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华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祭祀龙王的节日,以农历五月初五龙舟竞渡活动为节庆主要形式。后来发生了战国时期楚国(今湖北)大诗人屈原在同日抱石跳汨罗江而死的大事件,端午节也成为纪念屈原的节日,又叫诗人节。 是我国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纪念节日,是民众为了纪念投江殉国的屈原而自发传承下来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佩戴香包驱瘴辟邪保平安,赛龙舟团结协作勇争先,插艾草,喝雄黄酒,包粽子……每一种习俗都在表达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屈原不仅爱国,还是一个清廉的人。他提出了“勤政为民、清正廉洁”思想。 而很久以来很多人都似乎淡忘了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在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袭下,我们的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渐被淡忘。在工作繁忙的当下,现代人少了古人吟诗作对,对酒当歌的雅致,多了一些浮躁与迷惘。 前段时间,央视的一档《中国古诗词大会》的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录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通过对诗词知识的重温,赏析,带动全民感受诗词的美和趣,给人带来视角及心灵的享受。它的收视率一路攀高,这说明我们大众对于中国古典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很感兴趣的,我们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历史典籍浩如烟海,我们过传统节日,不应只沿袭简单的表面的习俗,还应挖掘节日背后的文化内涵,在仪式感的构筑中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比如过端午节,就可以举办一些书画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读书分享会等等,让人们从凡俗事物中抽离片刻,享受一道丰富的文化大餐,让书香味给平凡的生活增添点美感和幸福,让我们在浩瀚的历史和文化长河中自由穿梭,彻底放松身体,舒展心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