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6日,艾中华几番周折,来到了张琼华的老家——营山县消水镇龙佛村。
“他的突然到来,着实让我既感动又惊诧”,张琼华介绍说,艾中华家庭条件在巴基斯坦算得上殷实。刚来她家时,她父母及婆婆完全惊呆了,邻里乡亲也象看“稀奇”一样围着艾中华,有人问小张怎么找了一个“中年黑人”?又有人说:“你长得这么漂亮,在国内完全可找一个好人家”,“找一个外安人稳当吗?……”,不管旁人和父母怎样说,怎样评价,小张始终要坚持自己的选择,她坚定地认为,这个皮肤黝黑、眉毛浓密、鼻梁高挺、外表帅气、内心坚强、勤奋肯干、对人真诚的巴基斯坦小伙,就是她终身的托付与选择。
她爱他,他也爱她,爱能产生力量与奇迹。
“其实,艾中华今年也才23岁”,小张介绍说,小伙不但人长得帅,而且特别勤快,特别善良。在几天与她父母相处的时间里,家人对这个来自外国的“准女婿”刮目相看,不但同意小张与他交朋友,而且还同意他们创业干出一番事业。
两人同了心 黄土变成金
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再过半年将圆满毕业的艾中华毅然决定不回国,他要在中国干出一番事来。
今年6月底,艾中华提议小张在中国开一家西餐厅,他来教小张做西餐,张琼华立即同意,并决心全力做好。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两人先后到了武汉、重庆等地考察。
最后,他们看到了川北医学院每年都要招收几百名外籍学生的商机。决定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人脉及语言优势,在川北医学院新校区开一家既适合外籍学生口味,也适合中国人口味的西餐厅。
两人在家人的经济支持下,加上自己这两年学习、打工期间挣的钱,以及向朋友借了一些钱,租了门面、买齐了用具和材料。
整个暑假,不辞辛劳、多方奔走,从租房子到装修,从材料的选购到菜品的制作,样样都是两人“亲自操刀”,没有请一个零工和师傅,一个多月下来,两人都瘦了一大圈……。
终于,两人在高坪区安汉派出所、工商、税务及卫生防疫等部门和区委报道组的支持下,于9月4日在高坪区川北医学院新校区进大门右边100来左右一小巷内,即江东派出所原址处,开了一家规模和档次却不低的西餐厅“友谊餐厅”,当天晚上200多名来自巴基斯坦、印度、毛里求斯等近10个国家的留学生前来祝贺、消费,场面十分火暴热烈。
“这是高坪第一家西餐厅”,9月6日中午,记者再次来到‘友谊餐厅’,但见100平方米有15张桌子的餐厅里坐满了前来消费的客人,张琼华正满头大汗用流利的英语为招呼客人……, 餐厅里的20多个西餐菜品色、香、味俱全,让人食欲大增,特别是牛排口味相当好,“手抓饭”里配有鸡肉,巴基斯坦运过来的咖喱等调料,米粒煮得较;“奶酪”里煮熟的鹰嘴豆加水果拌酸奶,酸中带甜。几个汉族人吃这些美食时,都是你看我,我看你,感觉非同一般。餐厅信奉的伊斯兰教禁止饮酒,但狂热地喜欢很甜的饮料。
“我们要靠诚信和环保赢得顾客”
“做餐饮讲的就是诚信和环保”,9月7日上午,张琼华向记者介绍说,今年在川北医学院留学的外籍学生有400多人,他们大都喜欢自己家乡的口味,对中国的火锅、烧烤之类又不太感兴趣。
“为了给大家做上可口的家乡菜,我亲自上街买菜、亲自下厨做菜”,张琼华介绍说,他从小就对做西餐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打工期间也曾“拜师”学习西餐厨艺,所以做起来得心应手。
“中巴友谊历史悠久,巴基斯坦被中国不少人誉为铁哥们,巴基斯坦不少有志青年到南充川北医学院留学。他们在南充不仅学得了知识,增加了与南充人民的友谊,有的还像艾中华一样有的还收获了爱情,”采访中,一位印度留学生介绍说,仅巴基斯坦到川北医学院留学的学生一年就有100多人。
“艾中华与南充姑娘小张相恋,已经两年多了,张琼华开的这家伊斯兰风味的‘友谊餐厅’深受留学生的欢迎。”,来自加纳的一美女留学生介绍说,9月4晚开业时,邀请了巴基斯坦学友及非洲、印度留学生200多人共同欢聚,大家吃得很开心,玩得很快乐。
记者现场看到,他们用传统美食手抓饭、奶酪食物招待来宾,让留学的青年感受家乡的味道,巴基斯坦青年用手把饭捏成小团往嘴里送,而非洲学生用勺子吃。
“我们要始终坚持诚信和环保,绝不净昧心钱”,采访中,张琼华介绍说,他们用的菜油是高坪区擦耳镇的“小榨香油”,而大米则是用的黄溪乡出产“黄溪贡米”,所有的菜品中坚决不用地沟油和对人体有害的添加剂和原料。而在消费上则“走大众化”路线,要让这些外国留学生消费得起,也要让中国顾客“多回头”。
记者看到,当日中午100多名外籍留学生相聚在一起都带来了手机,却没有见一个人独自玩手机,不象中国青年,走到哪里都能见到低头一族。
“你俩好久结婚呢”,采访结束时,记者现场问艾中华和小张,他俩异口同声用中文说,我们的爱情是纯洁和坚贞的,结婚的事现在还不忙,我们要在中国安家创业,要让自己的青春无悔,事业有成!
一对让人敬佩的异国年轻恋人,愿你们爱情之花永放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