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彝语死去的那天——我们只能从毛乌力的《彝语词汇释义》里找回
文稿/华安格慕
致毛乌力——“你肩负伟大使命!耗尽一生心血!写下《彝语词汇释义》,只为世界多存一种语言。”
把自己囚禁了一生,囚禁在“一部不可不写的书里”写下——《彝语词汇释义》 。
一个民族的存亡,取决于这个民族语言的存亡。也许这句话有所争议,但作为一个“拥有语言”而又“死去语言”的民族,该是多么的不幸,和多么的悲痛……
他放眼未来,深怕不远的明天,彝族的语言也将无情的死去。为此,他不削一顾,把自己囚禁了一生,囚禁在“一部不可不写的书里”——《彝语词汇释义》。
彝语,即:彝族语言;彝语词汇,即:组成彝族语言的词语,词根,词句;释义,即解释,注解,诠释;《彝语词汇释义》则“组成彝族语言的“词语”的收录和注释”,即“《彝语大词典》” 即:一部名副其实的保存彝族语言的大型图书。
该部书集彝语词汇的收集、整理、研究、训诂、规范、翻译为一体。内容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文化教育、伦理道德、法律、农业牧业、历史地理等。全书共计280余万字,6万2千余条词目。这是一部颇具特色和极具开创性的经典大作,是彝民族前所未有的 “大型语言词库”,它的存在无可替代,意义非凡。
也许大家读到上面这段对这部辞书的阐述,会感觉比较的空洞,或者有夸大其词、陈词滥调的嫌疑。但是,这部辞书的内容远远不止涵盖了上面所说的方面,而且它的价值也远远不止保存彝族语言。完成这样一部伟大的巨作,作者历时整整五十年,从一个二十来岁满头青丝的年轻小伙熬成两鬓苍苍的白发老人。
专家学者们,高度评价——又为何不管不问???
这部书于2012年1月11日通过了评审专家的审定。来自北京、成都、凉山等各地的审定专家和凡是知晓此书的其他各位专家学者对该书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高度的关注。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部集语词和百科的大型综合性辞书”“这是一部大型综合性百科类辞书”
“是一部文化词典”“有意义、有价值、有特色。”“对挖掘、保护、传承彝族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丰富彝族文化宝库,对彝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彝学学科的建设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该书的编辑出版将成为攀枝花市乃至整个彝族北部方言的盛世,成为攀枝花市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大家还表示将对该书后期的修订、编辑给予大力支持,也希望该书早日出版。可现在大家又去了哪里?
政客们,高谈论阔——又为何销声匿迹???
该书的编辑出版事宜也引起了攀枝花市和盐边县的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关注,并表示:该书的出版将成为攀枝花市文化建设的标志性成果,是盐边县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必将为盐边的政治经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积极贡献。各级相关部门表示愿意积极筹集资金支持该书的早日出版。
此后,该书的出版议程一再搁浅。令人费解的是:相关部门将该书作为每一年的“工作政绩”来总结;某部门还把该书写进了部门“志书”里面;县领导也不时在相关会议上,把此书拿出来介绍一番。
四川省民委发文把该书立为“省民委十二五出版规划” 里,为何没有下文??
四川省民委早于2012年8月27日,以“川民委[2012] 64号文把该书立为《全省少数民族古籍重点项目出版规划(2011—2015)》项目出版。”此后该规划所立各书目都已于“十二五”规划期内按期出版,唯独该书没有下文。这让编撰者百思不得其解而灰心失望之极。
一部拯救彝族语言的巨作,不能问世。究竟是谁的悲剧???
毛乌力老人历尽一生心血,为我们做了一件保存民族语言的伟事。他一个人,奋战五十年之久,写下这部保存我们彝族语言的大型词典,已经超额完成了他作为我们族群中一员的伟大使命。这部辞书的是否问世,也不该只是他的使命,我们应当行动起来,把这部被锁在柜子里的好书出版发行,早日发挥它的现实作用,同时也不让我们的语言死去这样的悲剧发生。
对于这部“巨著”的一再难产,作者又无力自筹出版资金而倍受困扰,使作者陷入深深的苦闷和无助境地。作为知己和朋友的我们只能对此 “精品巨著”的埋没深表遗憾和惋惜。无能为力之极,发表此文,希望得到您的高度关注和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