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还在大学教书的马云跟同事一起成立了海博翻译社。这是杭州第一家专业的翻译社,海博取英文“hope”的谐音,意为“希望”。当时的翻译社就是个小店,只有5名员工。马云跟同事一起筹集了3000元人民币,租了一个房子,房租是每月1500元。翻译社的注册资本是3000元。 1995年,马云受聘于一家与美商合作承包建设项目的中国公司,为其到美国收账。在西雅图,他遇见了一个新鲜的网络世界,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回国后,这位“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辞了职,借了钱,开办了“中国黄页”,这是中国第一批网络公司之一。 “中国黄页”前期的投入,是马云自己拿出了六、七千,又从妹夫、妹妹那儿借来一些,东拼西凑了2万,然后再将家具差不多都卖光了,攒齐了必须的10万本钱。然后马云、马云的太太、马云大学同学何一兵三个人,只租一间房间当办公室,只用了一台电脑(马云从美国带回来的那台486),靠一块钱一块钱数着花付完房租后剩下的5000元,创办了中国黄页。 1996年3月份,中国黄页将资产折合成60万人民币,占30%的股份,杭州电信投入资金140万人民币,占70%的股份。马云的中国黄页1995年亏了点,1996年年底,就有了700万人民币的营业额。后来因双方矛盾,马云辞职并让出了所有股份。 1997年底,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府站点。(这个是官方项目,不需要马云自己掏钱) 1999年,屡屡受挫的马云放弃在北京的生意,决定回到杭州,创办一家能为全世界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站点。1999年2月21日,马云和十八“罗汉”凑够50万元创办了阿里巴巴。并且这50万元,马云不允许任何人向他们的父母、朋友借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