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水厂与新建大桥孰之过
话题
07-08 11:04/查看原文
这几天,通江县高明新区箭口河社区的老百姓都在议论一件大事,众说纷芸,因为刚刚通车一年多的顺河大桥被封闭了,桥的两端被码了两米高的围墙,来往车辆只能走老路,使原本狭窄的老路更加拥挤与危险。 今天已经是第四天了,没有看见政府网站媒体对此次封桥做出公开正面回应,现场也还没有看见官方的任何告示,这不得不认老百姓们妄加猜测。据码砖师傅说,封桥的目的是水厂环评过不了关?因为水厂就在大桥中部旁边仅一墙之隔,又据说要把取水口上移至上游2公里左右处?还有些老百姓议论是因为大桥本身的质量问题而封闭?我们先不说是什么原因,先说说水厂与大桥的简单历史。水厂始建于2010年左右,2014年左右基本完工,耗资几千万,顺河大桥修建于2013年左右,中途据说因资金问题停工一年多,最终于2016年左右顺利通车,耗资同样是几千万(因我不是两部门内部员工,具体时间与耗资额度以官方公布为准)。水厂是供全县城老百姓吃水的重大民生工程,而顺河大桥是解决老百姓出城与出行难的重要交通要道,可以说这两项民生工程对通江的发展来说,具有里程碑的重大意义!可好景不长,现在传出水厂与大桥的负面新闻。大桥封闭,取水口上移,环评过不了关,又或是大桥本身质量问题,这对通江一个国家级贫困县来说都是极大的损失。如果上面的猜测某一项是对的,那么我们下面分析一下各部门应承担的责任问题, 一、假如水厂环评过不了关,那就说明当初的规划、选址有问题,水务局,规划局,应承担相应责任。 二、修建水厂的时候,水厂的上面有100多户居民,且污水直接排至水厂取水口上游,环保局当时在干什么,县环评报告又是怎么写,怎么通过的。县环保局是不是也应承担相应责任。 三、假如是大桥因本身质量问题而封闭,那么主管大桥质量的交通局,安检局,质检局,以及质量安全检查的个人,是应该承担责任的。 四、如果是大桥的修建造成了水厂环评不过关,那么,我们上一届政府领导与主管高明新区建设的领导是否也应担责? 希望上面所写那一条对老百姓来说都不愿是真实的,因为通江比起周边兄弟县市还很穷,大的劳民伤财的建设对于通江人民来说是输不起的,同时也希望这届政府对此次封桥通过电视、网络媒体给于一个明确的原因,并在现场贴出告示。以免群众议论,影响政府公信力!
|