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23|评论: 8

[教育天地] 校园暴力频现,谁该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27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事情虽已过去一天了,师女士仍不能面对女儿被打得面目全非的事实。5月23日晚8点多到10点的那段时间里,她不敢想象女儿遭受了怎样的非人待遇,“那个时候,女儿该多么希望我能在她身边保护她。”一想起这些,师女士就泪流满面。(华商报  5月25日)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现网络,手段触目惊心。十几岁,正是青春洋溢、活力绽放的最美花季,应该如天使般善良美丽。却为何仅仅因为一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因为一时的看不惯,而对其大打出手、脱衣拍视频、甚至引发伤亡。那么,对于如此频繁的校园暴力的发生,到底谁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其一,家庭教育应该进行反思。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孩子处于学龄阶段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在子女教育问题上容易走极端,要么苛刻、高标准严要求,要么放任、不管不问,要么溺爱、无节制,要么重学业、轻做人……若家庭缺乏对孩子进行责任、义务和爱心等方面的教育,孩子平时缺乏关怀、帮助、引导和管教,就很容易走上歧路,就会在一时冲动下将心里积蓄的情绪借暴力渠道进行发泄。
其二,学校教育应该进行反思。要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事前预防比事后惩戒的效果更好,而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实上,如今大多数学校教育太片面追求成绩,对法制教育往往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虽然我们自称为法治社会,但我们感受不到安全,虽然施暴者可能只是孩子,但这样的孩子就如同社会的毒瘤,要在他还没有对社会造成更大危害之前加以铲除,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法律,即使惩罚得过分一点也没有关系,矫枉必须过正,以儆效尤!
其三,相关部门应该进行反思。《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当依法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法律本应该保护守法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如今的《未成年保护法》却成了保护未成年恶霸欺凌弱小的工具和保护伞。相关部门是否应该重新考量这部法律所存在的漏洞,进行及时补救?类似的校园暴力也许在美国就要判刑,而在中国大多只是赔点钱,私下调解就可以了。
校园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在这片净土上,难免会有孩子出现不良情绪或者行为。但如果家庭、学校、社会能够形成一股合力,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健康的环境,相信“疯狂少年”将不再疯狂。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5-27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方合力话好说,落实难度不小,多少孩子的父母不在家,家里就剩下爷爷或婆婆……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5-27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犹如一位危重病人了,非猛药难以治愈!

发表于 2016-5-27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那些孩子知道他们做错事要受罚的话,他们还敢吗,正如那个杀老师的孩子,他在做之前,他就知道自己不会收法律制裁,所以他就敢。。。。。。,一条法律教会了多少孩子在学坏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5-27 18:47
法多起啥作用?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5-28 14:18
现在这时代,人与人之间喜欢开唰和捉弄人,法律也被一些人用来开唰和捉弄人的,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5-29 10:46
全部反思

发表于 2016-6-13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放心,昨天李克强总理要求教育部偕同其他部门研究完善法制,叫绝制止校园内的暴力事件,打击无视生命的尊严和人格尊严的恶劣行为!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