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广渝高速公路于2013 年4 月开工建设,计划建设工期3年。全线起于巴中市元潭镇,经巴中、南充、广安,止于重庆绕城高速公路,全长约208 公里,其中巴中境内约55 公里。 作为巴中南下重庆联系长江经济带、直通成渝经济区的黄金大通道,巴广渝高速的建设一直备受市民关注。经过3 年的建设施工,进展如何了?晚报记者昨日现场采访获悉,巴广渝高速建设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10 月全线通车。 工人们正在检查油层 部分路段正在铺油 整个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晚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巴广渝高速的主要工程已基本完成,2016 年2 月3 日,巴广渝高速公路广安段全部贯通并试运营;其余部分路段正在进行路面沥青混凝土铺筑工作,整个工程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28 日上午10 点,晚报记者来到巴广渝高速巴中段吴家湾隧道口的施工现场,工人师傅们正用摊铺机对路面进行沥青混凝土铺设工作,十余台大型机器在现场施工。 据施工方介绍,巴广渝高速预计10 月全线通车,为加快推进工程进度,施工方利用晴好天气,加班加点作业。安排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施工,并调配大量重型机械配合作业,进行路面铺筑。 晚报记者从路面铺筑负责人谭超处了解到,该标段全场技术人员共12 名,其中包括3 名专业技术人员,4 名摊铺机手,5名压路机手,还有11 名工人。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工人们平均每天要工作12 到13 个小时。 铺面机正在铺料 油层温度近200 工人脚底烫起泡 在施工现场,轰隆隆的机械声掩住了夏日的蝉鸣,晚报记者靠近施工路面,一股股热浪夹杂着刺鼻的沥青味扑面而来,工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铺筑路面。 今年48 岁的钟生全是其中一名工人,趁着他走到路边休息的间隙,晚报记者和他聊了几句。他说,从早上起来已经工作了4 个小时,身上的衣服被汗水湿透,一直没干过,脚上的鞋也沾满了沥青。 晚报记者了解到,铺油工人一般都穿着布鞋进行施工,且鞋底都垫上了至少三层鞋垫。“温度太高,鞋垫多垫几层,脚烫得就没得那么厉害,有一次我一只脚下面烫了3 个泡。像你们穿的这种运动鞋,在上面走一会儿就要给你烤化。”钟生全指着晚报记者脚上的鞋说。 钟生全介绍,一般沥青混凝土低于100℃就不能施工,因为沥青混凝土温度一下降,就会凝固,影响工程的质量,所以必须“趁热打铁”。据工人们介绍,铺筑的沥青混凝土温度达到170 多℃。也就是说工人们工作时,既要顶着烈日,还要踩着比开水还烫的路面。 在这样燥热的环境下,工人们每时每刻都是挥汗如雨,衣服能揪出水来。19 岁的工人雷齐负责操作铺装机,虽然免去了被太阳直射,却要忍受高温石料的蒸烤和浓烈的沥青气味,他每天要在驾驶室操作间待10 多个小时。“我们上班时间是早上7 点到下午7 点,有时候下班时间得根据施工进度而定。”雷齐说。 5 台压路机来回压平路面
已经铺好油层的路段 链接: 巴广渝高速建成通车提升川东北交通枢纽地位 巴广渝高速公路是国道G85 线(巴中- 广安- 重庆—昆明)高速公路中的一段,是国家高速公路网宁夏银川-云南昆明高速公路(G85)的一部分,是《四川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1 年调整方案)》中的7 条南北纵线之一,是川东北地区通过巴中北上陕西、沟通关中至天水经济区,经广安南下重庆融入成渝经济区,实现与贵州、广西相连,形成南向出海的大通道。 巴广渝高速公路起于巴中市元潭镇,经巴中、南充、广安,止于重庆绕城高速公路,全长约208 公里,巴中境内约55 公里,设计时速80 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2013 年4 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6 年10 月全线通车。 其中,巴中段起于巴陕高速公路枣林互通,向南与巴达高速公路在经开区境内设兴文互通相交,再向南经曾口镇、梁永镇、玉山镇、舞凤乡,在龙背乡天马村附近进入仪陇县。巴中境内设枢纽互通2 座,一般互通立交3 处,服务区一处。 建成后,巴广渝高速将成为广安、南充、巴中三市北上陕西、南下重庆,连通关天经济区与成渝经济区的高速公路大通道,构建川东北地区高速公路主骨架。对提升川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对促进广安、南充、巴中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来源 巴中晚报 记者 李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