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750|评论: 6

【朱亮兴】库区搬迁纪实

[复制链接]

2018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9-7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东灌工程竣工已经40年有余,一山三湖彻底改变了河西人民靠天吃饭的命运,让天府雄州真正的名副其实,40年弹指一挥间,当年的建设者已经进入迟暮之年,有的甚至已经去世,当中的一部分人日后功成名就,绝大部分民工仍过着脸朝黄土背
朝天的贫困日子,如今猫鼻梁水库已经成为了龙泉湖,张家岩水库成了翠屏湖,三岔湖更成为天府新区核心地带,回首过去,火红的东灌岁月逐渐被人们遗忘,面对如今的天府明珠,我们应该记住点什么呢?很感谢东灌之友联谊会副理事长,简阳宏馨房地产开发公司,世界朱氏宗亲联合会四川地区副理事长朱亮兴先生为麻辣简阳论坛带来如此厚重的精神食粮。
                                                                                                                                                         ——  巫昌友

      1975,是三岔水库搬迁最关健的一年。
      这年冬季的一天,我听到公社广播,通知我和三大队的付伯均到简阳县三岔水库工程指挥部,石板工区拆迁安置办公室报到。接到通知后,我向区迁办走去,区迁办的临时办公室设在三岔区建园公社一个大队的四小队里,在新三岔镇到老三岔坝的公路旁边(现在的花岛附近,己被淹没)的一间旧房屋内,办公室两边是区迁办人员的临时住所。到了办公室后,见到了区拆迁办的二位负责人,他们分别是来自石板区粮站的骆发跃和石板区食品站的曾太光。还有各公社负责拆迁安置的负责人。我们公社负责的人是蔡鹏举,他是公社信用社的主任。
     报到完毕,骆发跃和曾太光二位同志作了发言,阐述了我们这次来的目的,是突击四十天,完成库区搬迁任务。接着安排了我们的工作:就是给雅安汽车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带路。我被分配到了该公司59队的27号车上,司机是胡遂明。雅安汽车运输公司投入的汽车有20台。除此以外,投入库区搬迁车辆的单位还有:四川空分厂、空压厂、川拖厂、橡胶厂、桥梁厂。028、0876、7237部队等也投入了汽车。加上各公社、大队投入的汽车、拖拉机,总共车辆不下一百台。
     雅安汽车运输公司的师傅们,晚上,住在石板区供销社旅馆楼上,司机们每天早晨都起得很早, 有不吃早饭的习惯。起床后,洗漱完毕,他们就走进茶房,手捧茶盅,泡上一盅浓茶,慢慢进行品尝。四点左右,他们纷纷上车,将汽车发动,进行预热,顿时,停车场上就陆续发出轰隆轰隆的声音。过不了多久,一辆接一辆的汽车就驶离了停车场,灯光像一条长龙。汽车沿着石板—莲花—草池到三岔的道路,一路颠颠簸簸的驶去。天刚麻麻亮,车辆就到达了各自需要运输搬迁的现场。我负责带的车辆,主要运输的迁移户是搬到我们公社的住户。
     1975年的冬天,是多年少有的严寒天气,因为数天的大雪,大地银装素裹,几天未化完。地里的蔬菜被雪压在地上,喘不过气来,冻坏的蔬菜已停止生长,特别是芹菜,往年这时,应该长到一尺以上的,但是今年,长的高度还不到往年的一半。道路被碾得一片泥泞,不时陷车。堆在道路两旁拆下的房屋旧料,—户埃着一户的,堆积如山,一眼看不到边。家俱用草掩着。床上用竹子搭个三角架,架上有的用篾席盖着,上面再盖稻草。这就是住人的窝棚了,四面透风,一家人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住着,盼望汽车早日到来,将自家拆下的房屋早日运走。
     一天早上,天刚麻麻亮,我带的27号汽车已驶入三岔区建国公社大亮七队的路上,安排运输的对象是这个队上的搬迁户黄云辅家的财物。头天他已接到通知,知道汽车今天要来,因此他早早地从窝棚里出来,顶着刮骨的寒风,冒着雪花,在路边三个石头顶着的锅上,把饭做好,等着运输的车辆到来。黄云辅是建国公社大亮大队的副支部书记兼大队长,还兼七队队长。在拆迁前,建国公社党委书记吳从龙曾找过他,劝他不要搬远了,就到水库附近的清水四队去。但是黄队长为了顾全大局,带动搬迁,他没有听吴书记的劝说,还是决定服从拆迁办安排的地方——搬到石板区英明公社—大队九生产队去。汽车刚到,他忙招呼我们吃饭,他自己却去通知人来装车。就这样,汽车一敞一敞地跑,我们一天一天的带路,联系。搬迁户的财物在1976年的春节前基本完成
       按照当时的搬迁补助标准,以室内面积计算;每平方米,瓦房3.5元,草房5.5元。补贴投劳4.48个。
      在那个年代,按照这样的标准,加上 40天的突击任务,库区的搬迁基本结束。至此为三岔水库的蓄水创造了条件。
     库区人民为三岔水库建设作出的的贡献,应当永远铭记在全县人民的心目当中。



朱亮兴简介


姓    名:    朱亮兴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48年8月29日
民    族:    汉
出 生 地:    四川省简阳县英明村人
曾 用 名:    朱谅兴、朱亮星。

1956年(8岁)在英明乡中心村小学发蒙读书
1960年(12岁)初小毕业,同年考入高小
1963年(15岁)高小毕业考入草池中学(简阳第五初级中学)
1966年初中毕业(停课,在校搞文化大革命)
1968年10月23日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972年3月—1979年底参加东灌工程建设,赴武庙沟修南干渠、江源干渠、雷家支渠以及鸡公山遂洞的毛渠和三岔水库、猫鼻梁水库的建设(其间两次报名参加高考被拒)。
1980年英明乡业余教育
1981年考上民办教师被拒
1982年—1986年任英明乡贡明村文书兼传业化会计。
1984年一一1987年英明乡建筑队公计,施工负。
1988年一一2007年四川省都江堰龙泉山灌区管理处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员。
2007年组建简阳市宏馨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任董事长,法人。
2014年退休。





1.jpg
001nPY7Hzy6UpTN2E5W70&690关羽.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亮兴与施建新合影
psb.jpg

2018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9-7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亮兴先生

朱亮兴先生

朱亮兴先生

发表于 2015-9-7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朱亮兴诉撰东灌故事之赋

                                                ---让百万人民的历史丰碑光焰长辉
        2015年8月29日,东灌之友联谊会在蓉城沙河外滩召开第五次例会。新加盟的副理事长朱亮兴,讲述了他满含悲喜交加之泪,撰写当年参与兴修东灌伟业的故事。令我感激不已,浮想联翩,遂以此古风而赋之:

        
                        
                      万物若比拟人般,色彩特性最为先。心志如山情如水。刚柔相济克万难。
                人生百年似不短,怎奈史河长无限。情倾故土天地人,问君心手何以堪?
                都说简阳典藉多,一山三湖概大全。历史丰碑光永照,胜地风情耀人间。
                叹忆当年开山军,斗艰历险洒血汗。英烈捐躯百十九,骨肉残身两千三。
                盖世伟业震中外,万象公益孕福缘。十年苦换鱼米乡,西部江南现眼前。
                青山绿水泛金银,神功引来天府园。山乡天降新机场,百万健儿秀中川。
                雄州千古独一例,汗青万世永铭嵌。自古三立人皆记,立志立业再立言。
                为继壮志启后代,众口倡建博物馆。无论简阳归何处,史馆成日英烈安。
                天理民愿不容违,终有志士知恩感。深厚人文呼抢救,劝君命笔快与参。
                作人当学朱亮兴,百折不挠志高远。经风沐雨炼情性,精彩人生出平凡。
                他年受尽冤枉气,招师考学均遭贬。歪官选贤只认亲,教书偏用口吃汉。
                一腔正气承祖训,怒对邪恶赠讽联。山阻渠水村民急,身先士卒掘洞涵。
                带队鏖战猫鼻梁,目睹哑炮出惨案。血肉横飞肠挂树,哭伤悼友志更坚。              
                任尔生死考验多,为民造福义无反。强忍悲痛告战友,工程不完家不还。              

                今为助人写春秋,常予作家捐书款。老夫重显少年艺,锦绣文章绘画卷。
                大半辈子献农水,老乐思为创宏篇。年近古稀出神笔,挥泪记写战东灌。
                珍留子孙无价宝,不朽精神代代传。难怪儿孙个个强,好人好报终使然





注:
     一心秉承朱熹先祖盛德的朱亮兴,“自幼养成德智高,一身正气不折腰。”两次招聘教师,两次报名参加高考。均因所谓历史问题而无门无望。面对无休止的折磨打击。他不得不用手中的刀笔利剑,满腔愤懑地写下一幅正气凛凛的对联:“任人唯亲书记作出榜样,张口结舌结巴教书高明”。从此,义无反顾,自创大业,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终凭自己的巧手雄心,走出一条光鲜亮丽的人生新路。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9-9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载史册,光芒四射!

发表于 2015-9-20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朱亮兴奇人奇事赋
       乙未七月,二十三日;东灌联谊,昌友通知;阳安初会,有幸相识;八月初二,骚扰二次;陪同诗友,拜会尊师;再度接触,竟成相知!亮兴朱总,奇人奇事;为人洒脱,耿介无私;本赋开篇,权作序词。些许微言,耽君听视!
      朱君其人,生于四八年春;耕读传家,原住芦葭英明;儒门后裔,自幼好学聪敏;奇人奇事,容吾举例告禀:奇人者何,超乎寻常之辈也;何谓奇事?越乎常理之为也!
      吾观乎朱君,其超乎寻常者四:两次应聘教师无门,二度报考高校无望;无权无势,敢于直面书记,撰联予以抗争。此奇人之一矣!敏而好学,建筑天才;力挺东灌建筑队,多少工程巧安排;纵然是茹苦含辛,到头来竟是编外。此奇人之二矣!把握机遇,找准商机;奋力拼搏,异军突起;突破了简阳圈子,终赢得出人头地。此奇人之三矣!年近古稀,钟情笔耕;反哺文化倡善举,书山学海觅知音;“海椒水故事”,晚年亦成文化人。此奇人之四矣!
       吾闻其所作,越乎常理者亦四。土法上马,自力更生,两度打通鸡公山,没有掏国家一分钱;引来岷江水,灌溉家乡田。此奇事之一矣!回首当年,猫鼻梁下,目睹哑炮罹惨祸,断肠血肉挂树椏;无怨无悔枕戈眠,誓为东灌献春华。此奇事之二矣!地震灾区,恢复重建,一算亏本多撤走,工地唯余朱老板,直至工程完工后,结算亏本几百万。此为奇事之三矣!富甲一方,私企老总;常批“为富不仁”事,屡建“同襄盛举”功;终身不忘农耕事,追先承祖正家风。此为奇事之四也!
       奇人奇事岂八件,发扬光大无止境!为光大朱门,赴海外寻经;朱氏族谱须修订,大陆追根,港台觅亲;台湾岛上萧万长,新加坡国掌门人;旅欧还赴美,族谱终始成。呼唤后辈知先祖,秉承理学育后生。朱氏祠堂捐巨款,朱熹铜像神一尊!冷君倡建人文馆,朱老首位召集人;东灌之友联谊会,理事会上最强音:一山三湖内涵广,简州人文积淀深;烈士精神贵发扬,历史渊源应留痕!冷君朱老奋臂呼,呐喊摇旗接踵跟;立地顶天遂人意,预祝馆墙早建成!

                                                                                                                        古稀草民:苏文杰
                                                                                                               

                                                                                               2015年9月17日下午6时于贾家


发表于 2015-10-3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搬迁是三岔水库建设中的艰巨的重头戏,祝贺朱先生在宏伟的龙泉山引水工程建设史诗中写下的生动诗句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