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梁的传说梗概 平昌 何茂森 话说: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福禄寿三位大仙又应约聚在一起了。这一次相聚,是事先商定了的:“摆龙门阵”、下围棋。相聚之地,在天上南天门上空相对蔽静的地方,此处青松翠柏掩映,巨石山瀑相邻,野鹿仙鹤相伴,仙风习习氲氤。竹亭内,361颗棋子分黑白两色,已由童儿摆好,只待二仙入席。三仙均为散仙,平时相互戏谑、调侃或发点小脾气早成惯例,谁也不计较,即是一方偶尔言重,对方也一笑置之。 围棋的起源在中国,流传最远的说法是“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是说尧之所以发明围棋,是怕儿子丹朱不成材,想用黑白两色石子,在划有横竖不同的“棋盘”上行兵布阵,启发儿子的才智。《大英百科全书》和《美国百科全书》都承认:“围棋,公元前2356年起源(发明)于中国”。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样红。神仙到堆有时也有斗嘴、斗法的时候。这次是福星早上带了点酒。他一入席就说:寿星老你之所以长寿,是“经常偷吃王母娘娘的蟠桃”。寿星立马反唇相讥:我不像有人贪得无厌,天上的仙味吃腻了,连民间哪家得个儿子,考中个秀才,年头岁节杀猪喝庖汤都要去吃平民百姓一咀。禄星怕他们翻脸,就赶紧打“园场”说“我们还是先比棋如何”?两人只好说“要得”。 两位仙人本来就是高手对奕,经过行棋、布局、死活、对杀、中盘等阶段的博奕,棋盘上早已布满了“黑兵白将”,“大阵小营”。禄星提醒福星“集中精力”。福星则借酒性说;主要是对手丢在我面前的棋子有很大一股油腥味(控苦寿星到处吃‘油大’)”,寿星听了也毫不示弱地讽刺对方“是你的棋术低劣了,你那棋子撂在我面前有一大股铜臭味(比喻福星得人的铜板)”?,福星本想在棋盘上捞回面子,结果越走越不对路。为不失身分,他一边抓住寿星和自已和棋盒,一边笑嘻嘻地对寿星老说“你这棋子,方园不规,大小不等,厚薄不一,走起来来极不顺手干脆不要了,等我到去弄两盒玉石的来再决高下”,不等话完,也不管寿星和禄星的阻挠,倾刻间把戏棋子往下一倒……,禄星慌忙伸手只抓得两颗,也很气愤,顺手也往西南方向丢了下去。 古话说:“神山打仗,凡人遭殃”。这次福、寿二星抛在今平昌一域的棋子,不但没有遭殃反而因此得福:寿星盒内有棋子落到了青凤,那里自古以来就出寿者, 90岁以上的男人女人还身板硬朗,耳聪目明;禄星抛下那两颗棋,落在白衣和岳家两地,那里清代出了两个翰林,在外做官的就有60多人。还有棋子下地后落在巨石上反弹得更远,变成了古望京寺的金龙台、白衣庵的龙翔台、江口场的凉云台、青龙坎的青云台、兰草渡的玉台、土地垭(兴)的五龙台。 棋子大部分落在今云台、石垭、板庙、青凤一带,落入水里的变成了滩盘,如澌滩、泥滩子、洗滩、凫鹞子、剪刀垭滩、大宁滩、小宁滩等;落在高一点地方的变成了红云台和河对岸的巴灵台、福龙台(灵山辖地)。所以,云台周围场镇的民众和川东北一带从米仓道、荔枝道去西安、汉中的背二哥们,都把红云台称为云顶或云台(1950年建政时也将原来的“下老倌庙”改称为云台)。这一带居民说的“天生红云台”是说它地势很高,彩云都在它头顶上飘浮;“铁打巴灵寨”是说它的地势很险,明末以后,一直没有兵匪攻进过寨子。 更多的棋子落在一处游龙形的山脊上,变成了今天人们说的三十二道梁,七十二个包。这些地方历来生态环境好,土质肥沃,最适宜种茶和干旱作物。清代“湖广填四川”后,战事渐少,去陕西的客商越来越多,三十二梁的“铺垭梁”、“红云台”、“蔡家大院”、“刘家大院”、“朱家湾”等地开了很多茶店子、帽儿头店和栈房为客商服务,民国时期,老倌庙“团防”还派头目张华堂驻兵三十二梁为背二哥们保驾。所以福星抛下棋子的地方,都是百姓们居家立业的好地方。被人认为是福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