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17|评论: 16

嘉陵区世阳镇马兰沟村,日前已正式申报中国传统村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5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嘉陵区世阳镇马兰沟村,现存许多明清时期民居,其中穿斗木结构院落31栋、 穿斗石木结构院落198栋。“马兰沟村曾经走出了明朝兵部尚书韩士英。”因为该村保存着大量古建筑,日前已正式申报中国传统村落。
嘉陵区世阳镇马兰沟村.jpg
嘉陵区世阳镇马兰沟村2.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兰沟村得名有两个传说, 其中一个就与“茧壳坝” 有关。“马兰沟里有多条小沟渠,每条小沟被小山梁分割,沟外的茧壳坝成为汇流的地方。”连同榨石沟在内的沟渠犹如花叶,茧壳坝形如花柄,这朵“花”如同一朵盛开的马兰花,马兰沟因此得名,另外一条较大的沟渠也被叫做马兰沟。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兰沟村及其附近,不仅有山有水,还有石。“石龙过江”、“官帽石”、“三大炮”都是远近闻名的自然景观。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马兰沟村龙山上, 两条高约10米的巨石相依而卧,长的上百米,短的约八十米,巨石裸露部分已形成圆柱形,酷似巨龙背脊,石上苔藓如同鳞甲,石缝里长出的大树如同犄角,活灵活现,像巨龙在江中遨游、翻滚。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山山脉向曲水河上游延伸,中途有三块巨石,如同乌纱帽———中间较大的石头似帽盔,两边较小的石头形同帽翅。
  与石龙过江、 官帽石相对遥望的是龙凤山村的“三大炮”,一块黑黝黝的石头上向同一方向“长”出三条石柱,神似炮架上伸出的三门大炮。
明清院落 阶沿最宽达四米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神奇的自然景观,马兰沟村现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筑。
  通观马兰沟村民居建筑式样,有一字形、三合院、四合院,结构大多为青瓦屋顶、穿斗木结构、穿斗石木结构。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兰沟村建筑群主要集中位于该村一、二、三、四、五、七、九组,其余以散居形式存在。“马兰沟村现存穿斗木结构院落31栋, 穿斗石木结构院落198栋,依山而建,掩映于丛林绿树之中,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体现出自然与人文融合。”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居建筑对阶沿特别重视, 其宽窄不等,一般3至4米,都可逢事设席。阶沿的材质不一, 多以石料采用水磨工艺拼砌。底蕴深厚 曾走出明朝兵部尚书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兰沟村不仅有大量的明清建筑,还出过历史名人。”世阳镇党委书记孙伟告诉记者, 明朝兵部尚书韩士英就从这里走出, 他是马兰沟村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的重要资源。
  韩士英生于明宪宗成化二十二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五年,字廷延,号石溪。

发表于 2016-3-25 19:07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兰沟村现存穿斗木结构院落31栋, 穿斗石木结构院落198栋,依山而建,掩映于丛林绿树之中,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体现出自然与人文融合。”
 楼主| 发表于 2016-3-25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兰沟村现存穿斗木结构院落31栋, 穿斗石木结构院落198栋,依山而建,掩映于丛林绿树之中,与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和谐统一,体现出自然与人文融合。”

发表于 2016-3-25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太少了,值得好好发扬

发表于 2016-3-25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3-25 22:51
应该好生宣传一下,世阳是个好地方。
发表于 2016-3-25 23:1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充像韩姓这样的老土著不多了,大部分是清代从外省来的流民,西充土著人口还占优势。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