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地人的崇州印象 作为一名以文艺为职业的川人,其实我更看重一个地方的文化品位。面对着许多二十年来暴发的中国城市,我不得不指出的是他们当中大多存在相当严重的文化断档甚至退步的现象。如果说在他们当中还有一两个特例,存在着即发展了经济,搞好了城市基础建设,又不放松文化,并且在城市建设中处处关注文化,体现自身文化特色的城市的话,那么崇州无疑就是这当中的一个。 首次来崇州大约是一年以前,当时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来参观崇州文庙。说实话,在来崇州之前,川内大多数保存较好的文庙我都去参观过(比如富顺文庙、资中文庙、翻新的不成样子的德阳文庙以及连残骸都不全的阆中文庙以及许多小县的文庙),然而在那么多文庙当中,保存如此之好,气势如此之恢弘,建筑如此之精巧的,我在川内还是首次看到。或许我是眼界不开,或许我忽略了崇州文庙可能在八十年代维修过。但是即便是我眼界偏狭,然而我们在川内难以找到整体效果如此原汁原味的文庙,甚至古建筑群落中也不多见;即便是这座文庙(还有陆游祠和渑画池)也许曾一度修缮过,然而修缮也能做到修旧如旧,不艳俗,不破坏其原有发特色和风貌,这正说明了崇州市一座有文化的城市。 还要说这座渑画池公园,可以说在川西地区,乃至全川,这座包括文庙、陆游祠和渑画池三位一体的园林,他的风光、文化内涵和建筑艺术都算是排的上号的,即便比起成都的园林来也毫不逊色。我还好写生作画,三次到崇州,三次进渑画池公园,也三次写生,每一次我都感觉还有好多景致自己想要用画笔去捕捉,去表达,可是每一次都难以穷尽,不得不扫兴而归。渑画池给我的印象是——这座不大的园子里却是一个庞大的审美宝库,在这里,你既能寻找到视觉上的美,也能品读到厚重的历史文化所传达给你的美。在这里,尤其是非节假日漫步在这座园子里,在欣赏自然美的同时,感觉自己还不时的和古人对话,在陆游祠里和放翁作心灵的交流,在文庙里聆听士子们对孔夫子的颂词。 崇州的城市建设诚然在成都所辖区县里面不算好的(不得不承认有不少的街道面貌还很糟糕,)。但是它却有一个成都平原城市所未见的优点,那就是众多的城市雕塑。这些雕塑有写实的,以崇庆古代文化名人为题材,如常琚的雕塑。也有现代抽象风格的,比如中兴广场的巨大雕塑。诚然,这些雕塑中,很难说大多是能够真正打动我富有美感的,但是这座城市的建设者们却有那样的意识,一种用雕塑来传达城市文化,体现市民精神面貌的意识,一种时刻在城市建设中注重形式美感的表达。 总之一句话,在我看来,崇州就是一座有文化的城市。其他的不多说,就一座渑画池公园,就足以使我留在崇州而心中不再留念他处,当然除我家乡外。出于良好的愿望,对崇州的建设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崇州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去成都没有一条高标准的大道,而只有一条高速。所谓光华大道西延线受到温江阻碍,似乎也显得很无奈。 二、县域内道路相对落后,举怀远、三郎等地公路,坑坑洼洼,油面破裂。 三、部分场镇面貌差,设施落后。以怀远为例,虽然是区域大镇,场镇面积大,然而设施及其落后,道路破败,有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感觉。 四、城市绿化有待维护和增加。经过常琚广场,那里的草坪被践踏得不像样子了。 五、缺乏一个有一定产值的工业集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