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脑海里魁星阁还曰之钟鼓楼的时候,我和母亲住在离之不到五十米的老街理发店。 钟鼓楼洞顶贴满了燕窝,每天早晚都能听见西西唆唆燕子翅膀扑扇飞过的声音,时不时还夹带咀咀咀的燕鸣,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 虽然街道很窄很旧,店铺几乎青一色的民国木制,店内也大都的报纸糊墙。很清晰地记得那年1997。 十二年前,吃过隔壁饭馆用剩肉馅做的包子,买过对门怎么擦也擦不掉铅笔印的橡皮,刚放假的暑假作业本上写着 课后生字金抄一遍,天还没亮就被街边报道邓爷爷逝世的广播吵醒,和一直觊觎上钟鼓楼上去看看却害怕那黑洞洞的楼梯和看门人… 似乎这一切在眼前快速放映,却无法让它停下定格在当时,而人却在现实的现在走过场。
当时发誓这辈子不会踏近被遭蹋了的仿古街,却还是忍不住,去吃了臭豆腐,上了魁星阁,无聊用自行车来回穿梭。究竟抵不住诱惑,山区小县城的现代化…也许只是外国人认为那是古色古香。 原来住的地方现在成了手机铺,对面实现了科学炸臭豆腐。如今魁星阁楼梯锁上了。坐在楼梯口照张相。始终没进到内部探个究竟。 也许会很失望。 毕竟德昌太小,钟鼓楼相形之下也很寒酸,容不下姑且谓之潮流的审美。 可能从开始,这山区小城便为土字代言。当潮流来时已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 乃至在县委领导提出的近似豪言壮语,在我们在大市面读书的8、90后看来是…俗不可耐,没志向。 “拼命干五年,建成西昌后花园!” --引自河对门广告牌。 大概说德昌土,其实也包括了自己,朝笑自我跟不上潮流。 当我在小霸王的时候,别人都在红警了;当我在星际的时候,别人都半条命了;当我在梦幻的时候,别人都魔兽世界满级了。 扑面而来的大屏手写国产山寨充斥着整个县城。想换个诺基亚营业员嗲声嗲气地说我们这只有普来达…乍眼一看整个店面除了大屏手写愣没别的了…说德昌土得到处,自己脸上的黄土都干开濒了。魁星阁里面恐怕是填闷了的黄土。
王大学该出书了吧。好好表扬哈县委县政府,顺便把州委一起顺带表扬了。说说德昌的经济怎么怎么快速增长,文化怎么怎么提升。最好再赋首诗,恐怕叫个厅级干部来都发展不了这么快。 我在想,感觉德昌给我的感觉现在是中年男女当道,缺乏活力。大概是德昌的人才青年出去了都不想回来了,要么就是回来了弄颓废了…还有就是不太爱现,制约了发展。剩下的不是早就结婚刮蒜苔了,就是去干底层工作去了。等混出来了人到中年,德昌遭无限循环了…貌似是没的啥鼓励青年创业的优惠条件,而且县城人太少,贫富差太大。有点钱的大都是属于吃房租好逸恶劳的。香城社区除了老板谁能产生生产力? 哪天铁金长糖厂洗白了,县政府就换血了。 哪天德中一届出两个清北的,老伍就可以走县政府拍桌子了。 哪天在德昌开IT公司了,西环路差不多该连通宽裕和黄家坝了… 到时候在仿古街上立个碑,上书:3009年,2月29日,德昌建立地级市,名曰德昌市,东起微波站,西至仙人洞,南北贯通宽裕高新区和黄家坝火车总站,全市人口250万,全市有全日制大学两所,国家级重点中学两所,同级别小学两所,分别为:德昌大学,德昌职业技术学院,铁合金中学,一二小中学,曹家碾小学和凤凰花小学。于茨达兴建茨达机场,次年完工并正式加入中国航空。本地雪茄行销全国,德昌板鸭更是远销海内外。我市让全世界人民都熟悉一句广告词:这个周末去哪里呀,去哪里,去哪里,去哪里,就去德昌吃卷粉呀,吃…卷…粉…偶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