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40个乡镇42万余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3亿多元。
暴雨后的江油(訚纬韬 摄)
暴雨淹没泥路(訚纬韬 摄)
暴雨严重影响江油农作物 (訚纬韬 摄)
江油板房社区受暴雨影响(訚纬韬 摄)
连续的暴雨积水齐膝盖深(訚纬韬 摄)
水把路面淹完了 (訚纬韬 摄)
行人在水路中艰难步行(訚纬韬 摄)
四川新闻网江油7月17日讯(记者 谭勤 报道)7月14日下午以来,江油市持续遭受特大暴雨袭击,这是江油有气象记录以来,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大、降雨面宽的罕见特大暴雨,截至16日21:00时,全市有22个乡镇降雨量超过300毫米,其中永胜镇520.4毫米、东安乡515.7毫米、小溪坝镇495毫米、重华镇490.5毫米、二郎庙镇461.6毫米,降雨量大的乡镇接近常年降雨量的一半。此次暴雨天气致使全市40个乡镇42万余人受灾,所幸尚未造成人员死亡。据初步统计,全市农作物受灾32万亩(其中成灾10万亩,绝收1.5万亩),牲畜死亡约3600头(只),倒塌房屋590间,损坏房屋约900间,损毁河堤约1万米、沟渠约10万米,冲毁田埂约2.6万米,垮塌塘堰445口,毁损道路270公里、桥梁49座,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元。目前,暴雨仍在持续,灾情还在扩大。
灾情发生后,江油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紧急部署防汛措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易林同志为指挥长,市长宋开慧同志为常务副指挥长,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为副指挥长,市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特大洪灾应急抢险指挥部。安排市级领导迅速深入所联系乡镇,察看灾情、组织抗洪抢险、慰问受灾群众,要求各乡镇、各部门高度重视暴雨天气带来的影响,严密防范因暴雨形成的灾害及次生灾害。突出抓好重点区域、重点防汛单位,特别是溃坝和高危水库、雁门地区堰塞湖、地质灾害威胁区、河流低洼地带、城市积涝区等的避险抢险、人员疏散转移。
15日,市委书记易林同志前往河堤、水库、城区板房社区等重点地段,实地检查指导防洪度汛工作。当天晚上,易林、宋开慧又分别前往涪江河堤中坝堤防段、文胜乡、新春乡、新安镇等乡镇,深入检查各乡镇防洪度汛准备情况,指导防洪度汛工作。16日,易林、宋开慧又兵分两路,带领相关部门同志,不分昼夜奔赴受灾严重的北片区20多个乡镇,现场指挥六合乡、敬元乡、枫顺乡等乡镇抢修通讯、道路,全力组织救灾抢险工作。按照市委的统一要求,其余市级领导已赶赴所联系乡镇,与群众一道抗洪抢险。
与此同时,各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迅速进入应急状态,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特别是认真做好防洪抢险物资储备、抢险队伍建设,现全市已储备编织袋16万条、麻袋1.5万条、砂石料5.5万方、桩木110方、铅丝30吨、竹席4500床、冲锋舟2艘、救生船7艘、救生衣1200件、抢险车辆120辆、抢险机具85台、抢险工具2800件,建立抢险队伍225支,落实抢险人员2600人。气象局、防汛办等单位加强值班,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和降雨情况,注意搜集周边地区天气雨量情况,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各乡镇、各部门加强防汛领导带班和值班工作,所有领导、干部职工全部到岗到位,场镇单位、水库、重点防汛部位的防汛责任人全部到岗,值班人员进一步加强了巡查观测,做到处置得当。
另外,全市严密防范次生灾害,积极开展抗灾自救。通过电视、广播、短信平台及时发布暴雨灾害信息,增强群众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做好雷电、地质灾害及病险水库泄洪避险等次生灾害防范工作。同时,积极组织受灾群众做好抗灾自救,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本网新闻热线:0816—3266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