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南京,果然是一座火炉。 在玉兰路康盛花园的一幢公寓里,听说我们要来,胡兰成的幼子胡纪元先生很兴奋,早早就发来详细地址,人还没到,两杯茶就泡好了,茶几上摆着葡萄、李子、桃子。 胡 兰成身后,一共三子二女,发妻唐玉凤生子胡启,继室全慧文育有胡宁生、胡纪元、胡小芸、胡先知。胡纪元1939年1月1日生于香港,因此父亲给他取名纪 元,乳名宝宝,三个月大时父亲带一家人从香港来到上海。胡纪元在父亲身边生活了12年,1951年父亲赴日后,他在上海电机制造学校读书,后到四川东方电 机厂工作,1998年退休定居南京。 老先生住在顶楼,复式楼,“女儿结婚去加拿大后,我们就买了这个房子,这边安静,空气好”。而家里,则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吉他、钢琴、唱片机。 退休后赋闲在家,老先生写了很多歌,《大亚湾观日出》、《山行》、《江南小调》。兴致来了,老人拿出歌本,翻到《山行》,标题下写的是“词杜牧,曲胡纪元”。我对比着念出来,老先生听了,哈哈大笑,笑声带着几分矜持和自嘲,好像沾了杜牧很大的光。 这表情,是不是胡兰成所说的,看到自己本来面目后的不好意思? 老先生先用中文唱,然后又用英文唱了一遍,发音非常标准,而且老派。“我从小就喜欢音乐,受我父亲和妈妈的影响”。老伴谈阿姨退休前,是幼儿老师,也能唱,“你也唱一个,唱一个嘛”,胡先生催促她,谈阿姨拗不过,也唱了一个,慈祥,欢快。 这样的味道,只有经过风霜的老人唱得出,沧桑后的欢快,更弥足珍贵。 “走, 到楼上,我给你看个片子”,老先生健步上楼,熟练地搜索,打开视频。一看,是凤凰卫视的节目“开卷八分钟”,何亮亮在介绍薛仁明在台湾新出的《天地之 始》,第一本正面评价胡兰成的书,朱天文作的序,老先生一声不吭地陪着我们看完。楼上是书房,一张大书柜,一层一层摆满了书,一看,有张爱玲的、余秋雨 的。书桌上,摆着一台老式电脑,隔窗有个小阳台,种了很多花草,爬山虎爬满窗户,绿意蔓延到房间里来。 往下看,是篮球场、网球场和运动场,还有儿童乐园,雨花台景区也在不远处。 老先生在阳台上种了蔬菜花草,“喏,这些土都是我从下面背上来的。”爬满一面墙壁的爬山虎,绿叶葱茏,枝枝蔓蔓,淡黄色的小花辉映其间,看一眼,便消了一分暑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