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2088|评论: 2

[群众呼声] 苏东坡说,三苏祠不是纱縠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18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苏东坡说,三苏祠不是纱縠行
    最近,我发觉三苏祠的两侧,各出现一个牌坊,均名曰“古纱縠行”。似乎在告诉人们,三苏祠就是“纱縠行”,而且还是“古”,而原“纱縠行”就应该是“今”了。其实苏东坡(即苏轼)早已明确地告诉人们,三苏祠不是纱縠行。为什么这样说呢?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三苏对他们的出生地和家庭住地从没有直接说过,因为他们在世时,那么一个赫赫有名的家族,对本地人来说,根本不是问题,另也或许怕触龙颜,龙庭震怒,株连九族,讳莫如深也未可知。但是研究三苏又是不能回避的问题,时间久了引起了许多外地人无根据的瞎猜,说三苏出生于纱縠行者有之,说出生于三苏祠者亦有之,久而久之连本地的研究者也跟着打胡乱说,——一团乱麻!聪明务实的研究者摒弃了瞎猜,从三苏的诗文和历代因袭中考证出,三苏均出生在原丹棱县三苏场拨股祠(三苏出生期间拨股祠系丹棱县管辖,清康熙6年即公元1667年,三苏乡连同万盛区,才一并划入眉山县管辖,迄今才三百多年,县志记得很清楚)。宋景祐2年(公元1035年),苏洵27岁(以下年龄均为虚岁),他称自己“有山田一顷”,“昔者倦奔走,闭门事耕田。蚕谷聊自给,如此已十年”,已经是一个干了十年农活的山农,这时才发奋读书。苏洵的妻子程氏坚决支持丈夫,愿“以生累我”,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即罄(qìnɡ,尽)出服玩,鬻之以治生”(见司马光《武阳县君程氏墓志铭》)。同时,她决定经商,到眉山城租了一所住宅,改开办成经营轻细丝织品的丝绸行,取名叫“纱縠行”,即“僦宅于眉,为纱縠行”(纱縠hú,指代轻细的丝织品。纱,古意为绢之轻细者,非现在之棉纱布;縠,绉纱一类丝织品。行,商行,商店(多指较大的))。宋景祐3年(公元1036年)苏洵二十八岁,苏轼才出生,苏辙还要晚三年。纱縠行只说在眉山,具体位置没有记载,从历代因袭下来纱縠行的位置就在现在的纱縠行街,应该就在从眉山城西街进纱縠行街右侧的第一或第二家,当时再往后就偏僻了(见后面《附录》)。有人可能以为我说的纱縠行的位置不可靠,其实历代的因袭是可靠的,苏东坡写 “连鳌山”三字也是靠历代因袭下来的,到明代才有记载,记载的也是历代因袭下来的到记载时的传统说法,总不能怀疑说不是苏东坡写的吧。再拿眉山三苏祠来说,原也没有具体的位置记载,也是靠历代因袭下来的,总不能说三苏祠的位置也不可靠吧。研究者又得出,宋庆历6年(公元1046年)三苏由三苏场拨股祠迁居眉山城,由此得知“僦宅”租了十二年,纱縠行也经营了十二年。迁居时苏轼十一岁,苏辙八岁。当时他们已经晓事,可以做一些轻微的农活。因此三苏特别是苏轼、苏辙,后来还有小时候在故山放牧牛羊、手种松柏、躬耕的诗文记载,这就证明在纱縠行经营期间,他们没有住在纱縠行,还生活在三苏场拨股祠,而且家中那一顷山田的农业还没有放弃。也证明他们所谓的“迁居”,是由三苏场拨股祠直接迁居眉山城三苏祠的,没有在纱縠行中转过。
    有关纱縠行的事情,只有苏东坡才直接说过。苏东坡在《东坡志林·先夫人不许发藏》中说:“昔吾先君夫人僦宅于眉,为纱縠行。一日,二婢子熨帛,足陷于地。视之,深数尺,有大瓮覆以乌木板,先夫人急命以土塞之。瓮有物如人咳声,凡一年乃已,人以为此有宿藏物欲出也。夫人之侄之问者,闻之欲发焉。会吾迁居,之问遂僦此宅,掘丈余,不见瓮所在。……”僦宅:租了一所住宅。僦jiù,租赁也;宅,住宅,住房。古文中“为”的理解极广,这里可以理解成“办,开办”。现将这段文字翻译一下:“从前我的先父夫人(即苏东坡的母亲程氏)在眉山租了一所住宅,改开办成纱縠行。有一天,(在加工室里,)两个女工熨烫丝绸,忽然脚陷到地下去了。一看塌陷处,深好几尺,有一个大瓮罈用乌木板盖着,先夫人急忙叫用土填平它。大瓮罈里有东西像人咳嗽的声音,大概一年才消停。人们认为这里有多年的藏物要出来。夫人的侄子之问,听到说这件事就想要把它挖出来(看个究竟)。恰巧我家乔迁新居,之问就租了这所住宅,(在塌陷处,)挖了一丈多,没有看见大瓮罈存在的地方(即不见大瓮罈的踪影)。……”
    所引《东坡志林·先夫人不许发藏》内容告诉我们:1、这段话是记在“志林”中的,“志” 是记实事,说明它的真实性毋庸置疑。2、苏东坡的母亲租的是一所住宅,不是商铺,临街才是商铺,这就说明住宅没有临街,纱縠行也没有临街,这也证实了人们历代因袭下来的纱縠行的位置不虚。3、租了这所住宅后,苏东坡的母亲才把它改成了商铺——“纱縠行”,就不再是住宅了,所以三苏也不可能住在那里,因此才没有直接介入“不许发藏”之事,又因商务活动喧嚣,不宜三苏读书,还因儒家有轻商思想,不齿染指商业(苏洵只字未提、即使给妻子作祭文时、也未提及自家纱縠行经商的大事可证),均说明三苏未住在纱縠行里,也说明他们是由三苏场拨股祠直接迁到眉山城三苏祠的,没有在纱縠行中转过。  4、苏家迁居时将纱縠行还原成住宅,就退租了,所以才有“之问遂僦此宅”之事。5、三苏迁居,是无法迁到曾命名过纱縠行的那所住宅的,因为之问已经“僦此宅”了,只能迁居到另一个地方——三苏祠,可见眉山城三苏祠与纱縠行是两个地方,一个是当时之问租的“此宅”,一个是三苏迁去的三苏祠,根本扯不到一起。6、叫纱縠行的住宅退租了,苏家才乔迁居所——三苏祠,注意迁到的是居所、住宅,说明三苏祠是纯住宅,迁的不是商铺纱縠行,因纱縠行已经退租了!只有那一所住宅改成商行后,才命名过“纱縠行”,退租后恢复成住宅也不叫“纱縠行”,苏东坡已经把它记成了“此宅”了,其余没有听说过命名“纱縠行”的地方。从现在三苏祠规模变化图示看,最初规模也只有三苏活动的空间,三苏诗文也无三苏祠有商铺的记载,再说眉山城西街南侧背后,距临街商铺屋子的后面几十米远建的三苏祠,当时就是孤零零的,前后左右均是空地,无商铺,很是清静,只适合读书,做居所。如果做商铺,那是没有生意的。眉山城三苏祠是纯住宅,与纱縠行扯不上关系,更不要说“古”不“古”的问题了
    从上面苏东坡记纱縠行之事分析得出:苏东坡在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三苏祠不是纱縠行。解放前,大南街的确有过一块“纱縠行”的牌坊,但是那是明清时期的人根据瞎猜乱整的。因此我建议,将两个“古纱縠行”改成“三苏故里”,或干脆改成“三苏祠”即可。避免外人笑话,偌大一个诗书城,连这点都搞不清。

后附
本人的帖子三苏老家(故乡)的变迁及辨析摘录(略有改动)
       …………
      你别以为当时纱縠行和现在一样是一条大街,实则非也,纱縠行原仅是一所住宅,程氏将它改开办成的纱縠行。程氏选的经商地,虽然没有临街,但是选位极佳。眉山城西门是成都到丹棱、洪雅、雅安、夹江、嘉定直到昆明,走旱路的必经之地。来往商贾行色匆匆,增补推销货物,应为首选之处。刚开办纱縠行时,苏轼、苏辙均未出世,纱縠行之名应该是苏洵起的,取自《周礼·天官内司服》“周王后夫人之服,以白纱縠为里”。为什么不打“苏氏纱縠行”呢?可能与儒家轻商思想有关。到解放前纱縠行也仅是眉山城进西城门、往北城墙内侧的一条很小的小路,不是街(!),最宽处约1·5米,长约50米,左侧为城墙,右侧除头两三家是商铺(宋时应该没有那么长,都是住宅,估计“纱縠行”就在头一家最多第二家住宅)外,其余均为小青瓦房的住宅。由于是老苏改的“纱縠行”,很有名气,所以那条小路也沾光叫纱縠行了,现在整条大街也沾光叫纱縠行了,久而久之,只知小路名,竟遗忘了那家是改过纱縠行的住宅了。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看得出来,城门拆了,近城门的城墙也是拆得乱七八糟的,路也增加了宽长度,人家户增多了,但仍然只有右侧才有人家,只有头两三家开了些不成相的铺面,一家在卖稀饭、醪糟、汤圆,还有一家在卖面,一家在打铁,其余仍为小青瓦房的住家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离原城门十几米的外城墙还部分在,原城门侧、拆乱的城墙基前,只多了几个临时卖饭的棚子,我还在那里吃过饭。至于说三苏祠外面的路叫纱縠行,未曾闻也。
      …………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33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11-6 01:28
依此说法,请解释为什么苏坟山不在三苏而在土地乡?古人崇尚落叶归根,懂不懂!一派胡言!

 楼主| 发表于 2016-2-8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83.222.135.x 发表于 2015-11-6 01:28
依此说法,请解释为什么苏坟山不在三苏而在土地乡?古人崇尚落叶归根,懂不懂!一派胡言!

发那么大的火干什么?发火是会伤肝的。谁也没有说过三苏场是三苏的祖籍地,只说过是三苏的出生地。
根据研究者得出,三苏的祖籍地在修文乡安道里(现在叫团结村)。我在我的帖子《三苏老家(故乡)的传说及辨析》已经说明,你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