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2845|评论: 25

[民生杂谈] 马志先、马志龙、马志勇,你们怎么不积极宣传当年马书记的事迹?学习他,争取快修巴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6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志先、马志龙、马志勇,你们怎么不积极宣传当年马国民书记的事迹?他领导下与当年4大队党支部杨书记、万书记一道,修建了当年最伟大的板桥河水库、红岩大堰,当时堪称喻家河龙潭版的“红旗渠”啊,就像当年誉满全国的河南林县“红旗渠”一样。以这样的精神来争取修巴万高速,何愁高速公路不通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0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7-6 14:06
的确,应该宣传一下

发表于 2016-7-6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解密兰渝铁路走向之争 广南差点失之交臂
翻开尘封的档案 解密兰渝铁路走向之争
  2015年12月30日,兰渝铁路广元到重庆段开通客运列车,阆中、南部、苍溪、武胜结束了无铁路时代。兰渝铁路通车,对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意义重大。然而,这条康庄大道的背后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苍溪、阆中、南部、武胜险与兰渝铁路失之交臂。
  立项初见曙光却陷东西“走向之争”
  1994年初,时任南部县委书记白明江发起倡议,联合阆苍南三县市成立兰渝铁路立项上马协作会。时任南部县委书记白明江为协作会首任执行主席,苍溪县委调研员赵均国为协作会秘书处首任秘书长。经过兰渝铁路协作会六年的申报立项工作,200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批示同意修建兰渝铁路。
  然而,当兰渝铁路立项初见曙光之时,意外却发生了。得知要修建兰渝铁路,绵阳市、遂宁市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直接联合上书原国家计委,请求兰渝铁路在四川境内改变走向,提出兰渝铁路走向为兰—绵—遂—渝方案。于是就有了东西线之争。东线为兰州—广元—重庆,西线为兰州—绵阳—重庆。
“三市”力争东线省政府力挺助东线脱贫
  得知这一情况,就在绵阳三州市上书的同一天,南充市政府、广元市政府、广安市政府《关于兰渝铁路广元至重庆段线路走向的请示》送到了四川省政府办公厅的桌子上。
  两方互不相让,激烈争论。当东、西线路之争问题反映到铁道部后,铁道部下达文件给铁一、二院再次分别对西南 至 西 北 通 道 研 究 论 证 。2001年4月两院将研究报告上报铁道部。两院在报告中都首推兰州经广元、南充至重庆方案。
  兰渝铁路必经四川,为和四川省委、省政府达成一致意见,广元、南充、广安三市多次联合行文上报省政府,申请兰渝铁路走东线。西线从甘肃出境后途径九寨沟、绵阳、遂宁等18个市县区;有国、省定贫困县8个,贫困人口901万人,人均GDP为3403元。
  从帮扶更多的贫困人口这个角度出发,2001年5月,时任四川省政府副省长邹广严在公开讲话中指出:“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经济亟需发展,我们不能在重大问题上争论不休”。
  2001年7月,四川省政府连续四次打报告致函铁道部,请求国家在“十五”期间立项建设兰渝铁路,并建议线路走向为“从兰州经广元、南充、广安至重庆”。
花落东线22年艰辛铸贯通之路
  四川省政府认可兰渝铁路途径东线后,2003年12月,四川、甘肃、重庆三省市政府以甘政发[2003]117号文件明确兰渝铁路走向方案。2004 年 5月,国家铁道部经规院、铁一、铁二、四院和兰州铁路局的部分专家,对兰渝铁路沿线进行考察调研。最终认定兰渝线经广元、南充、广安布局合理,辐射范围广,路线途径地人口稠密、资源丰富,有利于川东北地区和嘉陵江流域资源的开发以及沿线经济社会的发展。
  至此,历时近四年的兰渝铁路线路“走向之争”才画上了句号。赵均国欣喜若狂,也如释重负,但秘书长一职,赵均国仍然推迟不掉。“因为兰渝铁路建设开建后,秘书处还要继续进行一些协调工作。”赵均国说。
  2015年12月26日,兰渝铁路广元至重庆段正式开通运营。
  如今,白明江已有73岁,凡是涉及兰渝铁路的事情他都很关注。赵均国已有76岁高龄了,已当22年秘书长的他仍然是秘书长,因为兰渝铁路甘肃段还没有通车,仍然要为兰渝铁路甘肃段建设做一些协调工作。“根据进度,2016年12月31日前,兰渝铁路将全线通车,届时我这个秘书长就可辞去了。”赵均国说。
  作为“争取兰渝铁路立项上马协作会”首任执行主席,作为协作会秘书处“永远的秘书长”,白明江和赵均国希望,兰渝铁路全线通车后,能够坐着火车从兰州到重庆跑一个通趟。何生章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张玲
发表于 2016-7-7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的消息,可靠不?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7-7 21:36
球莫名堂

发表于 2016-10-1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莫名其妙:lol

发表于 2016-10-1 09:01 | 显示全部楼层
宣传一下也可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0-1 15:26
楼主脑袋被人踢了!你说了算。

发表于 2016-10-4 1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麻辣社区手机用户 发表于 2016-10-1 15:26
楼主脑袋被人踢了!你说了算。

你好像说的你脑壳有个包————赶快看医生,不然要得脑癌症!:lol

发表于 2016-10-4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素贞爱机器猫 发表于 2016-7-7 18:50
哪里的消息,可靠不?

可靠!因为你为了报许仙的救命之恩,化作美女与许仙恋爱,被法海老混蛋知道了,他多事、装正经人,吃醋许仙,把你压在雷峰塔下,导致你水漫金山,玉皇大帝怪他多事,以致荼毒生灵,就派天兵捉拿他治罪,他无处可逃,就躲在螃蟹的贝壳里!:lol:lol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8 19:29
引用: 白素贞爱机器猫 发表于 2016-7-7 18:50哪里的消息,可靠不?可靠!因为你为了报许仙的救命之恩,化作美女与许仙恋爱,被法海老混蛋知道了,他多事、装正经人,吃醋许仙,把你压在雷峰塔下,导致你水漫金山,玉皇大帝怪他多事,以致荼毒生灵,就派天兵捉拿他治罪,他无处可逃,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9 10:38
的确,应该宣传一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9 17:24
的确,应该宣传一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7-4-19 18:14
莫名其妙:lol

发表于 2017-7-18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可靠!因为小白与许仙恋爱,被多事的法海和尚吃醋了,他就装正经把你压在雷峰塔下,玉皇大帝怪你多事、水漫金山,荼毒生灵,就派天兵捉拿他,法海他无处可逃就躲在螃蟹的贝壳里去了!

发表于 2017-7-18 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代吴越两国(现在的江、浙一代)螃蟹的贝壳里,有个蟹和尚,不信剥开来看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在2015年县政府就发文禁止过,然而被媒体和央视批评管得太宽,是“违法行政”,遭受了广泛非议,你不知道吗?不信你在网上搜搜这个事情吧。县政府怎么办?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ding

发表于 2018-1-29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袖清风的好干部。作风硬朗,政治素质过硬。除开他退休时二儿子马志勇符合政策的正常顶替外,没走过任何后门。

发表于 2018-1-29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子女顶替,又称接班顶替,是指父母退休、退职后,由其子女办理手续,顶替空下来的名额,进入父母原工作单位上班。这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一项劳动就业制度,存在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说,这种制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促进就业曾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解决了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就业问题。

1978年6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规定工人退休、退职后,“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或多子女上山下乡、子女就业少的,原则上可以招收其一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参加工作”。

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发布了国营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的四项规定。根据这些规定,从1986年10月1日起,国营企业招用工人,“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必须实行劳动合同制,废止子女顶替等制度。此后,子女顶替这种社会现象逐渐消失。

上世纪90年代至今,国有企业在市场化改革中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用工制度。1992年,劳动部等多部委联合发出《深化企业劳动人事、工资分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意见》,指出企业内部的“铁交椅”、“铁饭碗”和“铁工资”弊端没有完全破除,要深化相关改革,在企业内部真正形成“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工资能升能降”的机制。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