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19|评论: 2

“包公仔”的走红是必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4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头戴官帽,身穿蟒袍,手持令牌,胸前缀着熊猫图案,神态举止有模有样。这就是近来在四川省纪委官方网站“廉洁四川”网页上推出的卡通人物“包公仔”。它的出现,一改原来严肃、刻板的宣传风格,引来众多网民的关注、互动,生动地体现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廉洁四川网站 6月29日)
“包公仔释纪”在四川省纪委官方网站“廉洁四川”网页上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点赞。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么好的效果,笔者认为除了群众对腐败问题的痛恨及对纪检监察工作的关注,还是因为“包公仔”这一灵感的创新、感知、寓意与契合,更是因为它回应了群众对清正廉洁的一种期待。
“包公仔”的走红源于一种理念的创新。过去,纪检监察机关总给人一种神秘感,纪检工作人员也往往以一种严肃刻板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四川省纪委推出“包公仔”这一卡通形象,就是要一改过去“典型案例+传统说教”的反腐宣教模式,变严肃、刻板为生动、可爱。也借此拉近纪检监察机关与部门、百姓之间的联系,让百姓体会到纪检监察机关在威严之中也不乏有它的可爱之处。
“包公仔”的走红源于一种时代的感知。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飞快更新的快餐时代,各类信息知识充斥着微信、微博、网络等诸多自媒体平台,人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去获取信息,而这种背景下,长篇累牍、大段说教的文案已不再占有任何优势,想一想,一部全是文字的党纪国法摆在面前,除了专业人士,有几人能耐心的把它完整的读完。而此时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讲解再加上符合四川人民审美特点的卡通人物出现能迅速抢占市场,吸引众多网民的眼球也就是情理当中,顺理成章之事了。
“包公仔”的走红源于一种知识的接受。“包公仔”带领大家了解了党内警告与严重警告之间的区别以及受到党内警告与严重警告处分对党员干部的影响,了解了哪些干部属于省管干部?省管干部违纪是如何被发现的?纪委何时介入案情调查,相关处理规定如何作出?也让老百姓直观地看到了省管干部从发现违纪线索,到被确认违纪,再到呈现违纪后果等全过程。不说一般百姓,就是很多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于党纪国法的漠视与无知,也是显而易见,很多领导干部因此一步一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而通过“包公仔释纪”很多党员干部愿意静下心了去看看自己忽视的党纪国法,从而对党纪国法多了一份认知,多了一份敬畏,对自己手中的权力多了一份警醒,也就多了一把“保护伞”。老百姓也从“包公仔释纪”中对纪检监察机关、纪检监察工作多了一份了解,对很多纪检工作流程有了更加清晰地认识,能更加有效地参与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中来。
“包公仔”的走红源于一种美好的寓意。十八大以来,四川作为腐败重灾区,路漫漫其修远兮,反腐的任务依然艰巨而复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包公仔”横空出世,从“包公仔”的设计灵感我们可以看出,它头戴官帽,手持令牌,赋予重构四川良好政治生态的美好寓意。截止目前,四川反腐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不但挖出了李春城、李崇禧、郭永祥等大“老虎”,还先后打落了徐孟加、李佳等一大批厅级腐败官员,县处级腐败干部更是查处了500多人,仅2014年四川省纪检监察部门就立案12893件,处理了13445人,这些成绩有力地打击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我们有理有相信,经过全川人民的共同努力,良好的政治生态必将重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必将提升,四川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必将重现。
“包公仔”的走红更是源于一种心灵的契合。众所周知,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和“包公”之名。后世将他奉为神明,更把他当作是严正刚纪的典型。可以说,包公的形象早以深入人心,百姓希望为官者当以包公为楷模,四川省纪委以“包公”为创意,设计出“包公仔”这一卡通形象,不正恰恰顺应了群众对清正廉洁的一种期待吗?
如此而来,“包公仔”走红难道不就是必然了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5-8-11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群众对清正廉洁的期待

发表于 2015-8-12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