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李同周 任燕婷 在省级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履职尽责,在群众的误解中微笑坚持。日复一日间,街道干净了,市容整洁了,交通畅通了……他们用润物无声的工作态度,换来文明之花的悄然绽放。日前,笔者对坚守在西充县文明创建一线的这群人进行了采访。 城管人员 文明城市的管理者 城管这个职业,常常被人误解。然而,整洁的市容市貌、舒适的生活环境,正是他们用辛勤的付出换来的。 “我是2012年进入西充县城管执法大队的。”8月1日,该县城管执法队员孟林君照例在街头巡逻。因为工作压力大,加之长期日晒雨淋,这个才36岁的汉子,看起来有四五十来岁,“接到省级文明城市创建任务后,我的工作更忙了。”孟林君告诉笔者,他和同事主要负责整治辖区内的“牛皮癣”、骑门占道经营、游商走贩乱摆乱放等突出问题。 “每天早上7点出发,晚上9点下班,周末还要加班。”孟林君说,不仅工作时间长,压力大,还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甚至抵触的群众。面对群众的误会、冷眼和嘲笑,执法过程中,孟林君和同事们始终报以宽容的态度,耐心地劝说违规商贩,实行文明执法。 “请不要占道经营,这样会妨碍交通,影响市容环境和城市形象。”这是孟林君和同事们每天重复最多的话语。面对骑门占道经营的商贩,孟林君总是和颜悦色地提醒他们,并帮忙一起把商品搬回店中。 在孟林君和同事们的努力下,辖区内摊位、车辆等乱摆乱放现象减少了,街道再次恢复了整洁、畅通。 环卫工人 文明城市的美容师 年逾花甲的任华君是该县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从事环卫工作已经11年。主要负责迎宾大道的路面卫生。 “每天3点30分起床,4点准时上岗。带些干粮,拿上一瓶白开水。”任华君告诉笔者,每天人们还沉浸在香甜的睡梦中时,她和同事们已经开始晨扫,“我们每人负责1000米左右的道路,保洁一趟要40多分钟,一天要来来回回走上近20趟。”11年来,任华君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度过的。不过,让任华君感到欣慰的是,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市民的文明素养不断提高,乱丢垃圾的现象随之减少。 “一个城市文不文明,环卫工人最有发言权。”任华君介绍说,以乱吐口香糖为例,咀嚼后的口香糖一旦掉在路面,就会被踩成一个小黑点,只有用小铲子一点点铲才能铲除。“现在,这些小黑点减少很多,即使节假日也没有增多。”任华君说,随着文明理念渐入人心,市民已养成将垃圾定点投放的好习惯。 “他们的收入不高,工作却非常辛苦,他们用勤劳、无私和汗水换来了城市的美丽。”西充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杨厚勇感叹道,如果没有环卫工人的辛勤付出,市民就不会享受到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交通警察 文明城市的守护者 8月1日,在西充县交警大队,交警何东作告诉记者,为了创建文明城市,该大队聚全警之力、集全警之智,一边完善城区交通设施,一边向市民宣传文明出行,积极整治交通秩序,规范停车管理,营造文明的交通环境。 “作为一名交警,我既是文明交通的参与者也是受益者,我愿意与大家一起热心奉献、文明示范,让文明出行的理念浸润到每个人的心中。”何东作介绍,执勤时,他和同事们积极引导市民遵守交通规则,耐心劝导行人不要横穿道路,告诫司机开车不玩手机…… 这些天,天气异常炎热,何东作执勤的时间又正值交通高峰期,车流量、人流量都很大,执勤4个小时下来,衣服被汗水全部浸湿。“苦点累点都无所谓,让我欣慰的是经过我们的努力,市民的交通安全意识明显提高了。”何东作说。 “引领文明风尚需要以身作则。”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出租车司机文青松告诉记者:“以前,行人闯红灯、车辆随意掉头、乱停乱放等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不文明,还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随着市民文明素质的不断提升,如今,县城里车辆停放有序,交通秩序井然。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