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948|评论: 37

[求助]关于喇叭河生态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被唐山的昂州煤矿破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2-28 12:22 | |阅读模式
这河北的也不杂样啊..............紧急呼吁支持有正义感的领导
  保护原生态野生资源
  
  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天民公司昂州煤矿,在08年下半年,曾因非法露天开采和偷税漏税问题被天全县政府查封。
  昂州煤矿地处国家级森林公园内,这里植被非常好,几乎被直径20公分以上的百年古树珙桐所覆盖。这里生存着大量的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是宝贵的国家动植物基因库。
  我曾亲眼目睹过为了露天开采,矿主下令推到大片的百年古树被埋在废渣下,也亲眼目睹过偷猎国家级保护动物野牛和野鹿等,这些野生资源被严重破坏,员工们敢怒不敢言,这里有举世无双的自然植被和非常珍贵的野生动物,这里本是它们赖以生存的天堂,而今天却遭到了矿主肆无忌惮的破坏
  这些原生态野生资源,在全国范围内也只有雅安市才有,而一旦遭到破坏,百年之内是不可能再生的,特别是国宝大熊猫也会失去和谐的野生环境,也意味着送给宝岛台湾的“团团、圆圆”会失去它们的亲人,后果不堪设想。
  目前矿主的非法扩界开采行为,已严重破坏了这里的野生资源,不仅破坏了社会坏境而且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和当前国家倡导的构建和谐社会是格格不入的
  据透露昂州煤矿矿主又在申请扩界露天开采,遭到了有正义感有良知的市常委的反对,为了切实保护好国家仅存的野生资源,呼吁全体网民支持主张正义的领导,坚决抵制昂州煤矿非法扩界露天开采的行为。
  
  
  
  
  
  昂州煤矿员工
  2009年1月29日
据说该保护区也为喇叭河风景区占有,为什么该景区不管?原来他们好象一个地方的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2-28 14:15 |

安,又惊现此贴。

貌似是江苏猴王集团?不会喔,别个只管开发景区50年。

发表于 2009-2-28 14:57 |

????????

 

 

[em05]
发表于 2009-2-28 15:27 |
[em02][em02][em02]

 楼主| 发表于 2009-2-28 17:54 |
不是江苏的吧?????跟煤矿是一个地方的吧,说话都差不多啊

发表于 2009-2-28 19:35 |
貌似猴王集团破产了,就迷糊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3-1 13:16 |
转帖]广安因采矿导致华蓥山13处地陷 800村民断水------对天全的又一个警钟啊  发贴心情 Post By:2009-3-1 12:52:00

中午时分,烈日当空。68岁的阳访休老太太望着断水5个多月的这口两千多年的古井,焦急地说:“这么好的水,咋说没就没有了呢?”阳访休记得非常清楚,两村近800人突然断了饮用水,是今年3月初接二连三的发生地陷之后的事。断水后,两村村民不得不依靠镇政府每隔两天送水救急。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现状

水田突然变成漏斗

水田突然变成漏斗

3月8日中午两点过,村民谌贵阳正赶着耕牛犁田。突然听到背后“扑哧”一声响。他扭头一看,“身后的水突然冒出泡泡,就像锅里煮稀饭一样。”只见水田瞬间旋了一个窟窿,大量的水和稀泥很快就顺着这个窟窿往下漏,而自己站立的地方,也明显感觉在往下陷。几分钟后,刚才所处的地方全部塌陷下去,形成一个长5米、宽2米的地洞,田里的水还源源不断地向这个漏斗似的洞里流淌。

粗懂地质知识的村主任刘端奇赶来查看了后,初步估计是地陷,属于地质灾害,到次日,这个地洞已经扩到长30米、宽10米了。此后,工农村和渔桥村先后出现13个地洞。

古井断水 800村民缺水喝

桂兴镇地处华蓥山中段半山腰上,平均海拔750米,属于典型的卡斯特地貌。而此次出现地质沉陷的工农村和渔桥村,海拔500米左右,处于两个山峰相夹的一个断裂层洼地上。

谌贵阳家的水田出现地陷不久,田旁那口1000多年的老井“四方井”就突然断了水。平时供养着一所学校以及300多村民饮水的这口井断水后,大伙儿不得不前往李家大田旁的另一口老井“毛家井”担水吃。但随着4月29日李家大田出现沉陷后,毛家井也在3天后突然断水。两口水井先后断水,附近赖以生存的近800人顿时傻眼了。更让他们难受的是,自水井断水后,所有的稻田也蓄不了水,粮食将面临大面积减产。

原因

采矿造成地下水降落成漏斗

采矿造成地下水降落成漏斗

工农村和渔桥村所在桂兴镇政府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组织人员疏散围观群众,并拉起了警戒线,安排6名人员昼夜守候,不允许任何人进入可能发生继续沉陷的区域进行生产。两个村的近800人断水事件发生后,镇上每天用专车向这两个村送水救急。同时,还为房屋出现巨大裂缝的5户农户进行搬迁,出钱租房。

与此同时,镇政府向广安区、广安市紧急报告。在广安市国土资源局的邀请下,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专程赶赴工农村、渔桥村实地调查。工作人员对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评估后认为“工农村地下降落漏斗的发展是由禄水洞煤矿(省属企业广能集团下属)350米平(石同)排疏干地下水以及工程震动等因素影响的结果。”且岩溶塌陷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禄水洞煤矿的平(石同)继续采掘将会扩大地表水、地下水疏干影响范围,可能出现新的塌陷。

据介绍,2004年4月以来,随着龙滩煤矿、禄水洞煤矿的掘进和煤炭的开采,造成该镇包括工农、渔桥等16个村共出现128处地质塌陷,面积达85.44亩,涉及到117户719户人的住房搬迁。全镇因地质塌陷造成的14042人饮水困难,4238亩耕地面积无水源保障。

解决

书记市长现场提出治理方案

书记市长现场提出治理方案

5月25日,广安市委书记王建军亲赴现场调研。8月18日,广安市长侯晓春再次率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办公,提出治理方案。

据了解,在受灾最严重的工农村、渔桥村集中供水点未建成之前,为解决村民饮用水困难,桂兴镇在5个月时间内,已经花了近8万元,用于每天给村民送水4车。对于生产用水、沉陷治理、沉陷坑填充、避让搬迁、修建道路等解决方案,市长侯晓春提出按照“谁造成、谁负责”的原则,广能集团禄水洞煤矿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配合国土部门尽快落实解决方案,给老百姓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家园。  

发表于 2009-3-2 10:32 |
不代表本网观点!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3-1 13:16:00
本帖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四川新闻

 楼主| 发表于 2009-3-3 21:41 |

强烈愤慨,为什么没有人管,煤矿又开始肆意破坏家园

给书记,市长和有关领导部门写信了,为什么这个昂州煤矿还是肆意妄为?继续砍伐,破坏,在有几年就开完了,他们走了,留给我们的是什么隐患?滑坡,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美丽的地方边成乱七八糟!难道是他们什么也不怕吗?还是没人重视,事不关己?
  

尊敬的领导您好:很多年前二郎山集团的伐木场在喇叭河保护区内伐木,很多的成千上万年的参天古树原始森林都被砍伐了,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是严重的,但是当是我们还不懂得保护,可以理解,但是现在,我们四川作为一个旅游大省,一个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四川,非常重视天然的自然资源,我们省内拥有众多的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美丽的天然美景,奇特的地貌,珍稀的各种动植物,接待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如果煤矿继续扩建,将会给近几年刚刚恢复的美丽的喇叭河有造成巨大的伤害,不要说扩建,现在就已经造成了很大危害,已经偷偷肆意开采砍伐很多古树,霸占大熊猫栖息地,并且黑黑的煤水也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用水,我认为煤矿本不该就建在自然保护区内,联想我们几年以来的自然灾害,和我们的认为破坏有很大的关系,长此下去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将会是什么?会是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可想而知。所以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为我们的将来着想为地球的将来着想,恳请尊敬的领导重视和支持,制止这种恶劣的行为,相信我们雅安未来一定会更美!!!!                此致     敬礼!     一名在外普通的学生

 楼主| 发表于 2009-3-5 20:25 |
请大家支持帮助一下吧!

发表于 2009-3-6 08:55 |
支持的。

 楼主| 发表于 2009-3-9 21:28 |
感谢大家的支持,为了我们日益恶化的环境,频繁的自然灾害,大家都尽一分力吧!

发表于 2009-3-10 11:44 |
唉,都不知道说什么了....

发表于 2009-3-10 14:10 |
[em01]听说前一阵子被省里给罚款几千万了吗,这些钱都交了吗,就算是,这点钱能弥补犯下的弥天大错吗,植被的生长不得要咯几百上千年的吗,就这样短短的几年时间,只能长些狗尾巴花吧!昂州河给我的印象是恐龙带过的地方,参天的大树,盘结交错的树藤真的让人遐想连篇,现在呢就像是,满身的脓疱疮缠身。少他妈的搞些形象工程,钱多得很吗其实我们单位也是如此,当官的都喜欢搞些球莫名堂的事情,要不咋个把钱弄进包包来嘛,还是怀恋毛大爷的时代啊!照着样子下去,也许直到地球毁灭也不会实现共产主义了啊!真的是县委书记换了一个又一个,那个没有留下骂名的呢?只能祈望一个东方的“惩罚者”、佐罗、出现吧!对贪官污吏杀无赦!

发表于 2009-3-10 14:14 |

喂,怎么回事,把我的评论给封了啊!

[em09]

发表于 2009-3-10 13:59 |
[em02][em02][em02]早就听说河北佬的种种恶行了啊,我就没搞懂天全这些领导些都是干什么吃的啊,几乎把所有资产都卖光整绝了吧,以后恐怕就要到卖祖坟了吧,无能的政府啊,富了那些蛀虫,苦了的是穷苦大众啊,其实天全这地方真的是穷得很,现在看到的都是表面现象,没矿产,煤资源,有一条青衣江吧,还给像婊子似的给卖成了许多份,让外地人给摧残揉捏啊,水泥厂吧,改制啊,到底是谁赚了啊,国有资产就这样被装进了撒旦的嘴里!煤矿吧,全县人命的生活资料就他妈的被这样给掐死在那些人手里了,垄断嘛,想买多少是人家说了算,天全这地方真的没法呆了,建议迁居吧,奶奶的一个小县城,生活水平还比大城市高啊,真的是“有钱人”啊,除了这些,还有什么呢,这里的人会想汉源的那么团结吗,小鬼当家!

 楼主| 发表于 2009-3-10 23:57 |
强烈愤慨强烈愤慨,为什么没有人管,煤矿又开始肆意破坏家园给书记,市长和有关领导部门写信了,为什么这个昂州煤矿还是肆意妄为?继续砍伐,破坏,在有几年就开完了,他们走了,留给我们的是什么隐患?滑坡,地质灾害,水土流失,美丽的地方边成乱七八糟!难道是他们什么也不怕吗?还是没人重视,事不关己? 尊敬的领导您好:很多年前二郎山集团的伐木场在喇叭河保护区内伐木,很多的成千上万年的参天古树原始森林都被砍伐了,对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破坏是严重的,但是当是我们还不懂得保护,可以理解,但是现在,我们四川作为一个旅游大省,一个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四川,非常重视天然的自然资源,我们省内拥有众多的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美丽的天然美景,奇特的地貌,珍稀的各种动植物,接待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所以我们应该珍惜!如果煤矿继续扩建,将会给近几年刚刚恢复的美丽的喇叭河有造成巨大的伤害,不要说扩建,现在就已经造成了很大危害,已经偷偷肆意开采砍伐很多古树,霸占大熊猫栖息地,并且黑黑的煤水也污染了我们的生活用水,我认为煤矿本不该就建在自然保护区内,联想我们几年以来的自然灾害,和我们的认为破坏有很大的关系,长此下去我们给子孙后代留下的将会是什么?会是一个怎样的生活环境?可想而知。所以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为我们的将来着想为地球的将来着想,恳请尊敬的领导重视和支持,制止这种恶劣的行为,相信我们雅安未来一定会更美!!!!  ----------????????????????到底有没有人管?非把这个煤矿弄的全国之名!最后把他们赶出四川"!四川不是山西!!!!!!!!!不允许他们肆意妄为!!!!!!!!!!!!!

发表于 2009-3-12 08:54 |
破坏的是我的家园。

发表于 2009-3-12 11:43 |

如果禁止全球烧蜂窝煤的话...

也许这样的情况会少很多

可是可能禁止么?不可能!所以,这种现象依然很猖獗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4:43 |
转帖:十八年入一日,六万亩沙漠成绿洲!与天全昂州煤矿乱砍乱伐的强烈对比!
殷玉珍,今年三十八岁,老家在毛乌素沙漠南边的陕西省靖边县。家中姐弟六人,五个丫头,最小的是个小子,她排行老四。她模样长的俊,还心灵手巧,会做衣服,还做的一手好菜,最拿手的是那一口陕北小曲,惹的多少小伙子围在她家门口转悠。来说媒的人都踏破了门槛,可是她自有自己的打算:到城里去见见世面,做个小买卖。   可是人的命运往往阴差阳错,他却被父亲许配给了沙漠中的老白—白万祥。这事儿还得从头说起:1969年,8岁的白万祥和父亲从陕西逃荒到了毛乌素沙漠,一住就是几十年。殷玉珍的父亲外出放羊路过这里,常来歇歇脚,讨口水喝。一来二去,两个老人就结拜成了兄弟。那时一个宿命的年代,一杯浊酒,殷玉珍就被父亲许配给了白万祥。殷玉珍少女时的梦想破灭了。几件衣服、一个木柜子就是她的全部嫁妆。一头土灰马驼着一个19岁的姑娘一步步走到了沙漠深处。 正如一首诗中写的:土细沙明色复黄,随时起风集成梁。远望千里无根草,只有马蹄三两行。说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借沙梁的硬巴处掘开一个地窖,一个人须猫着腰才能进去,里面铺上柴草和枯枝,两个人在里面都转不开身。这就是殷玉珍的新房!那真是一段惨痛的回忆,今天殷玉珍一讲起来仍然泪光隐隐。
  更可怕的是风沙对生存的威胁。铺天盖地的黄沙随时都有把小屋吞噬的危险。风一停,一家人便赶快用铁锨把门口的沙一点一点挪开,这样的情景几乎天天可以遇到。沙棉蓬、沙蓬子、沙米、沙盖是主要下炊之物。有时丈夫从靖边县捡回来的死猪、死羊,竟是全家的一顿美味,剥下的皮子还要做皮袄穿。“我现在一闻到这些东西就想吐”说到此,她已如鲠在喉。 对于一个19岁的姑娘来说,最难以忍受的不是生活上的贫困和艰难,最难以忍受的是沙海中无边的孤独。殷玉珍清楚的记的,在她过门的第40天时,才看见一个人从她的家周围经过,待她惊喜的跑过时,那人已经走远了,她就回家拿了个盆,把脚印扣住,每天来看上一次。那些日子,就是这个从未谋面的人寄托了她对外界的所有幻想。谈到这里时,殷玉珍仿佛从恶梦中醒来:那咋会才知道什么叫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当地有一首“信天游”体长诗是这样写殷玉珍的:坐在沙梁望娘家,咋就把我往这里嫁。抛一把黄沙抹一把泪, 咋就叫我活受这个罪。号哭一声挖一把沙,仔细盘算不活拉。心像刀扎眼泪淌,快快离开这个鬼地方。 性格决定命运。在采访中我们看出殷玉珍的性格里充满了刚强好胜,隐忍开朗,甚至有些桀骜不驯。等她擦干眼泪以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种树,“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欺负死”。可是在这几乎与世隔绝的沙漠上种树谈何容易,到哪里去找树苗?风沙埋了怎么办?光种树全家人的生活怎么办?
  “这样的地方我也受够了,可是为了让子孙后代别再受这些洋罪了,也不能自己跑掉”殷玉珍坚信“老天爷会长眼睛” 殷玉珍家里最大的财产是一只羊羔和一只三条腿的羊。1986年春天,殷玉珍用那只三条腿的羊换回了600棵树苗,把它种在房子周围,每天细心的照料着,那时殷玉珍每天除了给树浇水,其余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呆呆地瞅着这些小树中度过的。冬去春来,经历了风霜和干旱之后,载下的600棵小树只活了100多棵。这时的殷玉珍,并没有感到失望,反而看到了希望。“就是10棵里活一棵我也要栽下去”看到这些在沙漠里生长的并不茁壮,在风沙中飘摇的小树,殷玉珍和丈夫感受到的却是希望。从此一场持久的人沙战斗就开始了。
  没有钱买树苗,殷玉珍就从娘家借了300块钱买了几头猪仔。希望能换点钱。丈夫也到外面给人掏粪、盖房子、干农活。殷玉珍和丈夫也是非常有心计的人:他们打工不要钱只要树苗。因为干一天活最多也就挣五块钱,他帮人家干完活,人家树上修理下来的树枝他就背回家,赶紧栽上。 靠打工挣的树苗还实在太少了,殷玉珍一家的收入除了勉强填饱肚子之外全投入到治沙上了。可是投入却又像一个无底洞,经常刚栽下的树苗很快就被风沙吞噬了,再栽,再吞,再栽、沙漠中的绿色就这样一年年艰难的扩张着。
  1989年,殷玉珍一家的好运来了。丈夫白万祥在尔林川打工的时候,听做饭的老头说,村大院里堆了好多苗子没人要。因为当时政府号召大家植树,还下拨了5万株树苗。可是植树带不来直接的经济效益,没人愿意干这活。这下子他们可如获至宝。他们借了三头牛,一连十多天,每天凌晨3点钟就从家里出发,赶到苗圃时,东方才泛出鱼肚白,把苗条一驮上就急着往回赶,不料途中狂风大作,行动更加艰难,又累又饿的殷玉珍实在走不动了。就抓着牛尾巴,一步步在沙海里挪动着,翻过一道道沙梁,大风一次次把苗垛子刮到坡底,她哭着鼻子一次次重新抬上牛背,回到家,已经是下午了,累得真不想动弹了。可是不当天栽上树苗就会枯萎的,连饭都顾不上吃,喝口水就借着干活了。栽完树,就已经天黑了,夫妻俩简单吃点。第二天接着干。 每年的春节的喜庆气氛还没有散尽,殷玉珍和丈夫就开始忙起来了。剪枝、扎林、背苗条、土一消通,他们就没黑没白的劳作在沙海深处。累了就躺在沙里歇一会,饿了就在沙海里加上锅、烧水、熬粥。夏天是就啃点从家里的干馍、喝点凉水。大风扬起的沙子打到脸上、刮到饭里、钻到嘴里、耳朵里、头发里。大风起时,遮天蔽日,有时都找不到回家的路。有一次,他们在狂风中迷了路,夫妻俩摸索了半天,结果越走越远,几个小时过去了,他们又转回了原处。正在着急的时候,突然他们听到了自家的狗叫声,循着叫声,他们找到了自己的家。
  夏天到了,大漠的烈日把沙子都晒得红通通的。一切生命在这个炙热的世界里都会显得特别的脆弱。半夜殷玉珍和丈夫就要起来挑水浇树苗,挑到中午十点钟的时候,他们就回家休息了,因为大漠中炙热的沙子,会把脚烫伤,把脸晒伤。 秋天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收完地里的庄稼、把树叶采下来留作牲口的饲料,紧接着就开始秋季造林了。到北风来了,北方沙漠中的气候也变得非常寒冷。殷玉珍一家才能开始歇一下。
  好多个夜晚,当殷玉珍在灯下缝补夫子的衣服的时候,常常暗自落泪。甚至有些后悔。一家人为种树付出了太多!多年的劳累使丈夫感染了肺炎、气管炎。就是89年春节前,农历的腊月25他从一个放羊的老汉那里借了50块钱,到靖边县医院给丈夫看病,只到腊月28才回到家中。“你不知道那个年我们是怎么过的”。一说起这个殷玉珍就有些哽咽了。
  那是一段滴血的记忆。一提起孩子殷玉珍就充满了深深的歉疚和伤痛。在怀孕的时候,殷玉珍一直没有耽搁种树,第一个孩子,在背树苗时流产了。第二个还在种树种早产了,幸运的是这个孱弱的孩子竟然奇迹般的活了下来。玉珍给他取名国林。孩子还没满50天殷玉珍就又去种树了。孩子大些,就用树桩定在炕上。自己心一狠就种树去了。“我在十几里外的沙漠里种树的时候,耳朵里总觉着孩子在哭,有时我就疯了似的跑回家,抱一抱,喂一喂,还得放下孩子去干活,不是我不疼孩子,一家人要吃要喝呀!”说到这里,殷玉珍忍不住转过身去抹眼泪。 18个冬去春来,当初用来插眼撒树籽的钢钎被磨掉了一尺多,6万亩沙漠变成了绿洲。当年的新媳妇已经人到中年,三个娃也慢慢长大了。18年的汗水润泽,昔日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一个绿色的小王国。满坡的绿树成荫,满圈的牛羊成群。不可思议的是,这里的气候也变了。风沙小了,也少了,起风时只有树叶沙沙响,不见风沙刮满坡;降雨也多了,树苗的成活率也高了。庄稼也长得好了,原来每亩庄稼只收十来斤,现在能有几百斤。房子盖起来了、电通了、一条简易路也修起来了,一家不算牛羊,光庄稼就能收入十多万…
  苦尽甘来的殷玉珍,获得了很多的荣誉:他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十大女杰。这也使他有机会走出了大沙漠见识了外面的世界。现在正面临着新的思想困惑和发展难题
。。。。。。。。。。。。转自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                                                                 非常令人敬佩的一个普通妇女!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雅安市天全昂州煤矿,为了自己的利益破坏生态环境,砍伐大量珍稀植物,并侵占大熊猫栖息地,多么鲜明的对比,很可耻,让人唾弃!!!!!!!!!!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