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的雨,西昌的雨......
小时候,经常跟单位的车往返于成都和西昌,途中要经过雅安。
那个年代的雅西公路不光是曲折蜿蜒,还道路狭窄、起伏不平。走一次基本上要两天时间,因此,不管上行还是下行,每次都得在雅安住宿一晚上。
听长辈们说雅安是全国有名的雨城,遭遇暴雨泥泞路,开车的总是喋喋不休地咒骂老天,整得人心里郁闷不已,那时候,若不是为了我深爱着的婆婆爷爷,我绝不会下好大的决心一次次地往返于蓉昌之间。
雅安之所以被称为雨城,就是因为多雨。她的多雨,其实是由雅安的特殊地理环境造成的。西南边的泥巴山,四节雨不断,所以,这里的雨可谓为“天工之雨”。
老解放或南京嘎斯每次在翻越雅安泥巴山的时候,十次有九次遇雨,泥泞路烂,车辆易打滑,事故不少,因此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泥巴山犹如洪水猛兽一样让人厌烦。
遇到秋末冬初,泥巴山的雨,将谚语中的“一场秋雨一度寒,十场秋雨穿上棉”反映得淋漓尽致。
据说,雅安城自从新塑了一组女娲补天的塑像以后,雨城的雨似乎有了明显的间歇。
如今的西昌,不像以前在夜里下雨,早晚凉爽,早起见霁虹,天空被雨清洗得灿烂明亮的,反倒更象以前的雅安那样雨多成患,冰冷无情肆无忌惮地打在人的头上。
是不是西昌也该塑一座女娲娘娘手举五彩石补天的塑像,西昌的雨才会消停?
望着空中连绵不停的雨,有人愤懑怨叹:“这该死的天,又漏了”!衣服穿了终究会脏,洗了好几天都还是那么湿润;住在底楼的住户,翻检出发霉的衣物和皮鞋,也晒不上一场舒适的暖阳味道。
这几月连续的雨,明显感觉天气愈加进入秋凉,一场秋雨造成一次降温,气温一次比一次更低。十场秋雨过后,大约就是秋尽冬始了。
昨日,发现街上要风度不要温度,爱秀美腿的靓妹们,竟然穿上长靴子和御寒衣,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了。
因绵绵不歇的雨,而扰乱了人们休闲出行计划。一场秋雨一场寒,凉的不只是天气,还有郁闷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