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读书,有两个偏好,一是有用,一是有趣。有用的书,比较典型的是一些教育类书籍,例如《孔子家语通解》、《好爸爸成就好孩子》。通过读这类书,读者能从中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为生活提供智慧指南。 可是,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太严肃的书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他们更喜欢找一些有趣的书来读,喜欢天马行空地思考、遐想。 这两类书都可以读吗?当然可以。但读书就如吃饭,不可挑食、偏食,否则就会造成营养不良。唯有广泛涉猎,才能使思想不受局限,通达明理。 1、历史书 不知史,绝其智;不读史,无以言。 前几年一本《明朝那些事儿》掀起了全民读史的热潮,至今不衰。而一本好的史书,能让人受益终生。读春秋战国,不得不提郑连根先生著述的两本杰作《战国派儿:战国时期的人与事》和《春秋范儿:春秋时期的人与事》。其以评论家与文史学者的视角,串联起两千多年前遥远的历史碎片,组成一面鉴人的明镜,照亮当下。
民国文学,经典文学,日本文学引进
三百年春秋风云,二百年战国烽火,雄豪霸主们你方唱罢我登场,看得人眼花缭乱。因此,很多人对这段历史的一个印象就是——乱。而郑连根先生却能以深入简出的语言,将其梳理得条理清晰,让广大读者仿佛处于历史讲坛的直播现场,不得不让人拍案惊奇。 2、文学书 如果你不知道读什么,那就去读经典吧。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在于它确有高明之处,有深度、有力量,而且其价值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所以读经典是一条读书的捷径,可以让你读一本就有一本的收获,不会白白付出时间和脑力。 提到经典文学,民国可谓是个名家辈出的时代。鲁迅、朱自清、郁达夫、林徽因……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撑起了近现代中国文学的殿堂。齐鲁书社出版的《民国文学名家精选集》,将这些文学大师的作品重新整理、精编精校,再现民国文学名家的文学精神和人文情怀,使读者一册在手,遍览文学大家们的流风遗韵。
民国文学,经典文学,日本文学引进
3、哲学书 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所谓真正的自由,并非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放平心态、简单自然、内心充满快乐地生活。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一点一滴地积累自己的行为。比如说在扫除时倾注心力,在细致到每一个角落的扫除中获得充实。 没错,是扫除。日本僧侣松本圭介的《小僧心灵大扫除》正是这样一本砥砺心灵、明心见性的书籍。
民国文学,经典文学,日本文学引进
笔者相信,读完这本书的你,心灵一定会有不少触动——活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社会,只要能每天给心灵一段“扫除”时间,就能把对极简生活的认可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成为少有烦恼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