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测考试中,判断推理中的逻辑判断题一直都是考察的重点和难点,而逻辑判断中有一类真假话题型十分典型,常用的解题方法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矛盾法。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为大家深入分析这一方法。
矛盾是指对于同一种事物,只分为A、B两种情况,且A、B永不相交,那么就说A与B是互为矛盾的。比如“黑与非黑,生与死”。具有矛盾关系的双方必定为“一真一假”,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不能同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为真时,另一个命题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为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真。
要记忆的知识点1:直言命题
“所有S是P”和“有些S非P”;(全称肯定和特称否定)
“所有S非P”和“有些S是P”;(全称否定和特称肯定)
“某个S是P”和“某个S非P”;(单称肯定和单称否定)
应用:
“所有的女人都爱美”和“有些女人不爱美”是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如果“所有的女人都爱美”这一命题为真的,那么“有些女人不爱美”就一定是假的。涉及题型中可能会像这样直接考察矛盾关系,也会在真假话问题中考察。如:
例题:教师让四名学生每人去拿一只桌球,不论什么颜色。学生拿了球后,教师发现唯一的一只白球被拿走了,问谁拿了白球。
甲说:我没有拿白球。
乙说:是丁拿的白球。
丙说:是乙拿的白球。
丁说:白球不是我拿的。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拿了白球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A。乙和丁的话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则甲和丙的话都为假,由甲的话为假可知甲拿了白球。
要记忆的知识点2:复言命题的矛盾关系
“P且Q”和“非P或非Q”;
“P或Q”和“非P且非Q”;
“如果P,那么Q”和“P且非Q”;
“只有P,才Q”和“非P且Q”;
例题:甲乙丙丁戊5人打猎,一起射中了一只鸟。
甲说 或者是我射中的,或者是丙射中的;
乙说不是戊射中的;
丙说 如果不是丁射中的,那么一定是乙射中的;
丁说 既不是我射中的,也不是乙射中的;
戊说 既不是甲射中的,也不是丙射中的。
如果上面5人的话只有两个人的话为真,那么是谁射中的?
A.甲 B.乙 C.丁 D.戊
中公解析:正确答案为D。看到五句话都是复言命题,并且看到是真假话问题,猜测考察复言命题矛盾关系。整理这五句话可得:甲:或甲或丙;乙:非戊;丙:如果非丁,那么乙;丁:非丁且非乙;戊:非甲且非丙;甲说的与戊说的矛盾,丙与丁所言矛盾。这两组中各有一句为真且5句中只有2句真话,则乙说的为假,变假为真,得知是戊射中。
综上,总结一下矛盾关系解题步骤,可分三步:
(1)找出矛盾关系;(2)绕开矛盾关系;(3)根据已知确定信息推理。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要熟练掌握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中的矛盾关系,有助于快速有效地找到解题的突破点,从而顺利解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