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新闻网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新闻网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鉴宝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绵阳论坛
›
董延喜《道德经》传家版第79章:得饶人处且饶人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1714
|
评论:
1
董延喜《道德经》传家版第79章:得饶人处且饶人
董延喜《道德经》传家版第79章:得饶人处且饶人
[复制链接]
观天下
观天下
当前离线
积分
4311
发表于 2016-3-30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董延喜《道德经》传家版第79章:得饶人处且饶人
[原文]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新译]
结下大怨再去想办法和解,怨恨终究难以彻底消除。即便是用以德报怨的方法去化解,怎么能称得上是善行,是最妥善的解决办法?
因此有道的君王不去与民结怨,就好比手里握着借据而不去强行讨债一样善待百姓。
有德的君王像手握借据而不强行讨要一样宽厚待人,有理让三分。无德的君王像强行征讨的收税人一样任意妄为,得理不让人。
天道虽然没有亲疏厚薄之分,却常常不自觉地护佑着那些与道合一的良善之人。
[会意]
这一章老子把不与民结怨,作为治国理政、从根本上防止社会动乱的一个重要原则,告诫君王要实行德政,不要实行暴政。要清静无为,不要任性胡为。要善待百姓,不要横征暴敛。
老子首先总结出一个处理纠纷的规律性经验: “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君王一旦与民结下大怨,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去和解, 是一定会留下后遗症的。即便是你用以德报怨的方法去化解,也不算是最妥善的办法。那么最妥善的办法是什么呢?老子暗示我们,最妥善的办法是从根本上避免与民结怨。这里的大怨,不是普通的个人恩怨,民事纠纷,是指大规模、大范围的民怨。一旦达到大规模、大范围的民怨沸腾、怨声载道的时候,必然会引发暴力抗争,社会动荡。正所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失人心者失天下。
接着老子教诲君王们:“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宽容他人,善待他人是从根本上避免与民结怨的合道之举。契即契券,古代借贷金钱、粮米等财物订立契约后把内容记载在竹简或木牍上,然后分成两半,左边的叫左契,由债权人保存。右边的叫右契,由负债人保存。索还财物时,以两契相合为凭据。老子这里所说的“执左契”,是指持有证据,在纠纷中掌握主动权的一方。“不责于人”是说即便是掌握主动权,在对方没有偿还能力的情况下也不去强行讨要。历史上有一个“冯谖烧券”的故事,冯谖是战国时代齐国相爷孟尝君的门客。孟尝君在自己的封地薛邑放贷,由于薛邑连年欠收,债款不能按时收回。孟尝君便派冯谖前去追讨。冯谖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召集债务人当众宣布,薛公孟尝君决定,有偿还能力的富人必须定期还债,没有偿还能力的穷人一笔勾销,并将穷人的债券付之一炬,当地百姓对孟尝君感恩戴德。不久孟尝君因谗言被齐王废除相位,三千门客立马作鸟兽散,冯谖随孟尝君退居薛地生活,当地百姓扶老携幼走出几十里夹道欢迎,孟尝君到这时候才明白“冯谖烧券”的价值所在。这个故事“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的典型案例,冯谖之举塑造了孟尝君在百姓心目中的“有德”形象,才使孟尝君因此而受到百姓的拥戴。老子借用“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打个比方,目的在于通过这个比方告诉我们,宽容他人,善待他人是合道之举,是从根本上避免与人结怨的最佳选择。
老子在这里提醒帝王们要以道治国,以德化民,万万不可结怨于民,蓄怨于民。本章的“天道无亲”与第五章的“天地不仁”是一个意思,都是说天道没有亲疏厚薄之分。既然天道没有亲疏厚薄之分,又怎么会去护佑良善之人呢?这里不是说有一个人格化的天道去专门护佑善人,而是说善人之所以得到天道的护佑,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善行合于道,同于德。正如老子在第二十三章中所言“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从事道的人,与道合为一体。从事德的人,与德合为一体。与道相同的人,道也乐于帮助他;与德相同的人,德也乐于帮助他。道是一种正知、正见、正能量,与道合一的良善之人自然而然地同于大道,合于大道,从大道中获取人生智慧和生命能量,所以他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大道的护佑。
从道德传家的角度,本章所包含的原理非常有现实意义。一个家庭,家庭成员如父子之间、婆媳之间、夫妻之间、兄弟姐妹之间怎样做到六亲和睦?为什么会出现父子兄弟反目成仇?为什么现代社会离婚率那么高?为什么很多家庭亲情缺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这种宽容之心、善待之举。俗话说,没有舌头不碰牙的,一家人生活在一起难免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纠纷,我们要学会把这种矛盾和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有三句话请道友思量:一句话是冤家宜解不宜结。为人要尽量避免与人结怨,包括自己的亲人和朋友。第二句话是莫让小怨成大怨。有了小气小怨要及时化解,不要让小气小怨累积成大气大怨,甚至积结成你死我活的死疙瘩。第三句话是得饶人处且饶人,有理也要让三分,有时候看似给别人留条路,其实是给自己留条路。把对方逼到墙角,置于死地而后快,必然会引起拼死相博。二虎相斗,那结局或一死一伤,或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好果子吃。我有一副自撰联与道友一起分享:明道积德行善一门家风,父慈子孝孙贤六亲和顺。
俗话说,为人不与人结怨,半夜走路心不惊。一个一辈子没干过亏心事,一辈子没与人结过大怨的人,不会有人砸他的黑砖。
[道歌]
和怨不如不结怨,
宽厚待人是关健。
得饶人处且饶人,
天道无亲佑良善。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薇号gongxm2013
薇号gongxm2013
当前离线
积分
23
发表于 2016-3-30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img]http://www.mala.cn/:
http://www.gongxm.com/cnool/em123.jpg
[/img]
评论
赞同
1
反对
0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