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28|评论: 2

多元利用 发展蚕桑有“钱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5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赵威 张昭辉
  桑芽做茶,桑尖做菜,桑叶养禽,桑果酿酒,桑枝育菌,桑根做药,桑地种豆,桑园养禽……西充县友林蚕业合作社与西南大学、四川农大的蚕桑专家建立了合作联系,探索出从桑尖到桑根的现代蚕业立体综合开发利用。目前,该合作社实现年收入近1500万元,带动400余户社员共同致富。

返乡创业 抱团发展成立合作社
  友林蚕业合作社理事长叫吴友林。1962年出生的他是义兴镇黑柏山村人。1984年,吴友林到新疆报名参加了武警部队的民工连,修建公路。5年后,不怕苦、不怕累,干活有头脑的他当上了支队长,工资涨到每月1000元。1997年,有了6万元积蓄的吴友林决定回家创业。他在镇上开了一家家具厂,但由于销路不好,很快就关门了。2004年开始,吴友林承包土地种桑树养蚕。最高峰的时候,吴友林养蚕50张,产茧2000公斤。
  2007年,吴友林联合当地5户村民抱团发展,成立了友林蚕业合作社。到2011年,入社村民达到400余户。“有了合作社,我们就可以实现技术、信息等资源共享,哪里蚕价高,我们就装车往哪里卖。”吴友林说。

立体开发 拓展增值空间
  种桑养蚕,产品过于单一,而且风险太大。经过和社员商议,吴友林决定搞多元开发。通过朋友们的引荐,吴友林和西南大学、四川农大的农桑专家建立了合作联系。
  2011年,在农桑专家的指导下,合作社探索出从桑尖到桑根的现代蚕业立体综合开发利用模式。桑芽做茶、桑尖做菜、桑叶养禽、桑果酿酒、桑枝育菌、桑根做药、桑园养禽,蚕沙作肥等蚕桑资源多元利用,拓展了增值空间。
  “桑树下散养蚕虫鸡,其肉、皮、嘴、骨等都是乌色,被誉为‘土鸡之王’”。吴友林说,由于林下空间大,蚕虫鸡能够自由活动,并以桑林下的天然饵料为主食,辅喂玉米、米糠、麦子、稻米等粮食和粮食附产物,又特别添加了蚕虫粉和桑叶粉,这样养大的蚕虫鸡羽毛乌黑油亮,肉质结实,味道鲜美。
  经过在各地食品博览会、农博会等展销会上的推介,如今该合作社饲养的蚕虫鸡及其绿壳鸡蛋名声在外,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开拓了广阔市场。“有机蚕虫鸡每只重1.5公斤,价格达到258元,蚕虫鸡产的绿壳鸡蛋,5元一枚。这些产品销往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地,供不应求。”吴友林介绍,2015年,该合作社售出桑尖菜1000公斤,产值10万元;售出桑芽茶4500公斤,产值300余万元;产出桑枝菌10万公斤,产值130余万元;年出栏蚕虫鸡2万余只、桑园绿蛋100万枚,产值1000万余元等,年收入近1500万元。

订单农业 带动社员共同致富
  “有了合作社的带动,希望乡亲们都能脱贫致富。”吴友林说,如今,该合作社的桑园面积达1万亩,并流转了该镇3个村的1985亩土地作为核心基地。
  据该合作社办公室主任吴波介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行订单农业。合作社向社员免费提供种子、鸡苗和技术服务,并统一回收产品,然后扣除成本,按照股份和销售额分红。
  村民不想经营管理,也可在合作社打工挣钱。今年70多岁的何克云,家在该镇殿子山村,家里有3亩多地都流转给了该合作社。当天,记者见到他时,他和老伴正在基地里除草。
  “我们年纪大了,重劳力活干不动,只有给合作社除除草,干点杂活挣点钱。”何克云介绍,他家每年收土地租金1200余元,老两口在合作社每年可挣工资4万余元。
  “我们这样做既带动了村民增收致富,又减轻了合作社的劳动压力和资金成本,有利于合作社核心基地建设。”吴友林介绍,目前核心基地正在进行三期建设。今年底,面积将达到3000亩以上。其中,将完成21300平方米的蚕虫鸡养殖场、有机桑芽茶生产线、高蛋白草本桑饲料生产线、2500平方米生态餐厅等建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5-5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吹

发表于 2016-5-5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哟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