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11|评论: 2

[眉山新闻] 身患重病十余载 坚守岗位不动摇——记师德标兵周建华老师先进事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2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周建华,眉山职业技术学院老师,毕业于西南大学农学专业,副教授,从事农学类教学工作。2000年2月周建华老师在眉山市人民医院查出患有慢性肾功能异常,开始出现肾衰竭症状,他没有停止工作,而是一边治疗,一边工作,三尺讲台仍是他的战场,田间地头仍有他的身影。2005年3月病情进一步恶化,被确诊为不治之病——尿毒症,这一噩耗仍丝毫没有影响周建华老师日常工作,相反他一边积极治疗——每周三次血液透析治疗,一边坚持教学、科研和深入基层服务地方经济等各项事业工作。
战病魔 恪尽职守育人才
周建华老师虽然身体受到病魔的摧残,但是仍然战斗在教学第一线,从不推辞系里安排给他的任何工作任务,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件事情。课堂上,他恪守教师职业道德,高标准严要求,从不搞特殊,在病痛时刻折磨着他的情况下,仍然以铿锵有力的声音,细致详尽的讲解,为学生展示一节节生动的专业课。有一次,周建华老师在课堂上突然感觉难受,打了一个趔趄差点摔倒,一位学生立即搬板凳请他坐下,然而他定了定神,笑了笑,拍拍学生的肩膀说:“我还是站着讲课吧,这样更舒服点,谢谢你,搬走吧。”虽然身患重病,周建华老师还是想将一堂课尽善尽美的展示给学生,他将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在展示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他还用粉笔在黑板上为学生详细分析、板书。有时候,学生们看到粉笔灰飘落到周老师胳膊上的无数个透析的伤口时,都感到很揪心,有些学生甚至会暗自流泪,学生们都暗自在心里为周建华老师祈祷,祈祷他们的老师少经受点痛苦,身体逐渐的好起来。学生们在周建华老师的课堂上,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受到周建华老师高尚的职业道德熏陶,被周建华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折服,往往在下午一二节有些倦意的学生,只要听到周建华老师讲课,顿时倦意全消,聚精会神的听老师讲课。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周建华老师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作了大量探索,力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为此,他不顾疼痛的身躯、不顾长途跋涉、不顾旅途劳累,将课堂教学搬到田间、农场,组织学生到现实生产基地去观察、认识各种病虫害的症状,并结合农作物生长实际,讲解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最后他做总结。这种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学懂、学透理论知识,并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使理论和实践得到完美的统一。学生们都称周建华老师是“百科全书”,大家有不懂的地方,只要向周老师求教,他都能为大家耐心、细致地解答,好像从来没有他不能解决的疑难。在学院实验基地,周老师带领学生去认识一种叫做花蕾蛆的幼虫,很多同学都很害怕这种虫子,只敢“远观”而“不可亵玩”。周老师发现了学生们的恐惧,他将花蕾蛆放在自己的手心里,让大家仔细看清楚这种幼虫的形体特征,并教导学生们:“从事这一行业,必须要做好每一件应该做的事情,要认识清楚而不能有半点含糊和退缩。”周建华老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无闻地传授着深厚的知识,言传身教,“教一知十”,“教一知百”,用心工作,用爱育人。
斗顽疾   孜孜不倦做科研
周建华老师在战胜病魔过程中不但出色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在学科研究工作方面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参与省级教学改革科研项目《高职生物技术及应用专业(涉农方向)课程设置的研究与实践》,参与院级精品课程《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和省级精品课程《杂交水稻种子生产与管理》,并主持、参与市级科研课题《油菜根肿病防治技术研究》、《泡菜无公害生产的技术集成与应用》、《眉山红橙的研究》,先后发表了《齐兴商品兔在自然条件下的育肥效果试验》、《九寨沟华山松枯死原因的研究——枝枯病病原菌种类》、《有害微生物对啤酒质量的影响及控制》和《油菜根肿病发病机理探讨》等,这些对眉山市泡菜产业、科学种植、现实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专业类教育教学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09年12月,周建华老师应邀参加了眉山市科协举办的眉山柑桔产业对策研讨(座谈)会,他以精彩的发言,专业的解析,博得了当场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学科研究工作需要深入到生产一线,周建华老师总是穿梭于教室、实验室、实验基地以及医院之间,风里来雨里去,哪怕是在医院接受治疗中,他都没有停下思考的脚步。无论病魔如何地摧残他的身躯,他都屹立在自己的阵地上,从没有没有倒下过。同事们都被周建华老师永不退缩精神所深深感动。
抗病痛,扎扎实实为“三农”
周建华老师心系学生的同时心系“三农”。 眉山是一个以农业经济为主的新建市,种业养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加之气候、技术等因素,在农业生产中经常会出现诸多问题,为此,他经常带科研、带技术下乡,深入山巅、田间、河旁、农舍,对农户进行科技培训,培训项目包括大田作物(水稻、玉米、油菜等)、果树(葡萄、柑橘、桃子、梨等)、及蔬菜作物的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从东坡区到仁寿,从彭山到丹棱,从洪雅到青神,眉山市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周建华老师义务开展技术培训的脚印,他先后在眉山市范围内的多个乡镇开展技术培训200余次,培训人次高达3万余人次。多次在彭山县观音果园村葡萄基地、东坡区白马秀芳葡萄合作社基地、东坡区盘敖乡柚子基地、丹棱县不知火基地,仁寿县禾加乡青见与晚椪基地进行技术指导。每次培训课上农民们都听得很认真,而且还准备着笔和本子做一些笔记。每一次培训后,农民在思想意识和技术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让农民朋友更幸运的是,通常只要一个电话就能解决问题。如果农户家里的农产品出现了异样,只要打电话跟周建华老师说一两句,周老师就能很快判断得出是什么病症,提出防治的措施,并告诉农户他过几天再亲自去查看一下,顿时,农民们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限于知识的狭窄,农民们通常只会用口语描述异样,他们大多不懂专业术语,而周建华老师都能很清楚地知道他们所讲的是什么状况。所以周老师经常说:“交给上级的是书面语,交给农民的是口头语,要两种语言都会说、都会用”。对于周建华老师的付出,农民们感激于心,将周建华老师亲切地称为“农民的及时雨”先生。
周建华老师常常认真地听取农民的疑惑和困扰,耐心地解答农民的每一个问题,大爱无疆,无私奉献,不图回报,甚至于一口水,一口粮,他都不愿意接受。无论阳光有多炙热,无论身体里有多痛苦,他依旧坚持着,再多的汗水再多的痛楚,都阻拦不了他服务“三农”的脚步。
从教二十多年来,周建华老师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淡泊名利,在平凡的教育教学岗位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得到了领导、同仁、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市级优秀青年教师、市农业先进工作者、学院的师德标兵。他那严谨、勤奋、积极乐观、热心服务、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正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激励着全院的师生前行。
                                                                                        熊淑英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12-12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8 08:25
德高望重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8 08:25
德高望重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