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38|评论: 19

[公告]剧名征集中(限期3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7 19: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受重庆市川剧院之委托,现将几个剧名发到论坛,征求广大川剧爱好者的意见~~~~
多选投票

投票已经结束

66.67%
16.67%
16.67%
0.00%
0.00%
0.00%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5-7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亚仙》最好!

发表于 2009-5-7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来的,还不知道故事情节和内容。可否简介一下。

发表于 2009-5-7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尊重历史和传统最好还是老名字好。

发表于 2009-5-8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59觉得此项征名毫无意义!

原本就是根据《绣褥记》改的《李亚仙》,还要学孙猴儿72变么?

要靠剧本和演技来争取观众,切莫靠剧名的“变脸”来哗众取宠!

沈铁梅怎么啦?

昆曲《牡丹亭》《桃花扇》现在也有青春版,也没有改名字,更没有更改前辈的基本主题,而且基本是照原本排演,同样上座。

如果又要据老题材改编,又要更改主题,又要取个花哨的名字,那还不如重新创作。

这《李亚仙》是新创作的吗?

翻肠倒肚,黔驴技穷!

发表于 2009-5-8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绣襦记》

发表于 2009-5-8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纤巧茹馨在2009-5-7 19:20:00的发言:
《李亚仙》最好!

   支持!《绣襦记》也可以。这是大家认可的名字,何需改来改去呢?

发表于 2009-5-8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59老先生在2009-5-8 12:29:00的发言:

59觉得此项征名毫无意义!

原本就是根据《绣褥记》改的《李亚仙》,还要学孙猴儿72变么?

要靠剧本和演技来争取观众,切莫靠剧名的“变脸”来哗众取宠!

沈铁梅怎么啦?

昆曲《牡丹亭》《桃花扇》现在也有青春版,也没有改名字,更没有更改前辈的基本主题,而且基本是照原本排演,同样上座。

如果又要据老题材改编,又要更改主题,又要取个花哨的名字,那还不如重新创作。

这《李亚仙》是新创作的吗?

翻肠倒肚,黔驴技穷!

坚决支持老先生的观点!!!!!!!

发表于 2009-5-8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坚决支持先生的观点!!!以下是引用59老先生在2009-5-8 12:29:00的发言:

59觉得此项征名毫无意义!

原本就是根据《绣褥记》改的《李亚仙》,还要学孙猴儿72变么?

要靠剧本和演技来争取观众,切莫靠剧名的“变脸”来哗众取宠!

沈铁梅怎么啦?

昆曲《牡丹亭》《桃花扇》现在也有青春版,也没有改名字,更没有更改前辈的基本主题,而且基本是照原本排演,同样上座。

如果又要据老题材改编,又要更改主题,又要取个花哨的名字,那还不如重新创作。

这《李亚仙》是新创作的吗?

翻肠倒肚,黔驴技穷!

gfl

发表于 2009-5-8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绣褥记》听大家的。

发表于 2009-5-9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绣襦记》全国许多地方戏都有《绣襦记》,而且大都由川剧移植而来,因此《绣襦记》是川剧的标志性剧目之一,一旦改名,不是把川剧的魂都改掉了吗?还是《绣襦记》

发表于 2009-5-9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绣襦记》

发表于 2009-5-9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列出的名字太鸳鸯蝴蝶了一点

几大记的内容包括名目早就深入人心了

何必多此一举呢

除非重川汤药都换了

发表于 2009-5-11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城戏痴在2009-5-7 19:14:00的发言:
受重庆市川剧院之委托,现将几个剧名发到论坛,征求广大川剧爱好者的意见~~~~

????????????

发表于 2009-5-1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唐传奇中此剧曾名作《一枝花》《李娃传》等

发表于 2009-5-11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zp616061在2009-5-11 10:15:00的发言:

????????????

 

路过……

发表于 2012-10-6 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枫风 发表于 2009-5-11 22: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QUOTE:以下是引用zp616061在2009-5-11 10:15:00的发言:
????????????
 

上去。大家再看看!

发表于 2012-10-6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戏源自唐代传奇《李娃传》可用否?

发表于 2012-10-6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五九老先生的观点

发表于 2012-10-6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至民国至80年代'绣襦记'在川内外红极一时影响颇大...尊重原著,尊重历代编创人员;个人认为59先生见解正确!说句不客气的话;小狗仔随尔闹腾!谅尔等永远不可能把川剧弄整成巴剧,蜀剧...简至没名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