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家风之正 扬党风之清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不断深入,一大批党员干部纷纷落马,其中不乏党的高级领导干部,如周永康、令计划、苏荣等等,从这些案例来看,他们的腐败之路上,都闪现其家人的身影,出现了“父子兵”、“夫妻档”等现象,以利益为推手,夫妻、父子、七大姑、八大姨齐上阵,台前幕后分工合作,干尽贪腐之事,形成了一个当官全家腐的怪圈。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如果领导干部连自己的家属、子女都不能管住管好,又如何能够担负起“治天下”的重任呢?家风不纯何来良好的社风、政风! 党员干部应如何树立良好的家风呢?一是治家须“严”字当头。对子女、亲人要严格教育管理,懂得严管即是厚爱,宽松就是害人害己。党员干部在家里对自己的配偶、子女以及亲人平时就要做到常教育,严管理,从细节、小事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防微杜渐。“要办事、找‘×姐’‘×哥’”,曾是不少落马贪官默许的潜规则——苏荣放任妻子“于姐”擅权干政;白恩培放任妻子“张姐”敛财;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陶淑菊允许、纵容其丈夫在其管辖的地区从事可能与公共利益发生冲突的经商活动并谋取私利;这些家庭最终落得个“家破人亡”的悲剧,其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二是在家作好榜样、表率。党员干部是家中的旗帜、榜样、主心骨,只有以身作则,恪守家规、传承家风,才能为家人作出榜样、作出表率,才会有威严、有说服力。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当好家人的榜样。三是勤俭是持家之根本。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不畏利欲的诱惑,谨防不良嗜好,坚决制止奢靡之风和铺张浪费行为。曾国藩位极人臣,他在致长子曾纪泽信中曾说:“余服官三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息,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可也,略丰亦可,大丰则我不敢也。”尚勤俭劳苦、戒骄奢倦怠,曾国藩家书在湖湘家风里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出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但只要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当好表率,树正家风。家风正,则社风优、党风清、政风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