轻人。
中央社8月17日称,警方朝示威者施放烟幕弹,带小孩的家庭与一旁媒体也不放过。(中央社是台湾国民党办的一家新闻通讯社。——楼主附言)
示威现场听到枪声
身穿护甲、戴防毒面具的警察以装甲车为后盾缓缓接近群众,接着丢掷催泪瓦斯弹与烟幕弹驱离,并朝一旁的媒体记者施放烟幕弹,原本平静的示威顿时火药味十足。据现场记者称,过程中听到枪声,但不清楚是谁开的枪。
然而,密州公路警察队说,警方使用烟幕弹是为驱离试图渗透到执法单位指挥哨内的“挑衅者”,部署武装车辆则是想确保民众安全。
种族经济问题累积
美国《洛杉矶时报》网站8月17日发表题为《弗格森日趋严重的种族和经济问题为混乱埋下伏笔》的文章称,警察枪杀迈克·布朗的事件是导火索。
但煽动愤怒和怨恨并在圣路易斯市弗格森区一触即燃的火种已经积累了几十年。
许多在二战以后渴望搬到圣路易斯北郊、买一座带漂亮小院的砖瓦农场房屋的中产阶级房主后来纷纷搬走,取而代之的是穷一些的新来者。不错的蓝领工作已经越来越少,一度在这里发展壮大的工厂也关了张。学校一直勉力而为。
而发展总是慢半拍的地方政府现在则看起来与它所代表的人民几乎不一样。对于非洲裔美国人的社区来说,它给人一种错失良机的感觉,这种感觉与锈带(指美国东北部工业衰退地带——本报注)以及全国其他凋敝郊区给人的感觉一样。
密苏里大学圣路易斯分校公共政策系教授托德·斯万斯特洛姆说:“对于一个年轻的黑人男子来说,没有适合他的太多岗位,没有大量的机遇。这有点像是一个导火索。”
自从布朗被打死后,种族话题和警方的战术便占据了报纸头条。但这只是部分真相。
近几年来,从工作岗位到学校到种族格局,弗格森和其周边城镇——许多抗议者来自于这里——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地方已变成贫民窟,堪比圣路易斯最贫穷的地区。
其他地区则依旧很复杂,中产阶级沿破败的街道和大型公寓大楼建立了自己的街区。斯万斯特洛姆说,不管是什么样子,该地区凸显了贫困“郊区化”这个越来越大的挑战。(就象在美国,白人大多比黑人富有一样,印尼的华人大多也是富人,大多也比印尼当地人富有。——楼主点评)
一个叫“改善家庭生活”的社区团体的教员兼董事会成员乌马纳说:“它是直指更深层次原因的催化剂,缺乏经济机会和政治代表。许多问题愈发严重。”……(后略)
1992年洛杉矶种族骚乱中持枪护卫自己的商铺、超市的韩国人(包括韩国籍老板和韩国籍保安)
当时与“唐人街”类似的“韩国城”、“韩人街”建筑物顶部“保卫自己家园”的韩国侨民
“书生也彪悍!”——有了枪和此前在“全民皆兵”的祖国——韩国服兵役的经历的韩国留学生,左手持枪与黑人劫匪对射(咱们的台湾也是“全民皆兵”,每个男性在年青时都要服几年役)
刚刚在枪店买了枪准备自卫的韩国侨民
“韩裔妇人枪杀黑人小偷”事件是这样的:1991年3月16号,也就是罗尼德案件发生后不久,洛杉矶一个15岁的黑人小姑娘在一家韩国人开的小超市偷东西,被老板娘在监控中发现。被抓住之后这个15岁的黑人女孩把51岁的韩国老板娘打翻在地,并欣欣然转身离开。韩国老板娘不知从哪儿掏出手枪把小姑娘在超市门口一枪秒杀。此事在罗德尼案件审理的敏感时期发生,并且最终法官仅仅判了韩国老板娘500美金罚款和400小时的社区服务(一天的有期徒刑都没有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