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56|评论: 3

[草根播报] 农旅结合天地宽 天井村一年大“变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3日上午10点,火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平昌县白衣镇天井村种植的两千亩荷花铺盖了一片坡。业主孙逢恒望着成片的荷花迎风微荡,心里甚是激动,暗下决心要在今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让片区的莲藕种植面积向万亩迈进。
天井村是白衣较偏远的村庄,基础设施非常差。去年,这片莲藕种植园还是一片荒废的田地,留守在村里的老百姓就靠种点粮食维持生计。2015年,白衣镇将其纳入精准脱贫村后,由挂包领导牵头,派出技术骨干力量驻村支援,修道路、兴水利,确定以莲藕和花椒作为支柱产业,完善配套设施,实现农旅结合,打造休闲舒适的田园风光乡村旅游示范点,带动村民致富,仅一年时间,如今已初见成效。
实施农旅发展规划一年初见成效
从白衣镇出发,往达州方向沿着一条蜿蜒的乡村路盘山而上,大概20分钟的车程就到了天井村。新修的产业路犹如一条条玉带编织在荷花园中,碧绿的荷叶密密麻麻重叠在一起,覆盖了一面坡,点缀在其中的荷花,迎着微风尽情绽放,甚是美丽。沿着产业路继续往山上走,成片的花椒树开始呈现眼前,已有小指粗的花椒树苗分布在斜坡上,再过两年就可以投产。
“靠近水源的地方,我们规划种莲藕,靠近山坡的我们规划种花椒。莲藕和花椒就是天井村要发展的支柱产业,经过一年的打造,已经初具规模,种植面积近4000亩。”挂包天井村的白衣镇副镇长何永红介绍。天井村距离场镇位置较偏僻,村道路未完全贯通,村里的青壮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留下部分村民靠种粮维持生计,大量的良田荒芜,村子积贫积弱趋势愈发明显。
针对天井村面临的现状,2015年,白衣镇将其纳入精准脱贫计划村,由挂村领导和驻村干部牵头,由技术骨干力量组成工作组驻村挂包,以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为起点,修道路、兴水利,并确定以莲藕和花椒为支柱产业,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农旅结合,改变村子贫困落后的面貌,仅一年时间,已初具规模。
盘活农村剩余土地昔日荒山变金山
23日,村民在欣赏荷花时,也为天井村在这一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而惊叹。据了解,在一年前,这片荷花园还是一片撂荒的土地,不想短短一年时间,这片荒地开始焕发生机,摇身一变成金山。
另一边,在村主任熊迎春的花椒园,今年套种的辣椒已开始投产,目前正在组织劳动力进行采摘,准备销往重庆。据了解,这片花椒园曾也是一片荒地,去年,熊迎春将这片土地流转过来,种植花椒,前期套种上辣椒和黄豆,目前辣椒已经开始投产,秋季收黄豆,三年后投产花椒,并利用荒沟修筑鱼塘,养鱼养鸭,使原来荒芜的土地实现价值。
23日上午10点,正在花椒园锄草的王富兰,接到村支书易云阳的电话,通知前去领取土地流转费用。王富兰甚是高兴,没想到村里发展现代农业流转土地,自家曾被荒芜的土地流转出去后,一年还能收到近千元的流转费用。王富兰家住天井村7组,自老伴去世后,家里缺乏劳动力,除了保留几块良田外,其余大量的土地荒芜起来。2015年,政府引进业主发展现代农业,王富兰就将自家荒芜的土地流转出去,每年能定额收取一笔流转费用。
2015年下半年,白衣镇将花椒和莲藕作为天井村支柱产业后,仅一年时间就流转土地近4000亩,今年将继续扩大土地流转面积。
“将荒芜的土地流转出来发展现代农业,极大盘活了农村剩余土地,并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何永红介绍。
产业进村农旅结合村民家门口就业直奔富路
孙逢恒的荷花园需要一批村民干活,该村剩余的劳动力不够,何永红就安排工作人员在附近的蒿坪村组织村民来干活。据了解,自大规模发展莲藕和花椒产业,以前还有富余劳动力的天井村顿时变得用工紧张起来,因本村劳动力不够,驻村干部经常要到周边村庄帮忙联系劳动力。
该村劳动力开始变得紧张,也从侧面反映出当地村民的生活状态的变化,就以王富兰为例,以前没有发展产业时,一年到头就负责管理自家的几口良田,家庭副业基本没有搞,日子是越过越具体。2015年,村里回引业主发展产业,王富兰的斗志与激情被激发出来,为了让自家也能过上好日子,除继续管理自家的几口良田外,还大力发展副业,不仅养猪,还养了350多只鸡,遇到闲暇时间就到花椒园和荷花园干活,每月能挣1000元工钱,日子越过越红火。
同王富兰一样,许多村民借着村里的发展机遇,在家大力发展农副产业,养鸡、养鱼、养鸭,而且规模越做越大,自家产业发展起来,闲暇的时间也就少了起来,原来富余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变得紧俏起来。何永红介绍,2015年来天井村走访调查时,初步统计该村没有一家有像样的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长期保持在250人左右。现在,该村发展莲藕、花椒产业近4000亩,每天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随着产业不断做大,该村劳动力早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经常还要到附近村子征集。
现在村里老百姓在家门口发展产业、实现就业,日子是越过越红火,天井村村民脱贫致富之梦不再遥远。
政府提供“保姆式”服务企业发展不再难
23日,四川·平昌第二届荷花节“荷色天香”荷花仙子选拔决赛在天井村举行,现场游客众多,无不惊叹于当初的贫困村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成功“变脸”。而为了实现该村脱贫致富,当地干部带领村民发展产业,并为引进的业主提供“保姆式”服务,为业主排忧解难,帮助业主做大做强产业。
抓基础设施建设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天井村七组的产业路正在硬化。“这一带有业主要发展产业,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准备将道路修到这里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为企业发展提供条件。”何永红介绍,天井村作为白衣镇最偏远的村庄之一,村道路没有完全修通,全村14口水塘基本上都是病塘,基础条件非常差,大部分村民贫困且思想保守,脱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2015年,工作组进驻天井村后,首先以改善基础设施为起点,争取为产业发展铺路。
经过工作组的努力,目前白衣经天井村到涵水的旅游线路已经贯通,村上规划的产业路也实现了硬化,根据产业发展的需求,一些病塘也得到了整治。目前规划打造的产业园区内,产业路实现了全面贯通,6口病塘全部得到整治,并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新修了三口水塘。天井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相当于屋子已经打扫干净,就差将企业主请进来。
村干部带头发展产业坚定业主投资发展信心
2015年前,村主任熊迎春还没有种植几百亩的花椒园,现在,他除了经营花椒园,还挖了三口鱼塘养鱼,并养殖了500多只鸭子,计划在今年年底继续扩大规模。短短一年时间,熊迎春变化之所以这么大,还得从白衣镇政府发展天井村的思路说起。
2015年8月份,工作组进驻天井村发展产业时,联系的许多业主都一直处于观望状态,担心政府投资政策会发生变化,一直犹豫不决,天井村回引业主发展产业的工作进展一直较缓慢。为了坚定投资者信心,白衣镇政府出实招,在村干部身上下功夫,首先带领村干部根据各自的实力,进行产业发展,就这样,驻村干部、村支书及村主任纷纷发展起了自己的花椒种植园及养殖业。一方面引导村民支持产业发展,一方面坚定业主投资信心。
该举措实施,很快就见到成效。之前一直犹豫不决的孙逢恒终于下定决心投资发展产业,第一年流转土地2000亩种莲藕,并计划在今年下半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
政府提供“保姆式”服务为企业发展铺平道路
“当地政府为我们产业发展尽心尽力,我非常有信心将莲藕种植做大做强。”孙逢恒在谈到他的莲藕产业时说,当年他对天井村莲藕种植产生兴趣,却一直没有投资去发展。白衣镇政府在了解该情况后,主动作为,首先修通产业路,解决交通问题,并根据莲藕种植对水利条件的要求,整治六口病塘,修建三口新塘,并多次进行会谈协商。就是因为看上当地政府的诚意,孙逢恒下定决心在天井村种植莲藕。
企业准备进场时,政府工作人员出面,帮忙流转土地,协调组织劳动力,并积极出动帮忙争取项目资金,为企业发展扫除重重障碍。短短一年时间,孙逢恒没有想到他的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对于今天已取得成效,孙逢恒内心激动,暗下决心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同时,孙逢恒也明白,产业发展到今天这个成果,跟当地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离不开。
“我们怀着一个真诚的心,引业主回乡发展产业,刚起步的产业就像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我们不给他提供‘保姆式’的服务,他们怎么可能又好又快成长起来?”何永红说,工作组在天井村发展产业时,担任的角色就是“保姆”,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保姆式”服务。(向东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8-1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起点之美!

发表于 2016-8-1 18:4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发展以东、西、北为重点,南边基本被选择性遗忘。开文书记主政后,平昌东南西北的产业发展终于均衡了。望以此为契机,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平昌的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使平昌的产业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