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放假的最后半天,成都交委又放出个重磅消息:成都地铁线网票制将由现行的“区间计价制”调整为“里程计价制”。
简单的来说,就是公共交通又要涨价了!!!
原本的区间计价:起价2元可乘坐6个区间,3元可乘坐10个区间,4元可乘坐16个区间,5元可乘坐24个区间。后续新增线网票价标准为每增加1元可多乘坐8个区间,即6元可乘坐32个区间,7元可乘坐40个区间,8元可乘坐48个区间,以此类推。
现在的里程计价:起步价2元,可乘坐4公里,之后按照递远递减原则,4至12公里范围内,每递增4公里增加1元;12至24公里范围内,每递增6公里增加1元;24至40公里范围内,每递增8公里增加1元;40至50公里范围内,每递增10公里增加1元,超过50公里之后,每递增20公里增加1元。
举个例子来说, 你从 龙泉驿——火车北站 原本只需要5元的票价,这次改革之后可能就要8元了!
虽然说按照国际原则,里程计价是趋势,但是也没见过成都地铁这么无理的。然我们看看国内一线城市,以及友好邻居重庆的地铁标准吧:
上海:轨道交通实行按里程计价的多级票价,0~6公里3元,6公里之后每10公里增加1元;票价计算采用最短路径法,即:当两个站点之间有超过1条换乘路径时,选取里程最短的一条路径作为两站间票价计算依据。
持公共交通卡乘客,地铁进站时间距离前次公交乘坐POS机刷卡时间在120分钟内,本次出站时享受公交轨道联乘优惠,联乘优惠金额为定值1元,出站计费时享受1元的优惠。
-
北京:6公里(含)内3元;6公里至12公里(含)4元;12公里至22公里(含)5元;22公里至32公里(含)6元;32公里以上部分,每增加1元可乘坐20公里。
(优惠政策: 使用市政交通一卡通刷卡乘坐轨道交通,每自然月内每张卡支出累计满100元以后的乘次,价格给予8折优惠;满150元以后的乘次,价格给予5折优惠;支出累计达到400元以后的乘次,不再享受打折优惠。)
-
重庆:起步价2元【0-6公里(含)】,3元【6-11公里(含)】,4元【11-17公里(含)】,5元【17-24公里(含)】, 6元【24-32公里(含)】,7元【32-41公里(含)】,8元【41-51公里(含)】,9元【51-63公里(含)】,10元【63公里以上】。 目前在票价标准基础上实行最高票价7元封顶的优惠票价。
综上所述,按照20公里的区间票价来算, 上海5元 ;北京5元;重庆5元; 而成都要6元!!! 虽然看到只是一元钱的差距,但是你们想过没有,成都的中高工资4000块钱一个月,上海北京一个保洁都是5000,能比? 那咋不和美国比,美国地铁收5美金,你咋不收5美金一趟?这里面的差距就不是一点半点了。
另外,成都地铁曾经号称要推出月卡(百度:成都地铁计次月卡下月推出 2元可乘坐全程)。 80元坐40次,2010年就到处发新闻,说话不算话。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推出,要不要脸?!
再退一步来说,算算出行成本。以:1号线 四河站 到 2号线 火车东站 为线路来算一笔账。
1.乘坐地铁: 按照新票价,单程需要55分钟,票价7元。但是算上从家里到地铁,地铁到公司,还需要2元的共享单车,合计9元。 2.自己驾车:按照百公里耗油10升计算,20公里换算下来,差不多为 12元,只需要22分钟。
在全国提倡低碳出行的今天,一笔账算下来,公共交通的费用和自己开车差不多了,请问,你叫我怎么低碳出行? 花差不多的价格,还要去地铁各种挤,忍受各种汗臭狐臭?
再退一步说,我要拉个顺风车,我的出行成本几乎就是是一两元钱了,我凭什么去选择地铁交通呢?
这样地铁交通还算不算真正的公共交通?!!
所以,对不起,因为成都地铁,我低碳不起了,我要去给成都添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