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是厚植党的执政基础的根本。党的事业根基在基层,关键在干部。基层干部处于工作第一线,既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骨干,又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党的作风和形象的窗口。总体上看,当前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主流是好的,但也应看到,作风不正、行为不廉、能力不强等问题在一些基层党员干部中还存在,办事不公、作风粗暴、“庸懒散”等不作为问题尤为突出。“小官”离民生更近,相对于高级干部的贪污劣迹来说,给老百姓带来的“切肤之痛”,震动更大、感触更深。小小“苍蝇”关乎人心向背,“小官巨腐”腐蚀的是党的执政根基,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如有的学者指出,一些基层的腐败问题,会使党群干群关系产生“失血效应”,造成基层党组织因“政治贫血”而涣散无力,同时还会造成官民矛盾“燃点”降低,动辄引发恶性群体性事件。“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最重要的执政基础就是民心。历史反复证明,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是重塑党的公信力的关键。公信力就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一方面,公信力表现为社会公众对被信任者的一种主观评价;另一方面,表现为被信任者长期履行承诺的正面记录和赢得社会公众信任的能力。当前基层存在的一些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严重损害了党的公信力。“官职不大权力大,吃拿卡要胆子大”,这些“素描”从侧面反映出“蝇贪”的丑陋形象。“苍蝇”身处基层、位居前线,与群众密切接触,和民生利益密切相关。群众或许对反腐数据不尽清楚,但对身边党员领导干部的行为却体察深切,对基层腐败有着直观感受。如果对这些“苍蝇”放松警惕、不及时治理,“苍蝇”就可能变成“老虎”,甚至“蝇”“虎”成群,不仅严重透支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信用,而且影响党的施政观感,破坏党群干群关系,对党的政策和执行实效形成“负向对冲”,产生“缩水效应”,其危害不容小觑。“群众利益无小事,惩治腐败无盲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须切实加大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的纪律审查力度,以执纪问责的实际行动重塑基层政治生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信任和信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